萧逸尘与平南王商讨完毕后,便全身心投入应对云川国求和提议的准备工作中。他心里清楚,这一步棋若是走错,周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行事谨慎的探子,秘密潜入云川国边境。这些探子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梭在云川国的军事要地附近,密切关注着云川国军队的每一个细微动向。哪怕是一兵一卒的调动,一丝一毫的战略部署变化,都逃不过他们敏锐的眼睛。
与此同时,萧逸尘在营帐内召集了军中最富智谋的谋士。营帐里,烛火摇曳,众人围坐在摊开的地图前,气氛凝重。一位谋士皱着眉头,手指重重地落在地图上清泉关的位置,与气坚定地说道:“将军,清泉关地势险要,犹如一把利刃,插入周国的咽喉。云川国占据此地,易守难攻。此次谈判,我们必须将夺回清泉关作为首要条件,否则所谓的和平,不过是虚幻泡影,毫无实际意义。”
萧逸尘微微点头,冷峻的目光顺着谋士的手指看去,清泉关那醒目的标识仿佛一颗扎在周国土地上的钉子,让他眉头紧锁。“不错,清泉关乃周国的门户,战略意义重大,绝不能轻易放弃。但云川国既然主动求和,想必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吐出这块到嘴的肥肉。我们得想出一个既能让周国利益最大化,又能让云川国勉强接受的方案。”
这时,另一位谋士站起身来,目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缓缓说道:“将军,云川国一心想要扩张领土,究其根源,不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增强国力。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提出以贸易补偿替代领土占有。我们不妨开放部分边境贸易,许以丰厚的利益,以此来试探云川国,看他们是否愿意妥协。”
萧逸尘陷入了沉思,营帐内安静得只能听到烛火燃烧的噼啪声。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领土与利益的谈判,更是一场决定着无数人生死存亡、关乎三国未来走向的重大博弈。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这两个方案巧妙结合,作为与云川国谈判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北狄的营帐中,可汗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应对之策。他派出的探子不断传回消息,云川国在边境虽有增兵的举动,但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战略调动迹象。可汗一边焦急地等待着云川国对己方回复的反应,一边督促着士兵们加强军事训练。训练场上,喊杀声震天,士兵们挥舞着兵器,动作刚劲有力,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坚定的斗志。
可汗深知,云川国此次求和,即便有乌兰公主从中斡旋,也不能掉以轻心。他面色凝重地对将领们说道:“我们绝不能被云川国的求和表象所迷惑。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在谈判桌上,我们要据理力争,争取和平;但在战场上,更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充足的准备。倘若云川国敢玩弄阴谋诡计,我们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将领们齐声应和,那洪亮的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无畏。
而在云川国的宫殿里,乌兰在送出信件后,度日如年,每日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周国和北狄的回复。她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在宫殿中来回踱步,满心忧虑。她深知,自己的努力能否成功,此刻全系于这两封信之上。每一次听到宫殿外传来的脚步声,她都忍不住心中一颤,满心期待那是带来好消息的使者。
终于,周国和北狄的使者几乎同时抵达云川国。乌兰得知消息后,心跳陡然加快,既紧张又期待。她匆匆整理了一下衣衫,朝着王宫大殿快步走去。踏入大殿,她看到两国使者恭敬地站在殿下,而父王和大臣们正坐在殿上,神色严肃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
周国使者率先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宣读着萧逸尘拟定的回复:“云川国若真心求和,须以归还清泉关为前提。作为补偿,周国愿开放边境贸易,与云川国互通有无,共商发展。若此条件能达成,周国愿意与云川国、北狄共同商讨三国贸易联盟之事。”
乌兰心中一紧,清泉关对于云川国的重要性她再清楚不过,父王恐怕很难轻易割舍。
接着,北狄使者也宣读了可汗的回应:“北狄赞赏云川国寻求和平的意愿,愿意参与三国贸易联盟的商讨。但为表诚意,云川国需减少在清泉关的驻军,并保证不再对北狄边境有任何挑衅行为。同时,北狄希望能在贸易联盟中,获得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
大殿内一片死寂,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国王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怎么也没想到,周国和北狄的回应竟如此强硬,与他原本的期望大相径庭。他的目光如利刃般射向乌兰,带着一丝责备与无奈。
乌兰心中明白,和平的道路依旧荆棘密布。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说道:“父王,两国的回应虽附有条件,但也表明了他们对和平的意向。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继续与他们商讨,或许能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国王冷哼一声,声音充满了不满与不屑:“哼,说得轻巧。清泉关乃是我云川国将士们浴血奋战得来的,怎能如此轻易地归还?”
乌兰心中焦急如焚,眼中满是忧虑:“父王,若不做出一些让步,战争恐怕一触即发。一旦开战,受苦的可是无数无辜百姓,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让国家陷入战火纷飞的深渊啊。”
大臣们也在一旁纷纷议论起来,有的支持国王的观点,认为清泉关是云川国的战略命脉,绝不能轻易放弃;有的则赞同乌兰,觉得应以和平为重,毕竟战争带来的创伤难以估量。大殿内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各方意见僵持不下,而和平的曙光,此刻正被这复杂的局势所掩盖,在暗流涌动中忽隐忽现,不知最终能否冲破阴霾,照亮三国大地。
国王坐在王座上,脸色愈发阴沉,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他猛地一拍扶手,那巨大的声响在大殿内回荡,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一哆嗦,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国王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与冷酷,语气冰冷地说道:“清泉关乃我云川国的战略要地,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与未来兴衰,绝不能轻易拱手相让。周国和北狄的条件,简直是欺人太甚,太过苛刻,这和谈,本王无法接受。”
乌兰心中一沉,仿佛坠入了无底的深渊。她看着父王,眼中满是焦急与无奈,再次试图劝说:“父王,战争一旦爆发,我们云川国也必将遭受重创,生灵涂炭。贸易联盟带来的长远利益,或许远超清泉关一时的得失。还望父王能以大局为重,三思啊!”
国王看着乌兰,眼神中既有对女儿的疼爱,又有身为君主的固执与威严。他缓缓说道:“乌兰,你虽一片好心,但终究是妇人之仁。这天下,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唯有实力才是硬道理。清泉关在我们手中,便是我们谈判的最大筹码。若轻易放弃,日后我们在三国之中,又有何立足之地?”
乌兰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国王抬手制止。国王看向两国使者,眼神中充满了挑衅与不屑,冷冷地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君主,云川国不能接受他们的条件。若他们执意挑起战争,云川国也绝不畏惧,定将奉陪到底。”
周国和北狄的使者面面相觑,他们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奈与忧虑。他们深知,和谈已然失败,战争的阴影再次如乌云般笼罩在三国上空,一场惨烈的厮杀或许即将拉开帷幕。使者们无奈地行礼告退,带着云川国的回应匆匆离去。
乌兰望着使者离去的背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的心仿佛被撕裂一般疼痛。她知道,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和平机会,就这样破灭了。战争一旦打响,无数鲜活的生命将消逝在战火中,无数幸福的家庭将支离破碎。此刻,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四周是无尽的绝望,却找不到一丝可以逃脱的光亮。而云川国,乃至整个三国,都将在这即将到来的战争风暴中,面临着未知的命运,不知这场风暴将把他们带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