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进宫了。
但唐玄宗没有第一时间出现。
高端的猎人往往会等猎物失去挣扎时,才会出现。
自杨玉环被唐玄宗苦心积虑送入宫内后,他便着急的心里痒痒,恨不得当夜就夜宿太真观。
但既然是借着伺候自己逝去母亲的理由,才把杨玉环弄进来的,他自然还是要点脸的。
于是乎,他选择了第二日前往。
什么高端的猎人,他是猎人之王。
太真宫。
杨玉环本就是闲不住的性子,平时就喜欢唱歌跳舞。
让她坐在道观里持斋受戒,还不如要了她的命。
但昨夜那场奇遇,却让她耐住了性子。
“程真人,真希望你能尽快想到法子。”杨玉环身穿一袭灰褐色的道袍,却难掩其倾国倾城之貌。
那宽大的道袍穿在她身上,竟在某些部位显得极为紧致。不仅没有让她显得清心寡欲,反而更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娇艳。
此时的她,正跪在尊像之下,手持道经,眉间带着一丝焦急与期盼,却依然难掩那与生俱来的媚态。
杨玉环正委屈着呢,圣旨来了。
“太真娘子,陛下来了!”一位中年太监来到杨玉环身后,轻声提醒道。
“嗯!”杨玉环闻言,心中猛地一紧,脸上却迅速换上了一副温婉恭顺的神情,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道袍。
她深吸一口气,暗自想着程宇昨日对自己说的话。
“一定要隐忍,等待时机。”
不一会儿,李隆基迈着大步走进太真观,他的目光瞬间被杨玉环吸引。
“爱...太真娘子,入了宫后,生活可还习惯啊?”李隆基走到杨玉环近前,笑着问道。
作为一代帝王,还是政变夺位的帝王,除了拥有出众的皮囊之外,他自然拥有多变的气质。
眼下的李隆基一身常服,中年老帅哥模样,宛若谦谦君子般,带着一身平和的气质,没有一点在臣子面前的可怖威严。
杨玉环微微福身,低声说道:“还好,就是有点想家。”
“哈哈哈,好,你过好我就放心了,今日我看太真娘子你比昨日还越发动人呢,哈哈。”
李隆基假装没有听见后半句,伸手想要抚摸杨玉环的脸庞,杨玉环不着痕迹地侧身避开,唐玄宗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
“陛下谬赞了,臣妾如今身在道观,一心向道,只愿为太后祈福。”
李隆基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旋即又恢复如常,他轻咳一声。
“太真娘子一片孝心,朕心甚慰。只是这道观清冷,娘子独自一人,难免孤寂,不如……”
他的目光在杨玉环身上游移,言语中暗藏深意。
皇帝一言一行,都有从官记录,大唐自李世民开始,这种起居注尤为明显。
李隆基可不想在临门一脚栽了跤,被后世人抓住把柄痛批。
李隆基心道:我的太真爱妃啊,我的意思想必你也明白吧。
杨玉环心中警铃大作,她深知李隆基的意图,赶忙再次侧身,远离李隆基少许,微微欠身说道:
“陛下,臣妾近日身子抱恙,似是有了红汗,浑身不适,实在不宜与陛下过多亲近,以免冲撞了陛下。”
唐代《开元天宝遗事》中提到杨贵妃以“红汗”为喻暗示身体不适。
根据宫廷传统,妃嫔来了月事便不能侍寝,以免因血气不洁而影响圣人。
李隆基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原本炽热的眼神瞬间冷却了几分。
“哦?竟有此事。”
他上下打量着杨玉环,似乎想从她的神情中看出端倪。
杨玉环低着头,心中忐忑,却强装镇定,背后的双手微微颤抖地抓紧道袍。
“陛下,奴婢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瞒陛下。”杨玉环声音越发低弱,仿佛真的被病痛折磨。
李隆基沉默片刻,唤来一旁候着的宫女,低声询问。
“可有此事?”
“回圣人,太真娘子确有程姬之疾。”宫女哪敢隐瞒,如实禀报杨玉环确实有出血迹象。
汉代程姬因月事不便侍寝,以“有疾”推辞,后世常以此典故代指妃嫔月事。
李隆基脸色阴沉,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好再强行行事。
他假惺惺地换上关切的神色,说道:
“太真娘子,身体要紧。这几日你便好生休养,不必强撑着祈福了。朕这就命人送些滋补之物来,你定要调养好身子。”
杨玉环眼中含泪,感激道:“陛下如此体贴,奴婢感激不尽。”
李隆基又说了几句安抚的话,便带着一众随从悻悻离去。
待李隆基的身影消失在观外,杨玉环长舒一口气,整个人瘫坐在地,额头满是汗珠。
程真人,多亏了你给的猪血啊。
昨日于“梦”中醒来后,杨玉环便发现自己衣裳内鼓鼓囊囊藏着的东西。
一袋猪血、一包特效安眠药、一罐大力水手菠菜和一瓶仙豆。
猪血是她临走前,程宇塞给她的,尽管程宇什么都没说,但当时的杨玉环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红晕。
她既然能被武惠妃看中,自然是聪明人。
接下来的日子,杨玉环在太真观中如履薄冰。
她时刻警惕着李隆基的再次到访,每一分每一秒都煎熬难耐。
窗外的天空湛蓝,鸟儿自在飞翔,可她却被困在这看似华丽实则如囚牢般的道观中。
“玉环,娘娘相中你了。”
“你还记得吗,我跟你说过,我哥哥还没定亲呢?”
“嗯。”
“寿王。”
“他今年二十岁,多少达官贵者想攀这门亲事,可娘娘都没有相中。”
“她偏偏相中你了。”
“你可愿意?”
“......嗯”
……
回忆在脑海里闪现,杨玉环轻抚着道袍上的褶皱,思绪飘向远方。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择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宫中的眼线每日都会将杨玉环的情况如实禀报给李隆基。
得知杨玉环依旧憔悴不堪,李隆基也愁眉不展,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
高力士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见李隆基如此烦闷,他自然知道是因为什么,于是谄媚地凑上前说道:
“陛下,老奴听闻杨娘子昔日与她的奶娘感情深厚,若将其奶娘请进宫来陪伴劝慰,说不定能让杨娘子的心境有所好转。”
李隆基停下脚步,眼睛一亮,觉得此计甚妙,当即下令:
“高力士,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尽快将杨娘子的奶娘接进宫来,不得有误。”高力士领命后,赶忙退下,着手安排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