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高学后,致远被分到了第二层次的班级,虽然是第一批次录取的学生。
中考结束才一个月,学校就通知提前开学。
可上了不到二十天课,突然又宣布停课放假。
回来后,致远坐在李浮生的小院里,一边剥着新摘的莲子,一边跟先生闲聊:\"听班主任说,是有人向国子监举报了补课的事。\"
他压低声音,\"班主任跟我们说是第一批次学生的家长举报的......\"
李浮生正在泡茶的手顿了顿,:\"花有先后,各按其时。强行催开的,往往最早凋零。\"
没过几天,致远的母亲周祈荧笑着宣布:\"大姐和二姐来信了,邀你们几个小的去蜀河郡和湘南郡玩一个月。\"
致远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李浮生。
先生只是点点头:\"去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个多月后,晒黑了不少的致远兴冲冲地跑进李浮生的院子,手里还提着个竹篮。
\"先生!蜀河郡的荔枝可便宜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篮子,露出里面红艳艳的果子,\"二姐给我们买了好多,我特意给您带了些回来。\"
李浮生拈起一颗,剥开薄薄的果皮,晶莹的果肉在阳光下泛着水光。
他尝了一口,点头赞道:\"果然鲜甜。\"
\"还有湘南郡的水上乐园!\"致远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大姐带我们去玩,有个超级高的滑梯,从上面冲下来时,水花能溅起老高......\"
他的描述绘声绘色,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笑的夏日。
李浮生静静听着,等少年说完,他才缓缓道:\"看来这趟远行,收获颇丰。\"
\"嗯!\"致远用力点头,\"我还见到了好多书上写的东西。蜀河郡的码头比我们县里的大十倍,湘南郡的吊脚楼就建在水上......\"
夕阳西下,院子里飘着荔枝的甜香。
李浮生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少年,那些远方的风景,似乎也透过致远的描述,鲜活地展现在了自己眼前。
\"下次,\"先生轻啜一口茶,\"记得把这些见闻记下来。“
“行走间的感悟,往往比书本更珍贵。\"
致远认真地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包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竹雕笔筒:\"这是我在湘南郡的集市上看到的,觉得特别配先生的桌子......\"
笔筒上刻着细密的山水纹路,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李浮生接过这份心意,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纹路,仿佛也触摸到了少年走过的千山万水。
……
回到村里后,致远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他坐在李浮生书房的老藤椅上,捧着先生泡的菊花茶,竹筒倒豆子般倾诉着高学的生活。
\"天还没亮就得爬起来,冬天摸黑去教室的时候,连路都看不清。\"
致远捧着温热的茶杯,指节微微发白,\"晚上三节晚自习,据住私塾的同学说,回宿舍都是一群人围着一盏油灯。\"
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一片枯黄的叶子飘落在窗台上。
李浮生静静听着,手里的茶壶悬在半空,茶水在杯中打着旋。
\"最难受的是周末。\"致远的声音低了下去,\"就周日下午放四个小时,在县里走走就过去了。\"
“私塾离租房走路一谈就要四分之一个小时,一天下来光走路就花了一个多小时。”
他揉了揉太阳穴,\"那些数学题反反复复做,有时候做梦都在做数学题。\"
李浮生轻轻放下茶壶,瓷器与木桌相触,发出轻微的\"嗒\"声。
他望向窗外,远处的稻田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波浪。
\"我学教书那会儿,\"先生忽然开口,\"私塾卯时开课,背不出课本要挨戒尺。\"他指了指墙角一根光滑的竹条,\"就是那样子的。\"
致远顺着望去,那根泛着油光的竹条静静地靠在书柜旁。
\"时代不同了。\"李浮生端起茶杯,\"你们现在学的数学知识,其他国家的语言,我当年连听都没听过。\"
茶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但这些改变,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
一只麻雀落在窗台上,歪着头看了看屋里,又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也许你觉得有些知识这辈子都用不上,\"先生的声音忽然变得很轻,\"但解题时锻炼的思维,熬夜培养的毅力,这些才是真正跟着你一辈子的东西。\"
致远望着茶杯中舒展的菊花瓣,忽然想起昨晚租房点着油灯背词语时,窗外的月光也是这样静静地洒进来。
\"就像种地,\"李浮生指了指院外的菜畦,\"你永远不知道哪片云会下雨,所以每颗种子都要认真对待。\"
暮色渐浓,书房里的光线暗了下来。
致远忽然发现,不知何时,先生已经点起了油灯。
那簇跳动的火苗,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我明白了。\"致远站起身,将茶杯轻轻放回桌上,\"谢谢先生,我会继续努力的。\"
……
盛夏的午后,蝉鸣声穿透浓密的树荫,致远站在李浮生的院门前,手里攥着那份还带着墨香的录取通知书。
竹帘半卷的书房里,先生正在临帖,笔尖在宣纸上勾勒出沉稳的线条。
\"先生,我考上普通一流私塾了。\"致远的声音有些发紧。
李浮生手中的毛笔微微一顿,随即继续运笔:\"嗯,不错。\"
他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评价今天的天气,笔下的\"静\"字最后一捺稳稳收锋。
这个结果在水形村已经引起不小的轰动。
今年全村只有三个孩子考上一流私塾,致远家门前这几天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但此刻书房里的空气却格外沉静,只有砚台里的墨汁映出些许微光。
\"其实......\"致远的指甲无意识地刮擦着通知书的边缘,\"考前三个月,我......\"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那时候总想着些乱七八糟的事,晚自习经常走神......\"
毛笔被轻轻搁在笔山上。
李浮生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温和而透彻:\"现在想通了?\"
致远点点头,一片槐树叶被风吹进来,正好落在他脚边。
\"就像这片叶子,\"先生忽然说,\"掉下来了,难道还要把它粘回树上去?\"
他明白,先生这是在告诉他:过去的遗憾无法弥补,但未来的路还长。
\"我会好好学的。\"他站起身,声音比方才坚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