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俭在一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差不多。无疑,张凤阁是被人谋害后,用化尸粉,毁尸灭迹的。只能确定张大人的书房,就是案发现场,张大人就是在这里被化尸粉给化的一无所有。是谁和张大人有这么大的仇啊,张大人为人和善,从来不树敌,官场这么多年,纵横驰骋,一向低调做人。李克俭在深入的思考,这个作案的人,一定和张大人有血海深仇。再就是,一般毁尸灭迹的案件,都是怕别人发现,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人于无形之中,历来如此,生见人死见尸。一个人平白无故的没有了,一般都按失踪人口了。
张大人不会畏罪自杀的,他也没有什么事会要自己的命。不过,有人要杀他。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想要他的命,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怎么查,李克俭心里很踌躇,想到张大人对自己不错,不过是还原一下真相,不能让张大人这么冤死。
李克俭一点一点的梳理着,想想过去的事儿。想想张大人以前做过的事儿,不论什么事,李克俭都一清二楚,张大人也从来不瞒着他。思来想去,把有可能的人,自己怀疑的人,都罗列出来。李克俭看着自己在纸上写的名字,和他们的事都对应起来,看着谁的嫌疑最大。
看着一串又一串的名字,李克俭的心里打了一个又一个的问号。究竟是哪一个呢?在这堆人名字里筛选,哪个人看着都像嫌疑人,哪个人又看着不像。着实让李克俭犯难了,正当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的时候,一个名字从这些名字里跳了出来。不是别人,是二狼山的花天魁。
花天魁已死,不过还有他的侄子,花三。当初也被张凤阁处死了,李克俭和岳师父有恻隐之心,不忍看着这个年轻人就这么没了,于是狸猫换太子,偷梁换柱,找了一个替死鬼顶替了花三。这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当时再三叮嘱花三,不要再回来了,在异乡隐姓埋名。从此世间不再有花三这个人,不要回家,不要见自己的爹娘。
花三,的确张大人是用计把花天魁用毒酒毒死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得不报。当年花三意气风发,用炸药炸河间府,由于提前准备了,没有炸着张大人。这个人是最恨张大人的,也最符合嫌疑最大的标准。这只是李克俭的猜想,只有找到花三,才能知道。
人海茫茫,这么多年了。只记得,那晚。月明星稀,给花三一件衣服和一些银子,交代他赶紧走,走得越远越好。这事儿,是张大人唯一一件不知道的事,也一直隐瞒着。不过,李克俭宁愿相信不是花三干的。毕竟花三也是自己亲手救过的人,冒着很大风险去救的。于情于理,都让自己有点想不通。
索性不去想他了,李克俭由于常年办案的经验,直觉一向很准。越不去想,却一直在想。这个花三的名字一直在,挥之不去。难道真的是他?如果是他,我该怎么办?是按律法行事,还是?这太难了……本来张大人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去追究了,渐渐的被人忘记了,也没有人去提及他,都感觉是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