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mbc《歌谣大祭典》在后来被认为是南朝鲜二代团精彩绝伦合作舞台的起点。虽然其他两大电视看到当年《歌谣大祭典》比它们两家电视台高出一倍有余的收视率后,都在之后的年末舞台中加入了这个环节,但南朝鲜的观众最期待的依旧是每年在《歌谣大祭典》固定的开场首秀和合作舞台。
而新的一年第一天,南朝鲜网络上关于年末舞台热度最高肯定是三大娱乐公司的情景音乐剧,并已经有人在youtube自发开展对《when we disco》舞蹈的挑战了。
当然这个舞台的各种搞怪以及反串让大部分人感到有趣的同时,也引起了小部分人的反感,特别是有些人针对bIG bANG的改编上纲上线,说他们屈辱最终还是向现实低头,没有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
不过这个舞台除了音乐外最大的热点就是top的反串,连古力曼丽那让人惊艳的造型都被这哥们反串给彻底压了下去。而本以为意见最大的bIG bANG粉丝,这次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甚至部分粉丝直接把top改为组合里的大姐,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粉丝对于自家偶像各种搞事情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热度第二高的就是少女时代的开场秀,《boom clap》这首全英文的歌曲不但让粉丝们欣喜不已,因为歌曲的风格还吸引了原本不怎么关注男女团的观众成为少女时代的新粉丝,这群人大多受欧美歌曲影响比较大。
权侑莉抬头的名场面更是跟top的反串后的邪魅一笑画面一起登上了各大娱乐新闻的头版,权侑莉第二天看到这个新闻独自在那里傻乐了好一阵子,甚至想要把这个图打印出来挂到墙上,但因为舍友郑秀妍的强力反对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boom clap》真正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当第二天全球版youtube的音乐板块把mbc年末舞台版本的《boom clap》挂上之后,许多欧美观众第一次关注到了这个来自南朝鲜的女子组合。
欧美那边对于东亚这边艺人是有相当大的刻板印象的,华夏有功夫和红色血液,日本有原子弹和武士刀,南朝鲜有什么他们不知道,况且什么都不知道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因为这个时间点南朝鲜的流行文化连亚洲市场都还没完全吃下去,至于三星也还没有迎来他真正的时代。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欧美这边的用户点开了少女时代的视频。
《boom clap》音乐的风格就是现在欧美正在逐渐回流的合成器流行乐和流行电音,而开头上来的歌曲核心一下子就把欧美观众留住了,而真正让他们感到猎奇的并不是整首歌的全英文歌词,而是少女时代现场表演。
如果说亚洲人对于白皮普遍存在脸盲症话,白皮对于亚洲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权侑莉抬头那种笑容让观看视频的白皮感觉很熟悉,并瞬间把她给记住了,甚至有部分人甚至在这个女子组合中发现了自己的‘同类’白皮。
而真正吸引他们的是少女时代在这首歌的舞蹈。
欧美这边其实也是有男团女团的,例如西城男孩和tLc。日本和南朝鲜的流行文化均是脱胎于欧美这边,李秀满打造男团女团就是在漂亮国读书的时候受到的启发,其中SES受到tLc的影响最深。
这边曾经出现的欧美男团女团不是没有跳舞,不过欧美的男女团都是以唱功和歌曲为核心的,哪怕漂亮国是很多舞蹈种类的发源地,但这个时期欧美流行文化中以舞蹈着称而且名满全球的明星也没几个,虽然出了两个在各自时代被冠以流行音乐之王的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猫王。
然而这两个例子也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时候欧美这边打造的团体还是以音乐为主,舞蹈只是添头,团体编舞那叫一个自由散漫,以至于这边的观众甚至认为好看的团体舞就是舞团伴舞的事情。
然而这个视频的少女时代则打破了他们这个印象。当整齐度达到极致后,成员们在古力曼丽的引导下也在适当的空间展示自己的魅力,而这个表演中权侑莉则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把自由与规整神奇地融合了,其他成员也无意间展示了出来。
更过分的事,少女时代舞蹈动作最激烈的情况下还开麦唱的很稳,看完视频的欧美观众在记住少女时代的同时,也认可了她们的实力。
只是youtube即使把少女时代挂在了全球版本youtube的音乐区首页进行轮转,但南朝鲜歌手在这个时代对于欧美观众的吸引力依旧不大,而古力曼丽现在并不是推广组合的真正时机,所以特别叮嘱漂亮国的运营团队,把这个视频放在那里不用做过多的操作。
所以视频的热度也只是适中,但也让许多欧美youtube在有意无意间把少女时代这个名字刻在了脑子里,而古力曼丽希望这个视频做到的也就是这个效果。
不过当南朝鲜的人在20天后发现这个视频在全球版youtube居然有500万的播放量而大肆宣扬的时候,少女时代的成员却一无所知。
她们正在洛杉矶因为拍摄《what is love 》的mV而饱受折磨。
当初出道不久的古力曼丽向司马公司提出整个《what is love 》mV拍摄概念的时候就遭到了反对,不反对都不行,因为单单这一个mV古力曼丽给出的预算就高达300万美元。
开玩笑,少女时代整个正规一专辑都卖不出300万美元的销量,别说是你们这个新人组合,就连曾经风靡亚洲的李贞贤,她销量最高的专辑《Let's go to my Star》也才卖了100万张,而每张唱片这算成美元才5美元,那么总计就是500万美元。
哪怕现在的专辑比8年前翻了2倍,但现在这个时代,你少女时代的正规一专辑能卖出20万张?好,就算你卖20万张,那总营收也刚够你这只mV的拍摄的钱。
这已经不是投资额大不大的问题了,哪怕因为你古力曼丽有50%商标权承担了一半的成本,司马公司也不可能通过这个方案。让其他同行知道司马公司通过这张方案,肯定以为司马公司从上到下都疯了,给女团拍300万美元的mV?拿出去扔汉江都能听到响声好么。
古力曼丽当然知道这个mV是不可能收回成本的,但是她必须得把这个mV拍好。如果说《boom clap》是为了试一试欧美市场的水温,让欧美观众的认知中多一个少女时代的话。那么《what is love》就是真正的敲门砖。
现今这个时间节点,可不是后来随便拉一个南朝鲜男女团,这帮白皮就能给你说出个一二三的时代。想让对于南朝鲜女团一无所知的欧美市场真正接受少女时代,必须要以欧美观众熟悉的视角去打造产品,而且还要质量够硬的产品。
一旦产品质量不够硬,碰到由这帮白皮根深蒂固的顽固思想构建的鄙视墙,只会散得一地鸡毛。想要开拓市场又不想砸钱?真到那种境地只会印证同行痴心妄想得评价。
打从一开始,古力曼丽就没有让少女时代按照原来的步骤稳步发展的想法。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
古力曼丽虽然认为张爱玲这个人“意境卑下”,缺乏家国情怀,过度渲染个人欲望。但对于她其小说集《传奇》的再版序言中提出的这句名言,倒是十分认同。
让少女时代按照原来的步骤走,虽然九成九可以稳步的登顶。但那古力曼丽的穿越不就是个笑话?特别是经历出道的探索后以及了解司马公司的运营逻辑后,古力曼丽才真正明悟,通过司马公司现在运营团队的推广,前世少女时代的成就已经是极限了。
古力曼丽当机立断不再与司马公司拉扯,把正规一分成两个部分,通过上半部《girls》的新模式推广取得的成果,换取古力曼丽对于下半部《generation》的全权控制权,甚至把《girls》的利润全部让了出去。
金敏英一开始还拒绝这等好事,但并不是他好心,而是因为他的商人敏感度总觉得没有人会像古力曼丽那么傻,对利益一点都不在乎。不过迫于董事会那帮见钱眼开的人的压力,再加上他实在想不出古力曼丽这么搞能有什么赢利点,最后还是通过了。
但也让古力曼丽再一次见识到司马公司落后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