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却待李格非回到家中,正值王苑之收拾好行李,正欲返汴京,李格非忙阻之“父亲大人,小婿刚回之历城,你就要回汴京,岂不仓促,吾父子尚未饮之一番,儿之不孝也!不如今日且留,待明日好天气即可出发。”

王苑之哪里肯听,大骂道“李文叔你这厮泼才,心存于朝事却忘记家室,今我甄儿若非身子不定,我定会带她回汴京,若是有一天我甄儿有三长两短,我且痛打你厮!”说完不及李格非回复,便令车夫挥鞭驱马。

李格非望着王苑之远去的车马,久久凝望,消失在远方的尘埃里。

李格非入屋,见王甄儿“父当真性子急了些,不听劝阻,遂自回也。”

王甄儿苦笑道“父自来如此,他认定的事儿,就没人能拦的住,他想今日回,便是等不到明日,官人莫要放在心上。”

李格非见房内无人,这才是李格非与王甄儿单独时光,各自且诉衷肠直到晚饭时分。

李格非归来的第一顿晚饭,才算是第一顿正餐,丰盛至极,又是家人同享,自是美味异常。想想若是王苑之还在李府,则可能会在饭桌上冲突分歧一二,亦不痛快。与甄儿同食,柔情蜜意可入心扉,又与女李易安,子李迒一起,可谓是天伦各半,人生如此,何不快意。食罢李格非一人在中庭院落独坐,乘着月色,浮想联翩。古之学者认为,人生最幸福的事,除了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还有这后生的天伦之乐,李格非得其三,当然快意。今夜温婉的看着他们三个人,真是一种欣慰,在中庭望着屋内的王甄儿和李易安,还有想着躺在婴儿床上的李迒,这烛火惺忪的房内融融乐极。李格非兴至飘然,真希望此夜能慢一点划过。

第二日,李格非同妻女共度,今番正是好时节,历城的春夏之交正是暖阳与美色并存,安闲和醉意同在,李格非的内心如日光初沐,从未有过的惬意。王甄儿之前伤了元气,但是目前身子也算渐渐恢复,可以自由行走于府上,只是不那么能长途跋涉,李格非寻思需要尽快选择时机将他的家人迁往汴京,但是自古家族同徙非一时之能为也,需要各尽财货一一安排妥当才是,历城之府宅当何以出,汴京之高苑又当何以入,家中老少丫鬟婆子愿随还是不愿随的,虽然有人契在手,但似李格非这等心地温婉之人却也不忍心强迫人家同往。遂与王甄儿商议此事。

李格非温声以道“目前为夫于汴京仕途已定,可以择日举家前往汴京。不知甄儿意下如何?”

王甄儿细声说道“甄儿亦想早日回归汴京,能与父亲大人朝夕相处,亦可时时相助。只是甄儿身子尚未完全恢复,儿女且幼,长途颠簸,可为不顺也!且再等时日。”

李格非见王甄儿还是忧虑,也有点担心“是呀,确实是时间仓促,我儿尚小,确不可草率行事,襁褓有漏,车马有疏,大人尚且忌惮长途跋涉,何况婴儿,甄儿可于历城慢慢准备,我亦于汴京切切打点。虽然父亲说汴京王府可居,但是王府上下数百人,吾一外人拖家带口居于其中,未免人家闲话,所谓寄人篱下必是百般萧恨,且王府居于城之东南,与宫城相距甚遥,恐不便行官事。”

王甄儿亦认同李格非的观点,“汴京家门,虽是娘家,但是已经数十年未归,我的那些兄弟子侄,相见相面应是不识,若是偶然到访,或可以礼待之,但久居恐生嫌罅。遂不可久居,官人还是及早购得房产,若是钱财有难,可找家父商议。”

李格非摆手阻道“汴京房产虽然贵了些,但是以我职俸亦不会相差甚多,更何况还有苏翁,子由,无咎,文潜等巨富之士可以借之,只不敢向父亲开口,恐他以为其婿无能,漫怠了你等妻小。”

王甄儿忧虑道“是呀,父亲自打起初就不看重你,切勿让其知晓,目前吾心归你,自是可以与你同担责份,只是父亲见不得我受这般苦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说完看着身边的李迒,想着李易安,便生半分愁思,人儿就是这样,为人父母都有千般焦虑。”

李格非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是慢慢谋划。”李格非停顿了一下,又说“甄儿身子还需要精心调理,不如吾等乘此好时光出去游玩一番,也算转移目光,看看这历城的风光是否比得上汴京的春色,我们再约上唐国昌,王迥,崔燎同游,大家同是旧日好友,今日同游,可不快意。旅途又可吟诗作画,教授儿女,且得天公作美,何等快意。”

王甄儿听此建议,亦是十分的欣然,“是呀,自来历城,甚少与众同游,真是想不到,在深宅内院已经悠然了七八年的光景,实在是感叹呀,不如就此时光,一解心中烦闷,想着就是十分痛快呀。”

李格非兴奋道“我即刻让下人去邀诸位同僚好友,但愿他们可以应我。”

不用说,现在最大的官邀约,谁人“敢”不应之,遂各好友皆一一应之。

他们一行人来到历城西北向的济园,但见园中古树参天,百花盛开,绿草如茵,又见怪石嶙峋,溪水潺潺,楼台高阁仙境,恍若壮美画卷,一园可览天下万物,风光却存千秋艳色。众人携子同游,早日所有不痛快的往事,俱随春色伴花阴而走。李格非王迥同为熙宁九年进士,而崔燎更早熙宁二年进士,唐国昌则为熙宁四年入仕,为王(安石)公府差,其中李格非王迥崔燎曾为同朝共事,早年与唐国昌并未互相识得,不过却不妨碍唐国昌与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毕竟同为读书人,话趣相投,自然多几分尊从。

唐国昌说道“今日我等同游济园,这济园的风水幽静,山石相间,可谓是浑然天成,自古东山汇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光华,孔圣人手指东鲁,天下皆奉为圣人之乡,又秦皇登泰山而封天下。今我等既在泰山之脚,当仰圣人之鼻息,观秦皇之雄迈,可谓是飘然者也!”

众人哈哈大笑,都皆赞成唐国昌说的在理,崔燎亦笑曰“国昌贤弟虽然年岁比我们小,但是见识可不一般啊,在衙门里就多得国昌照应,今日又见汝在济园指点风骚,实在是佩服呀!”

唐国昌笑而谦虚道“哪里哪里,小弟只是偶然发声,更多的才气还应在李文叔的心中。”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李格非,李格非亦是笑道“李某那里有国昌贤弟说的那么多才。只是此间风景秀丽,流水更如时光,潺潺兮不复,吾有二子,一为女,二为男,小女已经是六岁,小儿却刚刚坠地。人间幸事莫过于儿女皆在侧畔!”未及李格非尽言,众人纷纷道贺“恭喜李文叔又获一子!”李格非续言,“现今天下迷惘,虽然此地春光妩媚,可是汴京却不知何往,苏翁主事,未得天下士子响应,不知着力何方。我等还需要凭己之力,为国效力,以复秦皇汉武之荣光。”

众人听得李格非之言,纷纷戏言表示“今日之春光多情,莫谈国事矣!”

王迥说道“文叔兄忧心天下,此最为宋士之思,但未必每人必为宋士,还须多为妻儿着想,我并不想要名利双收,吾子成年,婚有所配,吾女亦出落婷婷大方,家中买卖,也是红火,取利而不取名,自在乐也。”

众人戏说取笑王迥,“王益之(王迥,字益之)已成一方巨富,我等若在益之面前乃是穷酸寒样,何以言说财货。”

李格非笑道“若是王兄有取不尽的钱物,可借非若干,我欲于汴京购置府宅。”

王迥急忙解释道“我只是在这历城生活自足,将来无忧,可谓是小富则已,未及巨富之列。众人切莫笑之。反倒文叔兄乃是朝廷大员,又得苏翁器重,何愁府宅。”

众人都皆笑之。

崔燎嘲笑王炯道“莫非益之兄惧怕我等借钱,哈哈,目今我只是历城小吏,温饱尚不及也,既不顾他,何不顾我?”

唐国昌亦道“说道小吏,莫过于我,我饥于困苦,迫于生计,乃最困之者也。”

李格非急忙转换话题“众人切莫再言钱财,吾等皆曾有学识,何以囚居于此,不如前往汴京为国效力。”

王炯又阻道“文叔兄还是放不下家国大事,试问学以致用,而我用已足,何以再求哉!若然如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醉心乡野,饮酒作诗,岂也非人间幸事。”

李格非对曰“五柳先生为国效力不成,遂醉心乡野。采菊东篱,似与世无争也,但其内心何等苦闷,也许他才是最心系苍生之人,只是无以为之,不似你等为钱财而折腰?”

王炯又说,“我只是小小的草芥,何以能与五柳先生论!”

众人见李格非与王炯已起了争执,遂慌忙转移话题化解之。催僚急转画风,“诸位且看远处的夫人们到底的聊些什么话题,也似我等这般家国天下的情致吗?”

唐国昌笑说“多半是育儿教女之道,吾等可一往探之。”

众人纷纷说“走,看看去,”那王炯也不生气,过来拉着李格非胳膊就往众夫人方向而去,正是那种勾肩搭背的样子,这争执就这样轻易的化解了。

众人来到树荫下的众夫人之中,唐国昌先说,“诸位夫人,远处相见,你等聊的甚欢,不知所论为何呀?”

众夫人见这一群人来之,皆欠身应之,有人说道“我们在说李夫人(王甄儿)刚过了临期,身子骨恢复的状况,顺道也聊育子之道。”

一时间众人对育子之道偏偏来了性子,王炯说道“育子之道,你还得请教李夫人,你看文叔兄在汴京忙碌,李府上的家教都靠李夫人操持,你再看这易安出落的灵气逼人,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众人纷纷看站在王甄儿旁边的李易安,虽然之六岁的年纪,可是相当的灵秀。

王炯又抢道“可惜我那子也已成年,现在只懂得叫卖物件,却无有如此这般的气质。但吾幼女尚才十岁,可往李夫人处,授之以礼,教之以文。可付学资!”王炯又望着唐国昌,“汝子尚且也年幼,不如一起授之。哈哈。”

众人听得也哈哈大笑,唐国昌亦是笑曰“哎!益之兄说此已经迟啦,吾早已将我儿唐迁领入李府之门,各位都无有我快哉。哈哈哈!”

催僚听大家议论如此激烈,遂说道“既然唐迁和李易安都出自李夫人之门,不如我等今日就出题考之,看到底效果若何?”

王炯笑道“云逸(催僚,字云逸)言之有理。”众人也纷纷和之。

只是王甄儿似有几分羞意,遂说道“众人莫要笑之,吾之才学乃戚戚女儿之学,难以与诸位大官人之才相比,诸位大官人皆是兼济天下的大才,若然真的让我授之文,岂不是耽误各位小姐公子的未来。”

王炯见王甄儿如此谦虚,遂又言“唉!谁不知道李夫人(王甄儿)乃汴京城大家,名门之后,又是当朝宰职之妻,那里能说才气不够大呀!”

王甄儿此时语气显得有点虚弱,或许因为身子尚未完全恢复,众人纷纷体谅着王甄儿此刻并不适为众人吹捧的焦点,但是大家还是对李易安与唐迁比试更为感兴趣,遂又有人吆喝此意。

那唐迁虽然只有十岁,却生的高大孔武,不似一般的孩儿,而那李易安却是生的伶俐且漂亮,看起来李易安则更为聪慧,只是相差区区四岁,不知文采有几分差别。

催僚道:“既然这样我来出题,诸位意下如何?”

李格非道“催兄,须以实情相适,莫要太过难易。”

“放心,我自有分寸,”催僚遂转身向两孩儿道“你们知道‘蓬莱文章建安骨’下一句是什么?”

二子齐声说道“中间小谢又清发。”

众人纷纷赞道好好好,催僚心想居然没难到这两个孩子,遂又问道“‘中间小谢又清发’,的小谢为何人呀”

唐迁支支吾吾,而李易安却脱口而出“其为谢眺,南朝山水之灵也”,众人纷纷赞颂王甄儿教的好,小小易安居然说出谢眺之名,王甄儿教的可谓是心细如尘。

催僚又问道“两位可能讼醉翁先生的‘蝶恋花’”,李格非听完此句,内心暗喜,曾有一日夜思欧阳文忠,就读此词,恰李易安在侧,遂教之。

李易安便是随口而出“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那唐迁也能背出,却是多有卡顿,似不十分熟稔。

唐国昌见此情形笑道“胜负已出,还是李家大小姐文思比较深厚,吾小子迁儿,虽然年岁稍长,却难与李家小姐相匹敌。就此作罢,莫再比试,让吾等难看呀!”

众人纷纷笑之,也纷纷赞许李易安,没想到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通灵之气。

催僚却又说道“不行,吾等之兴致,尚未完矣!定要再来一局,让汝二人再讼一首你们最近背过的诗词,既然两题都由李易安先作完,不如这次就由唐迁先始。”

那唐迁挠了挠头,忽而背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众人纷纷赞道,此为杜少陵争春之句,恰逢此时节,真是妙哉。接下来就是李易安之句,不知吟之为何。但见李易安不慌不忙,吟诵起: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众夫人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云,众男人们皆知道,这是屈子的《湘夫人》,不过众人皆惊叹,小小的李易安居然能记起如此长句。

李格非与王甄儿亦是面面相觑,李格非诧异的问道“甄儿,这是你教的句子吗?”

王甄儿也诧异的摇摇头,“不是我所教的,我也不知也?”王甄儿亦是情急,不知易安如何有这等通灵之术,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呀。

李格非慌忙问李易安“安儿,你怎么知道如此长句?”

李易安见众人诧异奇怪,遂细声的告诉李格非“是外公教我的。”众人方才醒悟,李格非和王甄儿也算回过神来,若非王苑之所授,真以为她是屈子转世。自古通灵之人,非福则祸,李格非和王甄儿自然会忧之,现在确认是王苑之所为,那李易安也就并非神人,确可安心。想来一个六岁的孩子,能识得这几百个字,也非易事;还能诵之,更非一般人,从此观之,李易安必然才华卓然。

出题人催僚见李易安如此聪慧,仍不放弃“李家小姐,小小年纪,就有颂得千书,想必填词作诗,对于她来说并非难事,不如借此春景作诗或作词一首如何?”

李格非怕又生事端,慌忙阻道“易安年纪尚小,并不懂文词音律,作出文来,恐笑掉众人牙慧,不可为之。”

李格非又勉为笑道“既然诸位非要词文,以我代之。”李格非观察远山近水,楼台高阁后思虑片刻,便作此一首《念奴娇》:

烟花三月,正风光妩媚,济园争秀。桥上烟波各自散,桥下娇花彩藕。流水春游,曳扬随去,无数芳菲凑。春风十里,小桥流水复又。

一曲肠断章丘,故人同列,轻轻箫声奏。多少春花秋月记,往事可堪回首。春水悠悠,春华锦绣,恰似风华就。问佳期后,谁知流水依旧?

李格非念完道“此为‘春情’,别是闲愁送你几许。”众人皆慨然而笑之。

至此,众人游园已毕,尽皆归家。

李格非与王甄归家却越发争执。

先是王甄儿旧事重提,“官人曾为易安取名清照,寓意千秋清明,照耀万世……”

李格非慌忙纠正王甄儿道“是‘清则明也,照则使明也,一静一动,寓意乾坤使明,日月同光,霜露物化,天地清霁,希望她是一个将来能照亮世间的人物’”李格非又抬起他那夫子般的头颅。

王甄儿似有讽意道“既然官人也如此说,那今日何故阻其作文,若非你也以为女子多才则为不祥也。”

李格非听得王甄儿如此揣测其意,也有点不耐烦道“为夫行走世间,见事多矣!忽而发现多才之女人并非都是良人。试问武曌临世,多少人间愁予,李氏长门,良臣祥将,屠戮殆尽;又闻玉环国色倾城,却成倾国之祸,血染马嵬坡,岂不悲哉。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若得个浑浑噩噩一生,也算是结因善果;可是痛苦甚至染血一生,那岂不是更为父母之痛哉。女子将来,若有大才,必有大灾,别人还好,吾等唯只叹之;如若易安有灾,则甄儿和吾必为之痛,此为吾等之忧虑也。”

王甄儿听完此语更是不悦“汝曾言此女能乾坤使明,而今却不使其明,官人之态度与前截然相反,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李格非叹息道“吾行于汴京之间,游走于汴京仕人当中,当今天下,对高太后执政有颇多怨言,那高太后以前也是达官显贵,规矩,礼仪,学识自不在凡人之下,可是身居高位,却陋断频使,致使大宋失利多次,实在为世之哀也!”

王甄儿惊讶道“你是说当今太后欲复武曌之法?”

李格非慌忙解释道“非也,只是其行为政令,明显在阻朝政之进前,她竭力废此新法,致使已行过半的新法,毁之一旦,又令司马光文彦博掌政,启用旧法,先皇之半生心血皆毁于此妇人之手,可怜王公在上,不悠悠叹息也哉吗?”

王甄儿又针锋相对的道“那你不是曾作为高太后之宰,政令所由你出,何意还如此滥说?”

李格非对曰“我为朝廷宰职,实为太后欲挟制众人之假象,新旧之党竞争激烈,太后若用旧党文彦博,则新党必会阻,若再使用新党黄道离,曾布,韩忠彦,赵挺之,则旧党乱之,乱局更乱,天下不断。王放之在朝上一撞,司马光魂丧,若令那文彦博再作宰,更经不起一撞。所以宰职必然需要另选他人,底子越干净越好。为夫因一篇悼文,名扬汴京,世人皆识之,太后随即借势而发,令我作宰,以息新旧之火,我也实乃是无奈之举。我又何尝不知我之才华实如草芥。”

王甄儿又问道“即是如此,那又与易安何干?你莫要因噎废食,朝蛇井绳!”王甄儿停顿思忖片刻后,“你是说易安有可能成为当今太后!”

李格非叹息道“世间女子皆有可能,我乃是京中高官,吾女只要才德过人,必然会成为汴京城之明珠,谁人不欲窃之,可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夫人,不是戚戚算计的很,若我等这种寒门小户,不敢多娶侧室,可是汴京豪贵,哪一个不是妻妾成群,易安只会念诗取词,怎能与她们争斗,所以宫阁高庙不是好的去处。”

王甄儿道“既然如此,易安确实才思敏捷,聪慧过人且悟性极高,我等何能阻之?”

李格非听此言语,却默不作声,心里想到“若是真的阻止易安才思精进,未免显得太过残酷,不阻又恐带来灾祸,实在两难。”

片刻之后王甄儿对李格非说道“既然我俩都无法解,不如回归汴京,由家父定夺。”

李格非急忙说,“此事不能由你父定夺,你父必会令其优而佳许,更让其璀璨夺目,以为夫之力,怎么可能阻止朝中豪贵对其窃窃眼色。汝王家现在大势已去,大势已去也,官应不响,退而安乐,更无力庇护我等。祖父羽翼渐渐丧失,父亲在朝,力不从心,悠悠退意顿生,王家无力,王家无力也。”

王甄儿声音有点恶狠狠的骂道“你在叹息我王家势力也,你们男人要么寻思着三妻四妾,要么就是勾留者万千权利。天下男儿皆薄幸,忘尽沧海与旧卿”说完就气氛的走开了,自去房里找易安去了。

李格非还未及解释,急忙的喊道“甄儿……”却已经不见她的踪影。

真是辛苦这一对男女,为此等俗世所困,而李格非还是当朝宰职(有宰名而无宰权),想必寻常人家是否也有此等烦心事矣,我认为应该是有的,只是寻常人家应该只是担心吃食,却不会为名禄烦忧,而他们是进亦忧,退亦忧,苦楚如流水,留于后人愁。

王甄儿与李格非一夜无话,二者很显然对于前事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又多生出许多恨事,自是不悦。

第二天一早,只见门外有驿使到,送来汴京城公文:

官定元佑七年六月八日,大吉之日,大军出征西夏,扫清胡虏,还我故土,望百官悉数参加,以壮其行,以示我大军武威天下!

李格非看此文书,无有甚言,遂放于桌上,王甄儿从身后走来,拿起文书一览道“官人又要远行?”

李格非道“夫人莫惊慌,为夫之心,不在征伐,而在于朝间论世,如今兵事,为夫无以为顾,可不去也,现今你身子尚未恢复,吾不愿离你而去,还是在这历城陪伴你等母子,也好尽我一番心思。”

虽然王甄儿与李格非尚在睥睨(吵架)之中,不过听说李格非尚不会离开历城,心中还是有几分宽慰,毕竟有一个男人依靠,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归属;然而王甄儿却故意反问道“官人不是说天下之事就是丈夫之事吗?却为何今又不尽为其思。”

李格非心知王甄儿还是在言语激之,遂笑道“若是连为夫都上阵杀敌了,可是甄儿之福,国家之幸呀!”

王甄儿皱着眉头说道“若你这等老夫子都上阵杀敌,那大宋真乃破亡之机也!”

李格非叹息道“是非全然如此也,大宋军中,从十四五岁到六十岁都皆有之,更有当朝宰职出官为将的(说的是吕惠卿),所以说莫要轻言战事。”

王甄儿听之莫语,李格非自个低头读书。李格非假装对朝廷这种公文并不在乎,就这样随手丢弃在一边,也不提汴京之事,以此来获取王甄儿的宽心。

第二日,李格非正与李易安在李府园中玩耍,却见下人来报,汴京城有官人前来寻觅大人,李格非遂觉得奇怪,短短一日时光,汴京城不可能得到驿使复命,这又来催文,到底是为何故,且去看看。

来人言说乃是苏翁所使,并且奉上书信一封。

李格非打开文书一看确是苏翁手笔:

文叔亲启,朝廷兵事,乃家国大事,吾等皆有力辛劳,汴京城上下,无不为之奔波,有钱者则出钱,有力者则入军。各人为其忙,望李文叔早日归来,解吾等之力乏!

这下可急到李格非的心坎上了,在他心中苏翁的名宿比官家的诏令要重要的多。于是李格非答谢来人,并赏些银钱,令其速回复命道“吾将不日赶赴汴京,不消三五日即到”。李格非已然明白,此次出兵,并非小事,昨日朝廷公文刚到,今日苏翁之书信又至,情势有急,需急往。遂拿着书信等物件去找王甄儿商议。

王甄儿拿着苏轼的书信说道“从苏子言语上看,并未有提及有多么紧急,只是望你早日归去,在历城再多留个三五日也未有妨碍也。”

李格非急道“甄儿有所不知,苏翁言语豪放,波澜不惊,即便事态紧急,也会说的轻描淡写,而实际要务,当亲见才能窥其急慢。”

王甄儿冷冷笑道“朝廷之命文你都不在乎,却只在乎苏翁之词,简直不可理喻。”

李格非尴尬的笑了笑声,似无赖般的嘴脸对王甄儿说道“甄儿莫怪,为夫千里奔波,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你放心此去汴京一定置办好府宅,接你同去。为夫近日思量,易安学问之事,还是让其多受教养为好,吾等不能因噎废食,毁其一生兴致。至于日后如何?且看其一生造化!”李格非又说道“此去汴京,吾当邀唐国昌,催僚同去,苏翁之意在我是否可为大宋选拔更多人才,而唐国昌和催僚即是最佳的人选,只是可惜了王炯,他们都曾汴京作事,可谓是轻车熟路。”李格非说完即命下人前往唐国昌和催僚家通知他们,自己也自个的收拾行装,待明日天明即可动身。

第二日晨曦未至,李府门口就有马嘶,原来是唐国昌前来,李格非也已经收拾停当,出门迎候,未及李格非先开口,唐国昌先出言“文叔兄,催僚家有急事,未能随同远行,可是多少憾矣!他既无以远行,我遂将衙门之事交于他手,我可以放心哉,历城天高皇帝远,衙门职务向来都是私相授受,但催僚与我,皆为百姓福祉,文叔兄莫忧。”

李格非急应道“如此甚好,国昌贤弟可有食毕,不如府上就食一二。”

唐国昌道“我已食毕”

李格非急道“即是如此,我等即可出发!”众皆一一告别。

李格非千番叮嘱王甄儿要照顾好易安和李迒,尤其李迒,刚刚满月,更应受人呵护。

王甄儿和唐夫人同挥手向其夫告别,她俩看着马车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能离去,那唐夫人先说话“李夫人,此番我夫随李大人出走汴京,我总是觉得内心有几许不安,恐为不祥之照也!心跳的厉害,不知会否遇到歹事?”

王甄儿慌忙安慰道“唐夫人且宽心,我官人在汴京多年,各方关系都已熟络,况且我娘家也在汴京,亦可相助一二,唐大人随我夫君,定是无碍的。”

唐夫人依然担心道“只是我夫曾为戴罪之身,不知可否容于汴京。”

“唐夫人莫忧,目今朝廷为苏子统制。我听说苏子是曾救唐大人的第一功臣,必不会让其再受他人攻讦。况且苏子为人,天下共知,必不会亏待唐大人的。”王甄儿说道。

唐夫人稍稍平息“话虽如此,我还是担心,且再等等看”。

那唐夫人携唐迁在李府府上玩耍,唐迁自从上一次游园会文采输于李易安,回家便刻苦钻学,势必要在未来能赢一局,遂处处与李易安争辩。可是每每都在只句之间,输于李易安,书房里吵吵闹闹,孩提时光最是无忌,二人若兄妹一般成长。

这边李格非与唐国昌自在路上疾行,虽然一刻不敢耽搁,但也是需要三五日时间的。

就在这三五日时间,且看汴京如何?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大纨绔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