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戈壁的夏至,毒日头将沙丘烤得发烫,“绿洲客栈”的木门吱呀作响,老驼工张善擦着额角的汗,望着柜台上见底的水瓮——这已是他第五次拒绝商队的水囊:“各位且去三十里外的沙井,老夫实在……”
“善伯,用我的水袋吧,”穿藏青长袍的少年阿烈解下羊皮袋,袋上绣着千帆渡的船纹,“三年前在泉州港,您曾把最后半块馕分给我这孤儿。”他不知道,自己袖口的补丁,正是雪谷善缘花布的边角料。
“孩子,你自己还要走大漠……”张善摸着腰间的铜铃,那是千帆渡的渔民所赠,铃身刻着“护生”二字,“善伯守着这绿洲二十年,如今泉水断流,怕是要失信于过往旅人了。”
“张善!”沙海深处传来清脆的驼铃,七峰骆驼载着水囊踏沙而来,领头的竟是波斯善缘使团的赛义德,头巾上别着升级版的善缘罗盘,“我们在月牙泉发现了地下暗河,用雪谷的鹿骨定位,找到了绿洲的水源!”
“赛义德先生!”阿烈眼睛一亮,认出了驼队中跟着的海盗少年阿虎,此刻他已换上护生使团的装束,“您看!驼鞍上绑着青瓷镇的善窑水罐,瓶身的冰裂纹竟指向地下泉眼!”
张善颤抖着接过赛义德递来的善缘净瓶,瓶中泉水刚洒在干涸的水井,井底竟传来“咕噜”的冒泡声。更神奇的是,井壁上慢慢浮现出鹿纹、柳纹、海浪纹——正是天下善人的护佑印记。“这是……”
“善念相通,”小普的声音混着沙燕的啼鸣传来,袈裟上沾着河套的仙人掌刺,“您可记得,十年前在玉门关,您曾用自己的水囊救活二十只脱水的沙狐?它们的族群,此刻正在沙丘后守护着暗河入口。”
话音未落,沙狐群突然从沙丘跃下,每只狐狸的尾巴上都系着善缘绳,引领众人走向绿洲西北的凹地。阿虎用鹿骨刨开黄沙,地下水竟顺着骨纹涌出,在沙面形成小小的湖泊,湖心开着朵金色的善缘花,正是雪谷的善缘花与沙漠仙人掌的共生品种。
“善伯!”远处传来马蹄声,二十名头戴柳河千纸鹤银饰的马帮汉子飞驰而来,领头的正是柳河村的前猎户,如今的善缘护粮使,“我们带来了龙爪稻的沙漠变种,根须能固沙,稻穗能储水!”
张善望着马帮带来的物资,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冬夜,他曾在暴风雪中救过一支商队,其中便有这位猎户的父亲。“原来,”他摸着骆驼送来的善缘水罐,“当年的一杯热水,竟能换来今日的绿洲重生。”
暮色中,绿洲边缘传来喧哗。五个蒙脸的马贼持刀逼近,却在看见善缘花湖时怔住——为首的马贼手腕上,竟戴着与张善相同的护生铜铃。“老驼工,我们……”马贼首领摘下面巾,露出脸上的烧伤疤痕,“三年前在阳关,是您用驼奶救了我妹妹的命……”
“原来你们是‘沙狼帮’,”小普望向马贼们腰间的水袋,里面装着浑浊的泥水,“若肯放下屠刀,绿洲可以分给你们半块耕地,善缘稻能在盐碱地生长。”
首领突然跪地,刀疤纵横的脸庞淌下泪水:“我们原是农耕百姓,因干旱被迫为盗。若能……”他解下腰间的骷髅弯刀,刀鞘上刻着褪色的“善”字,正是母亲临终前的叮嘱。
赛义德趁机取出波斯的“善缘沙漏”,细沙落在马贼的弯刀上,竟化作肥沃的土壤。阿虎带着他们走向善缘花湖,湖水中倒映出他们曾经的善念:有人曾放走捕获的幼驼,有人曾给濒死的旅人指路。“善念如沙,聚之成塔。”小普轻声道。
子夜,绿洲的善缘花突然发出强光,与星空的善缘星轨相连。张善看见,光点中浮现出各地善人的身影:雪谷的虎娃在教沙狐识别草药,青瓷镇的阿青在烧制能储水的善窑陶罐,千帆渡的阿珠在编织防沙的善缘帆布。
“大师,”赛义德指着善缘罗盘,指针正疯狂转动,“波斯的星象师说,这是天下善念在响应,敦煌的壁画里,竟新出现了绿洲的景象!”
三日后,绿洲迎来了奇迹般的变化:善缘花湖的水源源不断,滋养出大片龙爪稻田,田埂上种着柳河的护堤柳、河套的仙人掌、雪谷的善缘花,形成了独特的防风固沙林。张善在绿洲中央立下木碑,刻着“善泉涌处,万物共生”,碑旁系满了过往旅人的祈愿带,每片布条上都写着“谢张善伯”。
曾经的马贼们换上了护生使团的服饰,在绿洲边缘搭建了“沙狼护生站”,用弯刀开垦土地,用善缘绳圈养骆驼。当第一车满载善缘稻的驼队启程时,首领望着木碑上的“善”字,忽然明白:放下屠刀的瞬间,便是善念发芽的开始。
小普离开时,张善往他竹篓里塞了袋“善缘沙”,沙粒中混着金箔般的花瓣:“这是沙漠的善念结晶,带往更干旱的地方吧。”赛义德的驼队载着绿洲的水土,即将前往波斯,让善缘之泉滋润两河流域。
“师父下次来,绿洲该变成塞上江南了吧?”阿烈望着正在抽穗的龙爪稻,稻穗上凝结的露珠映着善缘花的七彩光芒。
“会的,”小普望向沙丘后浮现的绿洲虚影,那是善念在沙漠中的倒影,“等善泉流遍每寸黄沙,等每个生命都能在干旱中获得滋养,众生平等的福音,就会像沙漠的绿洲,永远存在于善念生长的地方。”
沙风掠过,善缘花的香气漫过戈壁,驼铃、沙燕的啼鸣、水流的叮咚,共同谱成了一曲《沙漠善歌》。小普知道,下一站或许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善念不息,好人的福报就会如沙漠中的绿洲,在绝望中诞生希望,让每个善举都成为一粒沙子,最终聚成庇护众生的生命之洲。
竹篓里,三花猫正蜷在善缘沙袋旁打盹,三只雏鸟已能模仿沙燕与驼铃的和鸣。小普忽然懂得,善念的力量从来不分地域,无论是雪谷的严寒、江南的湿润、沙漠的干旱,只要有善人存在,就会有点点滴滴的善意汇聚,最终形成滋养众生的善之海洋,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平等与慈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