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子奕推开裁缝店的玻璃门,门上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海丽正坐在缝纫机前,低着头专注地踩着踏板,听见声响抬起头来,看见是他,脸上立刻绽开笑容。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海丽放下手中的布料,起身给他倒了杯热茶。茶是茉莉花茶,清香扑鼻,是她特意为他准备的。
顾子奕接过茶杯,在她对面坐下。“刚去供销社看了看,顺路过来看看你。”他抿了一口茶,目光落在她手边的布料上,“这是新到的料子?”
“是啊,上海来的涤纶,颜色鲜亮,做裙子正合适。”海丽拿起布料在他面前展开,浅粉色的布料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我想着,用这块布料做个裙子,夏天穿肯定好看。”
顾子奕点点头,正要说话,裁缝店的门又被推开了。副镇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夹。
“顾老板,可找到您了!”副镇长擦了擦额头的汗,“刚接到县里的通知,让您参加两天后在县里召开的‘1987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县长亲自点名,让您发言呢!”
顾子奕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来。“县长点名让我发言?”
“是啊!”副镇长把文件夹递给他,“这是会议通知和议程,您看看。”
顾子奕接过文件夹,快速浏览了一遍。会议的主题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参会人员包括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以及县直各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他的发言被安排在下午的专题讨论环节,时间二十分钟。
“时间紧任务重啊。”顾子奕合上文件夹,看向海丽,“看来得麻烦你帮我一起准备发言稿了。”
海丽笑着点头,“没问题,我们一起。”
送走副镇长后,两人回到裁缝店后面的小房间。海丽拿出纸笔,顾子奕则开始整理思路。
“我觉得,这次发言应该结合我们镇的实际,谈一谈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顾子奕说道,“比如,我们镇有丰富的马铃薯资源,可以发展马铃薯制品加工;还有,我们的胡麻油品质优良,但缺乏品牌意识,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海丽一边记录,一边点头。“还有,我们镇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很多人外出打工,导致本地劳动力不足。我们可以考虑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劳动力回流。”
“对,这是个好点子。”顾子奕赞许地看着她,“另外,我们还可以谈一谈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发言稿的框架搭了起来。海丽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写着,不时停下来和顾子奕讨论某个细节。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海丽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抬头看了看窗外。“天都黑了,我去煮点面,咱们边吃边聊。”
顾子奕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辛苦你了,我来帮你。”
两人简单吃了点面条,又继续投入到发言稿的修改中。海丽的字迹清秀工整,顾子奕则在一旁提出修改意见。偶尔,两人会因为某个用词或句子争得面红耳赤,但很快又相视一笑,继续工作。
夜深了,裁缝店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他们,映照出两张专注的脸庞。窗外,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小镇的街道上。
终于,发言稿完成了。顾子奕拿起稿子,仔细读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写得真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还有不少亮点。”
海丽笑了笑,“是你思路清晰,我只是帮你整理了一下。”
顾子奕看着她,眼中满是感激。“谢谢你,海丽。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啥时候写完呢。”
海丽低下头,轻声说道:“能帮到你,我很高兴。”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氛。顾子奕清了清嗓子,说道:“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出去走走吧。”
海丽点点头,收拾好东西,锁好店门。两人并肩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明天我再把稿子润色一下,然后给你送去。”海丽说道。
“好,辛苦你了。”顾子奕顿了顿,又说道,“等这次会议结束,我请你吃饭,好好谢谢你。”
海丽笑了,“好啊,我可记着了。”
到了海丽家门口,顾子奕停下脚步。“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你也是。”海丽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舍,“路上小心。”
顾子奕点点头,目送她走进家门,才转身离开。月光下,他的脚步轻快而坚定,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两天后,顾子奕站在县政府的会议室里,面对着全县的领导干部,开始了他的发言。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思路清晰,提出的建议既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会场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县长坐在主席台上,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会议结束后,县长特意走到顾子奕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顾啊,讲得不错!你们的企业发展很有思路,要继续努力啊!”
顾子奕谦虚地说道:“谢谢县长,我们一定再接再厉。”
走出县政府大楼,顾子奕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次会议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带领全镇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顾子奕笑了笑,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