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开口对村长言道:“村长,依我之见,咱们还是按照最初计划的那样,盖成五间屋子吧。”
“而且院子也要尽量弄得宽大些才好。”
“您有所不知,其实我本来就是一名郎中,倘若院子够大的话,我便能拥有充足的场地来炮制、晾晒各类药材了。”
村长听闻此言,不禁瞪大了双眼,满脸诧异地注视着眼前这位,看上去年龄并不大的若离。
惊叹道:“哎呀呀!真没料到沈公子竟然还是位医术高明的郎中呐!这可真是太好啦!”
“如此一来,日后咱们村子里的乡亲们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毛病,就再也不必辛辛苦苦地跑到镇子上去寻医问药了。”
就这样,两人越聊越是投机,话题从若离的医术专长,一直延伸到村庄未来的发展规划等等诸多方面。
不知不觉之间,夜色已深,但彼此都毫无倦意,依旧兴致勃勃地交谈着。
最终,直至夜深人静时分,若离方才停歇下来。
期间他依次为村长家中的九口人仔细地把过脉象,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开出了相应的药方之后,这场持续良久的畅谈才算告一段落。
若离此次化名成沈离后,便与袁小刚一同暂居于村长家中。
建房期间,他掏出二两银子递给村长,作为整整一个月的房租和餐食费用。
由于条件所限,村长家的饮食颇为简单,每日能够提供给袁小刚的最好的食物就是米汤。
如此清汤寡水的食物,让人不禁担忧起袁小刚那虚弱的身体,究竟何时才能完全康复。
若离为了让徒弟尽快调养好身体,他常常上山寻觅野鸡野兔等野味。
每次满载而归时,不仅会为自己和徒儿准备丰盛的滋补大餐,同时也不忘给村长一家捎带一份。
这般善举令村长媳妇满心欢喜,甚至有次情不自禁地说道:“要是俺家二妮儿尚未出嫁呀,肯定得把她许配给沈大夫您嘞!”
面对这番热情洋溢的言辞,若离总是微微一笑,并不多做回应。
令人惊喜的是,短短不到十天的工夫,袁小刚的身体状况已然恢复了大半。
某天夜里,待众人熟睡之后,袁小刚悄悄凑近若离耳边轻声问道:“师父,咱们啥时候可以正式开始学习呀?”
若离的答案则是:“等咱们的房子建好以后再说,在这里不方便。还有就是你的身体一定要养好,现在太弱了。”
袁小刚自那之后,每日清晨都会早早起身,开始他的“锻炼”。
对于这个年仅七岁、身材瘦小得如同五岁孩童一般的小家伙来说,所谓的锻炼不过就是帮着村长家劈柴。
毕竟以他目前的状况,确实也难以承担更为繁重的体力劳动。
袁小刚那张圆润可爱的小脸,与他那瘦骨嶙峋的身躯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河村的村长则是个实打实的厚道人,找来帮若离盖房子的人,挑选的皆是勤劳肯干之辈。
不仅如此,村长还特意安排自己家中的两个儿子一同前往工地,一则帮忙劳作,二则起到监工的作用,确保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就这样,一个半月的时间过去,五间宽敞气派的青砖大瓦房已然拔地而起。
不仅如此,应若离的要求,在屋顶上方又加盖了两间阁楼。为此,他又额外添付了七两银子。
终于,迎来了竣工的大喜日子。
下午的时候,他自己又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家居绿水青山畔;下联:人在春风和气中
袁小刚见到师父写完对联就贴了上去,并没有横批,便提醒道:“师父,你这对联还没有写横批呢。”
若离摸了摸他的头道:“这个横批,等你以后学成的时候,由你写上去。”
袁小刚很是兴奋,笑得露出了一排大白牙:“嗯嗯,师傅,我会好好学的。”
若离问:“那你知道你都需要学什么吗?”
袁小刚很是坚定地说道:“自然是师父教我什么,我就学什么了。”
若离很是欣慰地道:“那好,你可不要反悔,明天我就开始教你。”
就在这最后一天,若离亲自上山,猎获了两头野山羊,虽然不多,也够大家都尝了尝味道。
此外,他还给在场的工人都额外增发了十个铜板作为红封。
若离的这番举动引起了在场人群的一阵欢呼,人们对这位出手阔绰的沈大夫赞不绝口。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村里那几个平日里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家伙,却因为没能被选上去他家建房子,对村长和若离都心生怨恨。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袁小刚便被若离从温暖的被窝里面拽了出来,让他先扎一刻钟的马步,吃完早饭后带他上附近的山上去采药,顺便捡柴。
下午回来要去外面的村子里的水井去担水,回来吃完晚饭之后便开始背诵《黄帝内经》。
村内有个妇人见到就回家对自己的夫君讲:“当家的,我跟你说啊,那个沈大夫我看就不是个好的,让那么小个孩子出去担水呢,你说他要是真有那么多钱,凭啥来咱这穷村子啊。”
男人不耐烦地说:“我说你这个婆娘,天天就惦记人家沈大夫,咋的,你想跟他过去啊?”
妇人没好气地说:“你说那叫人话吗?老娘跟你十多年,给你生了仨儿子,你就这么想我的?”
男人看都没看她一眼:“赶紧给老子做饭去,不知道老子饿了啊?天天净琢磨那些有的没的。”
妇人知道自家男人是真生气了,不敢再言语,灰溜溜地去做饭了。
这一个小插曲,若离是不知道的,他正在烧水,准备晚上给徒弟来一个药浴,这样能让他体内的阳气更足,以便于日后习得道法。
若离想着:自己一个妖精,要教一个人类小孩儿道法,想想都有点儿让人无法接受,也不知道老爹是怎么想的。
想着想着他就感叹了一声:“哎,好像小翠和虎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