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的门卫室里。
老杨头正眯着眼睛,享受着那台老旧收音机里传来的京剧唱腔。
这是他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
他时不时跟着哼上几句,声音虽沙哑却饱含深情,仿佛能穿越岁月的尘埃,回到那段风华正茂的时光。
这天,正当他沉浸在《霸王别姬》的哀婉旋律中时,门外一阵嘈杂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抬头望向窗外,只见一群衣着光鲜、气宇轩昂的人正朝养猪场大门走来。
这段时间,由于养猪场位于即将修建的高速公路线路上,时不时会有零星的摄影爱好者或是好奇的村民前来拍照留念,但如此大规模的造访还是头一遭。
老杨头心中好奇,便索性放下手中的活计,慢悠悠地踱步出门,打算看个究竟。
这群人显然是有所来头,他们手持各种测量仪器,脸上写满了专业与严肃,正围着养猪场四周指指点点,口中讨论着什么。
“嗯,这养猪场规模不大,按照红线范围两百米来看,设计都不用调整,因为他本身就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咱们只需要避开养猪场就行。”
一名专家声音清晰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
“是的,我记得当时为了保险起见,好像还把用地范围增加了一百米,红线范围是三百米。”
另一名专家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这是他们团队智慧的结晶。
“这样一来,就省去了不少麻烦,既避开了养猪场,又无需再经过国家部委的繁琐审批流程。”
刘副院长接过话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至于对面的地质、水土情况,我初步判断与这里相差无几,毕竟这一带的土壤条件相对统一。”
刘副院长继续分析,他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让人信服。
赵刚、许辉等人越听越兴奋。
看向何凡的目光也充满了敬佩。
余浩在一旁把一切尽收眼底,这让他更加好奇何凡的本事。
要知道,让领导对下属充满敬佩,这是多么难得事情。
而老杨头,虽然对这些专业术语一知半解,但从他们的对话中,他隐约捕捉到了“改线”、“修到对面”等关键词。他环顾四周,认出了乡长和许辉等几位熟人,心中顿时升起一股莫名的预感。
他快步走到人群中看似官职最小的一名工作人员面前,试探性地问道:“小伙子,我问一下,这些人这是在干啥呢?”
何凡早就注意到了老杨头的举动,见他问到自己,微微一笑。
然后故作神秘地说:“哦,这些啊,都是高速公路的专家。你们不是一直不愿意拆这个养猪场吗?现在好了,不用拆了,公路改道修到对面去了。”
老杨头一听,惊讶得差点没咬到自己的舌头:“什么?不拆了?路要修到对面去?”
何凡故意装作愤愤不平的样子:“可不是嘛,你们老板一开口就是三千万,把市里的领导都给惹毛了,干脆就不拆了,直接改线。”
老杨头一听这话,也顾不得多问,急匆匆地跑回门卫室,拿起手机就拨通了老板马三的电话。
此时的马三,正躺在赵钱家的客厅里,小酒喝着,花生米嚼着,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看到是门卫老头的来电,他漫不经心地接起:“老头,啥事啊?”
“哎呀,马老板,咱们的养猪场拆不成了!”老杨头的声音里满是焦急。
马三一听,不以为意地笑道:“老头,你特么的听谁说的,别被人忽悠了。”
老杨头见马三不信,越发着急:“老板,千真万确啊!咱们养猪场门口来了一大群人,说是市里面的专家,正在门口搞测量呢,说是要绕开咱们养猪场,把路修到对面去。”
马三一听门卫说得有鼻子有眼,酒意顿时醒了八分。
他连忙挂断电话,转而拨通了养猪场负责人马六的号码。
马六是他的表弟,一直负责养猪场的日常运营,两人关系紧密。
电话很快接通,马六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表哥,啥事啊?”
“马六,快!刚门卫老头说门口来了一大群人,说是要把路修到对面去,你快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马三的声音里透着紧张。
马六一听,二话不说,挂断电话就往外跑。
到了门口一看,果然如门卫所说,一群人正围着养猪场指指点点。他趁机混了进去,偷听专家们的谈话。
听着听着,马六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心里暗叫不好——看来养猪场真的不拆了。
当初,马三曾答应他,一旦三千万补偿款到手,就分给他一百万。现在,这美梦怕是要泡汤了。
马六连忙拨通了马三的电话:“表哥,不好了!我刚才偷听了他们的谈话,他们真的要把路线改到对面去了。”
马三一听马六也确认了消息,顿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为了多拿补偿金,他几乎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十万块高利贷,将养猪场的规模扩大了三倍。
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
他拿起手机,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焦急万分。
突然,他想起了昨天下户沟乡那个叫何凡的人给自己打的电话。当时何凡曾暗示他,如果不愿意配合拆迁,可能会有变故。
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马三连忙翻看手机通讯录,想要找到那个陌生的号码。
然而,这几天打进来的电话太多,都是陌生号码,他翻了半天也没找到。
他努力回忆了一下,对了!那个人不是说让自己到乡拆迁办商量吗?
事不宜迟,得赶紧去了!
想到这里,马三连东西都来不及收拾,火急火燎地冲出家门,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下户沟乡。
他连车费都没心思讲价,上车就催促司机:“到富康!快!”
那模样,连他老爹去世时都没这么着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