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星杭科技大学的中央广场被金色的阳光笼罩,悬浮在空中的校徽熠熠生辉。学校礼堂前,巨大的全息屏幕循环播放着贫困山区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受灾地区民众艰难求生的画面,以及全球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数据图表。今天,这里将举行一场意义非凡的仪式——星杭科技大学公益基金正式成立,而启动资金,正是一笔高达30亿的巨额捐赠。
清晨,沈浩然与婉婷陪同沈雅思早早来到学校。沈雅思身穿简约的白色连衣裙,佩戴着父母赠送的电路板造型项链,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庄重。她知道,这笔捐赠不仅是财富的付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礼堂内座无虚席,各界名流、师生代表以及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当沈浩然走上演讲台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各位同仁,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仅是为了见证一个公益基金的诞生,更是为了开启一场关于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的变革。”他的声音通过智能音响传遍整个礼堂,“星杭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持着‘科技赋能未来,教育改变世界’的理念。而这笔30亿的捐赠,正是我们践行这一理念的开始。”
沈浩然挥动手臂,全息屏幕切换成基金的规划蓝图:“公益基金将分为三大板块——‘知识无界’教育援助计划、‘科技惠民’社区支持计划,以及‘未来之星’人才培养计划。我们将利用星宁集团的技术优势,为偏远地区搭建虚拟现实教室,让孩子们即使身处大山,也能享受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台下,教育界的专家们纷纷点头。一位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激动地说:“这是革命性的创举!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破地理限制,将极大地推动全球教育公平化进程。”
“此外,我们还将在受灾地区和贫困社区设立智能帮扶中心。”沈浩然继续介绍,屏幕上展示出智能医疗舱、3d食物打印机等设备的模型,“这些设备能在最短时间内为民众提供医疗救助和生活保障。同时,基金将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他们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沈雅思在台下听得热泪盈眶。她想起自己曾经在实验室里为改善生活而努力的日子,也想起那些在游戏中帮助过的普通人。此刻,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常说的那句话:“真正的财富,是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仪式进入高潮,沈雅思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作为星杭科技大学的一员,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我曾在实验室里无数次思考,科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今天,我找到了答案——科技不仅是为了追求商业成功,更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她转身面向大屏幕,上面播放着一段特殊的视频:在某个偏远山区的学校里,孩子们戴着VR头盔,兴奋地“走进”故宫,与虚拟讲解员互动;在另一个社区,智能机器人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用品……“这些画面,让我看到了公益基金的力量。”沈雅思说,“它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无数人的希望。”
当天下午,公益基金的官方网站正式上线。令人惊喜的是,网站采用了最新的元宇宙技术,访问者可以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在“基金之城”中参观各个公益项目的进展,甚至可以通过虚拟货币进行捐赠。短短几个小时,就有超过10万人注册,捐赠金额突破千万。
在基金管理办公室,智能系统实时显示着各项数据:已确定援助的学校数量、正在建设的智能社区、收到资助的学生名单……沈浩然与学校领导们围坐在会议桌前,讨论着下一步计划。“我们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沈浩然强调,“建立透明的资金使用追踪系统,让每一位捐赠者都能看到自己的钱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夜幕降临,星杭科技大学的校园依然灯火通明。沈雅思和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公益演出,用歌舞和朗诵表达对公益事业的支持。礼堂外,智能机器人举着募捐箱,为路过的师生提供捐赠服务。
在这场盛大的公益行动中,30亿的捐赠只是一个起点。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将不断扩散,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社会问题,用科技与爱心温暖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星杭科技大学,也将在这条公益之路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