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悦拿好了阿花的药,就去李大夫那边。
刚好听到李大夫说,“还好没有错位,回春堂的大夫确实厉害,腰椎复位做的非常好。
病人不能再颠簸了,最好是咱们约个时间,我每日上门去做针灸。”
“好,那我们租个客栈,李大夫,我爹这情况,您看需要针灸多久?”
“本来一个月就差不多了,这颠的有些狠了,看恢复情况吧!”
“我们住哪个客栈您比较方便看诊?”
李大夫答道,“我家巷子门口就有家昌隆客栈,我可以每天坐堂前先给病人针灸。”
“好,那我们就住昌隆客栈。”
张连枝张了几次嘴巴没有说话,那间客栈挺贵的。
黄悦读懂了她三婶的意思。
要说这昌隆客栈跟李大夫没关系,打死她都不信。
财大气粗的黄悦是一点儿都不在乎。
只要能把她爹治好,多花点钱就多花点。
出了医馆,黄悦先爬上马车,从系统商城里购买了一个最新研制出来疗效更好的祛疤膏,售价八百八十八。
多花了十元钱,换了个瓷罐包装。
她跳下马车递给张连枝,“三婶,给您,等小桃伤口落痂以后,每日早晚各涂抹一次,直至伤口复原。
用完了再来找我,我这还有。”
张连枝接到手里急忙应好,“我先回家去做饭,二哥二嫂,你们一会儿一定要过来吃饭。”
刚才张连枝就把地址告诉了樊翠英。
“好,我们先到客栈安顿好!”
黄悦问黄桃,“你是跟我们一起,还是在家里等我们?”
“我要跟大姐姐一起!”嘴太快,说完才去看她娘。
张连枝无奈的摇摇头,“那你要好好听大姐姐的话。”
“知道了,娘,我又不是小孩子!”
“哇~,坐马车原来是这种感觉!大姐姐,你看人们都往后面走。”
黄悦:额~,她该怎么给她解释参照物、相对运动呢?
还好,黄桃也不是真的要知道答案,她只是第一次做马车太兴奋了!
像一只叽叽喳喳的百灵鸟,不停地发出悦耳的声音。
一会儿,“二伯,你后腰还疼吗?”
一会儿,“阿花,你多大了?”
一会儿,“大姐姐,你穿男装真好看!”
……
黄桃恨不得这条路再长一些,可惜客栈已经到了。
昌隆客栈在平阳镇算是很有逼格的客栈了。
上等房的价格却只有望北郡的五分之一。
黄悦大手一挥,定了一间上房。
黄悦今天是必须要赶回靠山村的,她爹娘没有办法回去,她自己带着阿花也是要回去的。
出来好几天了,他们三个也很担心家里的三兄弟。
三兄弟肯定也担心他们的情况。
所以这个家黄悦今天是必回不可。
走进天字三号房,小百灵又上线了!
“哇,好大的房间!哇,好漂亮的房间!好干净好整洁……”
这一次带着黄桃不方便消毒,好像也不用消毒。
去了一趟土匪窝,发现客栈也不是那么不卫生,土匪窝都待过了,在客栈里有什么好挑的?
住过一次郡城客栈的黄二牛夫妇,对于住客栈,已经有些免疫了。
他们甚至觉得一钱银子住一晚上的客栈很便宜。
果然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阿花从出了山寨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即便这样,黄悦还是决定外出的时候带着她。
“娘,我出去办点事儿,你和爹先休息一会儿,等我回来一起去三叔三婶家。”
樊翠英知道现在闺女主意大,也许那个世界的女子都有主见。
闺女现在的武力值她还是很放心她一个人外出的。
“好,那我和你爹休息一会儿。”
黄二牛也嘱咐道,“注意安全!”
黄悦带着黄桃和阿花出了昌隆客栈,“小桃,你听过戏吗?”
黄桃摇摇头,“我听说去戏馆,最普通的散客也要一钱银子。”
“以后大姐姐请你去听戏好不好?”
黄桃张大了嘴巴,“大姐姐,你不会真的发达了吧!”
黄悦捏上她张的太大的嘴巴,“你说呢?”
马车、客栈、祛疤膏……
黄桃只能闭着嘴巴瞪大眼睛,使劲的点点头。
“太好了,我以后跟着大姐姐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了!”
噗嗤一声,黄悦笑了!
怪不得原主喜欢黄桃,她也很喜欢这小丫头呀!
“准了!”
“大姐姐你说啥?”
“我说你以后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姐姐我准了!”
“大姐姐最好了!”
黄桃拉着黄悦蹦蹦跳跳的走在她的右边,黄悦左边拉着阿花。
不一会儿,黄桃指着前面的戏楼兴奋地大叫,“大姐姐,那是不是戏楼呀?”
此时,戏楼里传出了悠悠扬扬的丝竹管弦之声,那如泣如诉的二胡,清丽婉转的琵琶,和着激昂铿锵的锣鼓,交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黄悦笑笑,“答对了!走,咱们快走!”
三个人紧走几步就到了戏楼的正面。
哦,原来是“鸣音戏楼”。
有伙计守在门口收银。
“客官几位?是散座还是去雅间?”
“小哥,我们今日不是来听戏的,咱们戏楼可有戏班出租?”
“哦,原来是请戏班子啊!你们去侧面小门,那里有伙计接待。”
“好,多谢小哥!”
黄悦一手拉着一个来到戏楼侧门,进到门里可以窥到戏楼内貌。
此时台上,旦角朱唇轻启,婉转的唱腔似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地拂过每一位听众的心间。老生紧接着登台,嗓音醇厚,念白间尽显英雄迟暮的沧桑。
台下,观众们如痴如醉,前排的几位老戏友,不时微微点头,目光紧紧追随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听到妙处,带头喊出一声“好”,刹那间,喝彩声此起彼伏,如汹涌的浪潮,将热烈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年轻的后生们虽不如老戏友们那般精通戏曲门道,但也被这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剧情的发展,惊叹于演员们的精湛技艺。
而戏楼的角落里,卖瓜子、花生的小贩穿梭其中,“嗑瓜子儿嘞,又香又脆”的吆喝声偶尔冒出来,为这热闹的场景添了几分烟火气。头顶的灯笼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光影在观众脸上晃荡,仿佛也沉醉在了这场戏曲的盛宴之中。
此时,一阵喧闹的锣鼓急奏,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舞台,原来是武生翻着筋斗闪亮登场,手中的长枪耍得虎虎生威,引得台下一阵惊呼,戏楼里的热闹,就这般持续着,不知疲倦,仿若时光都在这里停驻,沉浸于这一方艺术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