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悦给了曹掌柜这次的货款,一千六百两银子,一大包,这是黄悦从曹正的砖窑场出来就准备好的。
把钱给到曹掌柜, 老头就不焦虑了。
然后满脸褶子的曹掌柜笑得跟菊花一样。
“曹掌柜,我娘今日在家,麻烦您安排人把红糖送到我家宅子去。”
“那是自然!”
曹掌柜笑眯眯的把黄悦送走,就安排人去送红糖。
嗯,安排的不是别人,是曹正的运砖队。
运砖队听说是给黄姑娘家运送,都非常积极,运的很是开心,即便没有东西赠送,也没有外快可拿。
就是高兴,就是喜欢跟这样的人接触,哪怕只是和她的家人接触。
黄悦没打算再去珍宝阁,东西得卖些时日,再说了上赶着不是买卖。
这就苦了一直在珍宝阁外蹲守的一群小混混,他们受李小姐所托,要毁了画像上的人,可惜一直没有见到那个人。
那幅画像还是李仙儿从陆清远那里偷来的呢!
现在陆清远正在埋头苦读准备明年的乡试,每当累了,他就想想在靠山村的柳氏,每当需要动力的时候,他都会yy与小月大婚。
只要他过了乡试,他就可以去京城,去给他娘要说法。
黄悦办好这些事儿,跟她娘打了一声招呼就回村了,今日还是比较忙的,黄悦一件件在心里记好。
她要记得给村里的绣娘们带擦脸油,黄悦选了小时候用的最多的万紫某红的擦脸油,四十克的,因为买的多,才两元五角一个,黄悦一口气买了一百个,不够再续。
反正系统商城秒到货功能十分强大,黄悦可以不动声色的补货。
粮食,棉花,上次的瑕疵布再带一些,布头也要,还有周木头要的滚珠轴承......
黄悦一边赶车,脑子里想着要从系统商城里要买的东西,以前觉得很长的路,此时赶着马车半个时辰就回到家了。
把马车赶进老宅,黄悦就可以把东西都“卸”下来了。
东西都归置好以后,出门就看到玩耍的林大宝。
一回生,二回熟,一把大白兔奶糖,林大宝去跑着喊人来换东西了。
来的都是家里的妇人或者孩子,都拿着布袋或者背筐。
村子里的 壮劳力都在工地上干活,年纪大的妇人或者老人都去别的村子里换粮去了。
换到一斤粮,可以赚到一斤碎大米,要是一天能换十斤粮就能赚十斤碎大米,碎大米就算跟最差的糙米一个价钱,相当于就能赚六十文,比壮劳力赚的还多呢!
昨日听说今天可以换货,这些外出的村人就嘱咐家里的媳妇儿闺女一定要把自己攒的粮食去换了米。
“你说,真的能给咱擦脸油?”
“放心吧,这村尾黄家的信誉还是很好的,额~,怎么说呢,虽晚必到!”
“也是,这小月也真舍得,我听别人说,那擦脸油在镇上最少要一两银子呢!”
“那她肯定挣得更多,不过,还是要感谢她给咱们提供的活计。好些伤手的活,家翁家婆都不让我干了呢!”
“我也是,我家还吃了好几顿大米粥,粘稠的,婆婆说这次换了粮食,还让我拿五斤回娘家孝敬呢!”
......
村里的妇人成群结队热热闹闹的一起往村尾走,每个人都喜气洋洋,都快赶上过年了,过年都没有这么开心。
民以食为天,能填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
“小月,我们来了!”
有外向的婶子,嫂子还没进门就先吆喝了起来。
这大宝真不错,能准确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后有需要还找他。
“快些来看看,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
黄悦把这些人引进放东西的房子里,开始了换东西,这次黄悦没有拿板油出来,上次应该每家每户都换到了猪板油,这次她就不多事儿了,过些日子再换。
跟在现代那些卖货的一样,要的人多再搞返场。
知道今天小月就给绣娘兑换钱财和粮食,香草婶子早早地就来了,此时黄悦手里拿着的就是香草婶子记得账单。
凡是记录上名字,又把绣品交回来的,都有一份擦脸油额外赠送。
黄悦叫到一个嫂子或者婶子就让她们选择是要钱还是要粮食,或者一半要钱一半要粮食。
把物资兑换好以后,在自己名字那里按手印,到香草婶子那里领擦脸油。
这擦脸油好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她们拿到手上都是小心翼翼的。
黄悦换的包装是那种白瓷小罐,里面还是有锡纸层的,锡纸层的作用是为了保护里面的膏体氧化,保持里面的香味,防潮防腐,黄悦记得自己小时候还给妈妈死掉过,挨训了。
这时候,黄悦拿出一个擦脸油,拧开扣着的盖子,把锡纸层掀开一角,轻挖一小口膏体在手里揉搓,很快,一股淡淡的白兰花香弥漫开来。
黄悦把膏体涂抹于手上,脸颊给这些女子们做是示范,用完之后,把锡纸层盖回去,拧上白瓷盖子。
围着黄悦的妇人们,眼看着黄悦的手脸变的油润有光泽,身上还传出阵阵香味。
对即将到手的擦脸油更加火热了!
于是,绣娘们换货的速度最快,这样也好,香草婶子不能劳累,换快点,她好去休息。
家里绣花女人多的,能拿到好几罐呢!
黄悦听到有人商量能不能把多余的卖出去,好多换些银子。
黄悦暂时不想赚这个钱,她也不阻止别人赚这个钱,能不能赚到钱各凭本事,她只帮扶自己村子的人。
有的家里淘换到的粮食多,回去背了好几次,一番倒手多赚了一倍的大米。
整个冬天都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还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卖掉,不过,暂时不考虑卖掉粮食,现在还能换到粮食,就拿去换粮食,赚更多的米。
黄悦看村民都是拿一斤碎大米换别人一斤粮食,其实黄悦真想说,第一个想到这样换的人真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