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跟着苍玉和昭年一起,去了学堂。她也和昭年一样,在最后的一张桌子上,跟着苍玉学一些。好在是,木犀曾经学过一些字,她的父亲本来是念过两年书的,小时候她跟着学过一点。
去年父亲病去了,娘也改了嫁。家里边也没几个钱,留着的钱还要想供她的堂弟读书。于是家里就把她卖了,本来大伯娘是想把她卖更高一些的价钱。但她的婆当着她的面骂她丧良心,转手就把她买进了荟家。钱必然就少了一些。
婆对她说:“这家人,我打听过,是慈悲的。你进去了勤快点,必然不会吃那么多苦。加上你也识一些字,主家会高看你一些。别怪家里边儿,太穷了。婆只能把你买到好的去处,也算对得起你爹了!若不是…… 也许你能当当小姐呢!”
最后一句话,婆说的很小声,但木犀还是听到了。她知道婆的意思,想起她的爹,也不禁红了眼。
她爹是个苦命的。农家子,有些读书的天赋。后来考上,却被有势的顶替了,还被打了一顿。而后爹回来了,身子骨就不行了。没两年就去了,要说她对有钱人的印象。必然是不好的。只是,她如今是奴仆了,再不好的印象,也只能咽在肚子里。
家里面想改换门庭太难了,于是只让堂弟读几年书。找一份体面的活计,也就比大多数活得好了。哪怕就像她这般的奴仆,也比大多数活得好。
从前,她是不知道这个道理的。进了荟家,尤其这两个月。她倒是见识到了,确实荟家人善心。她也才真的明白了婆的苦心,给她铺了一条好路。
她穿的,是新袄子,哪怕是粗布。却没有一点补丁,崭新的。还有杂粮、甚至一个月有一道肉菜。这,对于木犀和她的家来说,就是神仙日子了。而且她住的地方,虽然是通铺,却有暖和的被子。
所以她努力的学着规矩,于是才有了被小姐选的机会。哪怕是丫鬟,她也觉得自己掉进了福窝。没见吗?哪怕是冯妈妈,都穿得比外边一般的夫人好呢!
更何况如今,她还能跟着小姐一同念书。这,对于木犀而言就是幸福的日子!
她的眼眶红了,无尽女看着她聚精会神的听着张先生讲课。她仔细的看着这小丫头,偶尔脑海里闪现一些模糊的片段,她不知道是什么。但和这丫头有关,她看这丫头的第一眼,就亲切。也想哭……
就像她第一次看昭年一样。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她和苍玉、昭年、木犀,有什么渊源不成?
应该有极深的渊源吧!否则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就算不是亲人,必然也是关系极深的人,否则无尽女怎么会梦见他们呢?她以前虽然觉得自己梦见的人都是未曾见过的,但她一直觉得必然和她是有关联的。
经历了蒙初之后,她更加的确定了。她曾经以为自己是蒙初的亲人,可梦见蒙初的身世后,她又断定不是。也许,她不一定和自己梦里的人是亲人,但必然是有深刻的因缘。
虽然她的师父从来不说蒙初和她的关系,这么多年中,她感觉的到,她的师父对她的看重和好。一半是来自师徒情,一半是来自蒙初。她也不知道这个比重哪个更多一些。
木犀在小阁适应的很快,本来苍玉就是一个活泼的孩子,昭年也是个懂事大度的。阁楼的人本来就不多,因着苍玉年底就八岁了,才开始置办起人手。
荟家毕竟不是官宦人家,奴仆都是有制定的。好在还是可以雇一些人,这也是许可的。许多富裕人家都是这般,一半买人一半雇人。只有官宦人家,才比他们的多些人手。
小阁很快就出现了五个扫洒的小丫鬟,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专门管着小阁小丫鬟的小管事。冯妈妈是主管小阁的一切的,日常的杂事是交给这个丫鬟。
她虽然年纪小,却也在荟夫人那边待了七八年。该学的手段,是学了的。木犀不是跟着冯妈妈就是跟在这个小管事旁边,她是苍玉的贴身,二人教的也是尽心。
之前帮着管阁楼的丫鬟,本来是荟夫人的,现在也便回了主院去。苍玉这边的丫头要多一些,就像京玄那边小厮多一些一样。若不是瑶瑶,恐现在都没有两个丫头。
两月很快就过去了,张先生已经辞了。苍玉很是舍不得,张先生说:“等我安顿好了,给你寄信过来。你以后就可以给我写信了,学问上的事,也可以来问我。”
苍玉虽然不想问学问上的事,但还是点头了。张先生对昭年也是这般说,昭年泪汪汪的,这些日子,她和先生是相处出了情感的。
家里面忙起来了,当然是为了准备京玄在都城的衣食住行。那边虽然也有铺子,只是不及这镇上。而且那边的铺子,是东荟得的更多,如今是掌管在荟大嫂和前大嫂二儿子手上。
自从他大哥出家,二儿子就几乎没有回来过了,一直住在都城。不要说和他们西荟这边了,和东荟也没有什么联系。他是个能干的,经营的有声有色的。荟大伯倒是打过主意,被收拾一顿后,就再也不敢去了。
当然在他们面前,时常骂老二是个不孝的。倒是荟大嫂和荟爹,觉得老二这般极好。不然,庞大的家产,真被荟大伯败光了。
四月,桃花开的正好。
荟家一家子都出了城,送别张先生和她的儿子,以及京玄。
“京玄啊,你要多照看一下你张姨和弟弟。”荟夫人说。
京玄说:“儿子省的。”
荟爹拍了拍京玄说:“你身子骨也不太强健也要照顾好自己。”
说完两人就退到了一旁,让瑶瑶和京玄说点私房话。两人执手相看,依依不舍的样子,让荟爹夫妻看了欣喜。
这边苍玉抱着张先生:“你要想我啊,张先生。”
张先生摸着她的小脑袋:“怎么都不会忘了你个小精怪的。你和昭年也要保重啊!”
两人回道:“会的。”
苍玉又对张先生的儿子说:“小师兄,你要好好孝敬我家先生哦!”
张先生莞尔,还以为苍玉长大了,不曾想还是那么个小人儿。这段日子是装大人不成?!
小师兄听到苍玉的嘱咐,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只好行了一个礼,退到了一边去。他是知道了这个淘气的师妹的!
看着两辆马车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一片盎然春色里,荟家的人才坐上马车回去。一路上,苍玉唉声叹气:“以前总不想上学的,可张先生这般走了,着实也舍不得。”
荟夫人说:“以后你就跟着我学了,不然我再去外边给你找个先生?”
“不不不了,娘,我跟着你学。女先生也是不好找的。也不一定有你和张先生的学问!”
“精怪!”荟夫人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