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无尽住在华胥宫其实没表现的那么云淡风轻,她心里还是有些诚惶诚恐。毕竟住在没有主位的宫里,这几乎就是她一个人在了。
皇后听到底下的人说荟才人住在偏殿,私下对自己的掌宫说:“看来荟才人是一个知礼的。”
掌宫恭敬的说:“听说荟才人识字。”
“哦?原来还是一个才女?”
“臣听说荟才人祖上也是官宦人家、书香门第。后来落户到了一个秀丽小镇,以经商为生。父亲是夫子,母亲也是识文断字的。想来荟才人也有些家学渊源。”掌宫把荟无尽的生平几乎都报给了皇后。
皇后听了似乎在想什么,而后说:“这么说来是我误会了荟才人了,以为她和那人相似。看来也是大家闺秀,这宫里识文断字的人不多,哪天我再见见她。”
掌宫没有说话,只带着笑躬了一下身,心想:这个荟才人,若是性子不错,恐会被重用了。
荟无尽并不知道,她去见过两次皇后,都对她不冷不热的。倒是有那个田妃,长得清丽。但说话带着刺,一听便知道是个直接的人。长得虽然温柔但脾气不太好,另一个是元昭仪,似乎显得有些年岁了。
下来华胥宫的掌宫给荟无尽介绍的时候,荟无尽才惊叹,原来她感觉的没有错。这个元昭仪已经三十三了!说起元昭仪,无尽女都比荟无尽知道的多,她是一个良家女,家中殷实。十来岁的时候,嫁给了门当户对的一人,没多久男子病死。元昭仪育有一女,后来,她被娘家接回去又嫁了一人,这一次那人的家境比他们差一些。
元昭仪与那人育有两子一女,而后因为元昭仪受不住男人的家暴。强行请家里人帮她和离,本来家里人是不愿意的。然听当官的亲戚说,皇宫在物色好生养的女子进宫。于是,家里人起了这个心思,帮元昭仪和离了。在家养了一年,就送进了宫里。
本来元昭仪长得也不丑,若是要比较,可能就和荟大伯的继室差不多的样貌。又前后育有二子二女,是个好生养的。皇帝已经二十岁了,可宫里都没有一个孩子。太后和皇后急了,想着先祖之前也在民间选过好生养的女子,才有了这一出。
不过,也算是这个元昭仪争气,进宫的第二年就生了宫里唯一的一个公子。宫中大喜,皇后亲自帮她请封得了昭仪这个份位。
皇帝也自觉有了继承人,便不再宠幸元昭仪。本来元昭仪就比他大些年岁,也不是他喜欢的颜色。自此后,没有怎么见她了。元昭仪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她年岁不小了,也在男人身上自觉吃过了苦头。宫里的锦衣玉食,加之是公子的生母,这一辈子,她也觉得不错了。
如今小公子被皇后养着,她也可以时常看看小公子。而今小公子五岁了,还没有名字,皇帝的意思是等他八岁了,再正式取个名儿。倒是取了个乳名,豚娃。
荟无尽和无尽女及木犀听到小公子的乳名,一脸怪异。即使希望孩子健康,也可以取个什么寿年啊、长龄之类的。掌宫看出了荟才人和木犀的脸色,转而想起主仆都是读过书的,便道:“在民间多有贱名好养活的说法,这个名儿也是元昭仪取的,宫里面识字的也就皇后一人。加之各宫掌宫,时常皇后处理事务,劳心劳力,这些年没有人分忧…… 身子也越发的差了。“
掌宫说这个,其实也是惠璋宫的掌宫前些天给她透露了,让她透露给荟才人,看看她是什么样的态度。
荟无尽听了后,有些哀思:“这个我倒是能理解皇后娘娘的,当年我的母亲,也是主持一家子事务把身体熬坏了,那会儿我也小。一个小家都如此,哎,皇后娘娘必然更操心。”
这话被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心下也十分的满意。终于有一个知晓宫务的艰难了,想着平日里田妃万事管不来,还觉得她不尽心,元昭仪帮不上忙,其余夫人才人更是。若是宫里发生一些什么,皇帝就会斥责她。这些辛酸,从来就没有人体谅过。
除了元昭仪,陈夫人、李夫人两个都是官家女,都是武官。田妃家里倒是文官,只不过品阶低,家里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没读过书,但学过管家。只是这个管家和皇宫又不一样……
这三人虽然也上过女学,但都是去混了些日子。诸如丞相家的小姐,据说有些文采。但丞相他们这样的世家,又不太喜欢女儿进宫。早早的,就定了亲事。
除了皇后是出生大族,然虽是嫡支却也是庶女。教养礼仪没有话说,文采也十分的风流。皇帝对皇后是有几分敬爱的,曾经也如胶似漆。随着宫中无嫡子,又连续有些人进宫,感情也渐渐淡薄了一些。
后宫里,被封的人并不多。虽然采女每年都在进,但皇帝也不是特别用心。这些年,才提了一个齐才人,长得小家碧玉。只有今年,也许是皇帝自己都急了,一口气选了二十来人,又封了荟才人、孟才人、佳才人。
皇帝是极喜欢荟无尽的,从第一眼起,就记住了。她不仅是长得好,单那通身的气派,皇帝就在皇后身上见过。再一打听,又是个乐善好施的才女,他竟然也胆怯了起来。这将近半年的时光,不远不近的看着,时常听一听她的消息。
他不敢靠近荟无尽,虽然她的年岁也不算小了。可到底比自己小了十岁左右,且听说她是考女官的。自己又把她收到了后宫,也不知道荟无尽会不会不高兴他。
于是他只好等着荟无尽先熟悉熟悉宫里,自己再出现在她的面前。这几个月,皇帝也知道荟无尽一直安安静静的在泓漪轩里,每天和自己带来的侍女,吟诗作对。似乎没有多不高兴,皇帝的心放下来了许多。
又在荟无尽被封才人的那天,他就派人把华胥宫给收拾了。想着,这么一个桃源之地,勉强是配得上荟才人这个瑶池仙子的。
皇帝也不断的告诫自己,要雨露均沾,要公平公正。所以当皇后问到华胥宫给一个小小才人时,他才那么理直气壮的应对。说起来,也还是皇家欠荟家良多。
当年她的祖上,也是因为这个皇朝自愿牺牲前途的。以至于荟家后来这般的凋落,这几代下来,真没有一个入朝为官。好不容易有了个荟京玄,却因为贪官污吏的不作为,亡于一场天灾中。
如今,他辗转遇见了他的妹妹,想来也是冥冥中的缘分。
皇帝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