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溪送了李弥回来,许久都不太开心。她今年就要住进齐媺女学里去了,六岁开始进学。当时皇帝觉得她年纪太小,不够放心。如今8岁了,皇上虽然不太舍得,但女学的规矩就在那里。且女学里只能带一个仆人进去,还溪必然是带她的贴身侍女。
她的公主府已经在修建了,就在石狮坊里,离女学其实不算近,在背面。离皇宫都有一些距离,去将军府的话,更是要绕半圈。皇帝本来想给她修建一座堪比齐媺的公主府,荟无尽帮还溪拒绝了。
朝臣已经对她不满了,怕这些人迁怒还溪。且虽然皇帝的银钱充裕了一些,然比起真正的巨富,还差着大截儿的距离。他甚至没有荟无尽家的财富,更不要说与荟二哥相比。只是荟家低调,不太显示在人前。
自从东荟建立族学后,旁支的,包括荟家的亲戚孩子都到这边读书。有些荟家的好友,也托情过来。请了书院的夫子过来教学,若说书院的夫子会到一个小镇来的原因,对外说的是这里风景怡人是一个修身养性做学问的好地方。其实,东荟的孙子,也是荟无尽的侄子来信说:“我们给的太多了。是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
这几年的成效便是,秀才、举人有之,甚至入仕途的也有。不过还是小官,需要熬资历。若假以时日,荟家在朝堂必然立足。不管有没有明贵妃荟无尽,这是必然的崛起。
李弥走的半年后,惠璋宫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此前皇帝让荟无尽把惠璋宫稍微修整一下,不必动太多的地方。荟无尽知道,他是挂念皇后的。即使是荟无尽,也不想让惠璋宫变了模样。这样,再也没有了先皇后的痕迹了。
“娘娘,老奴有个不情之请。”惠璋宫掌宫对荟无尽说。
荟无尽大概知道她想什么,毕竟相处了十来年。她没有说话,只是示意掌宫说。
掌宫道:“奴想调离惠璋宫,等新皇后来了,奴想到华胥宫,做一个副掌宫。”
华胥宫掌宫听了,心里欢喜,她们本来就谈得来,也一起共事这么些年。实在情分非常!
荟无尽叹息了一声:“你离开惠璋宫,我同意。但若是到华胥宫来,实在太扎眼了!”
掌宫也知道有些为难荟无尽:“只要娘娘让奴离开惠璋宫,奴去哪里都可以。”
荟无尽说:“这新皇后,虽然年纪小。但始终是王家的女儿,她一定会带掌事嬷嬷过来。到时候你和她的掌事嬷嬷交接,我再给皇上请求,让你先去齐媺女学。等还溪的公主府建好了,你再去公主府做掌事可行?”
掌宫听了激动的说:“奴愿意。”
荟无尽又说:“我给褚娘子说一声,你先在齐媺女学任职。以你的才华,当夫子、当个什么主事也当得!你也是!”荟无尽说最后一句的时候对着华胥宫掌宫道。
华胥宫掌宫说:“娘娘折煞奴了!”
“你们以后出了宫就去齐媺女学吧,以后再见就要称臣了。”荟无尽调侃,齐媺女学的夫子最后还是被纳入了朝廷里,里面的夫子都是女官,品级从九品到五品。这是朝臣们的让步,他们不愿意女官的品级过高。
华胥宫掌宫还有两年也要出宫了,本来她就超了年纪,也没有成亲的心思。这几年帮着荟无尽带下一任掌宫,本来她觉得木犀就完全能胜任。只是娘娘说木犀已经在女学那边了,就不便于在华胥宫。
就像娘娘的另一个侍女卢昭年,后来去了商署,就没有再到女学。如今昭年在商署也成了主事,是商署的第一个女主事。商署倒没有朝臣那么迂腐,毕竟他们商人里也是有女子从商的,只是少一些而已。
因着这些变化,民间中的女子都不再拘泥于卖菜、刺绣、浆洗等活计。有识字的,去书铺专门接待女客。会算学又会识字的,甚至还当了账房。这些变化没有影响到世家大族,一些小官之女倒也受了影响。
三个月后,惠璋宫迎来了新后。
皇帝大婚,不过据元昭仪说没有皇后的大婚那么隆重。她本来就是都城人,当年亲眼所见。进宫后又听皇后身边的嬷嬷和田妃谈起过!
因为皇后还未及笄,皇帝和她并未圆房。众人去拜见了皇后,她年纪小小,穿着宫装有些像偷大人的衣服。看起来一团和气,可说的话并不和气,一开口就要了宫务去。
明贵妃利落的把宫务交接了,惠璋宫掌宫本来就要交接的,还没等她说呢。皇后亲自开口要了,并让众人每天都来请安。
她还想要女学,皇帝听说了,对她说:“皇后还是先熟悉宫务吧!女学那边就让明贵妃操劳,王尚书为首的可是说了,朕没有嫡子。”这句话让皇后着实红了脸。
皇后长得一张圆圆的脸,不仅不漂亮,连清秀都谈不上。非要说便是长得端正,没有哪里多不好看,不算丑。荟无尽感觉她既不喜欢罄寓,也不喜欢还溪,就连小皇子,她似乎也不喜。
秦才人和荟无尽、元妃心里当然有些不满,毕竟孩子们都没有招惹她。尤其罄寓,比她还大一些……
就连不怎么说话的陈夫人和李夫人,大家聚在华胥宫的时候。都忍不住说:“这皇后吃相未免…… ”
“原来大家族出来的女子是这般做法,我也长了见识!”佳才人也老实的说自己的感受。
元妃说:“是啊,哪有堂堂皇后问掌宫交接的。这才刚来呢!”
荟无尽和罄寓几个孩子说:“你们功课紧,太子也入朝办事了也忙,你就少来后宫了。至于还溪和璧序,除了初一十五在皇后那里请安,都好好在学院里学习。”
三人称是,都是聪明孩子,知道荟无尽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们其实也感觉到了皇后对他们莫名的敌意,尤其是罄寓和还溪。
众人都以为,这是王皇后的“极限”了,结果没两天就听到她搬到旁边的宫殿了,说是要把惠璋宫重新翻整。皇帝来了,她都坚持说:“妾在不熟悉的地方睡不好,翻整成了熟悉的,妾才能休息好。妾看这宫殿也有些陈旧了,家具也是。才动了这个心思!”
这哪里是家具陈旧了?分明就是想除去先后的痕迹。这连太后都不好说了,但却也得罪了太后和皇帝。皇帝是铁青着脸走了,似乎皇后不怕。
据她宫里的人说,王皇后有的是家资。王家是望族,姻亲也是望族。她嫁到了皇家,不过也是王尚书再三的要求。
一时间,王皇后瞧不起皇帝的话,在宫里甚嚣尘上。元妃说:“这宫里几时那么多流言了?皇后自己也不管管?”
嘴里虽这般说,脸上分明笑意深深。
三年后,李弥回来了,成了小将军。皇帝高兴便给他和还溪定了亲,李将军也十分满意。
皇后不满,但皇帝不理会她。这些年,他们依旧没有圆房。从她整修惠璋宫开始,皇帝就不满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