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乌鲁木齐,晨光穿透厚重云层,给这座城市披上朦胧纱衣。陈默拉着行李箱,走出乌鲁木齐火车站。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颊,他下意识裹紧棉衣,望着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亲切感 —— 这里,是家乡的土地。
陈默抬手招来一辆出租车,用略带乡音的维吾尔语向司机报出姐姐家的地址 —— 友好商场旁的反修家属院。出租车在宽阔的街道上疾驰,街边白杨树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这座城市的故事。道路两旁建筑充满地域特色,彩色门窗和精美的雕花,彰显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很快,出租车停在反修家属院门口。这是一片老旧的住宅区,几栋灰色楼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墙壁上的涂料已斑驳脱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陈默深吸一口气,踏入家属院。院子里,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晒太阳,用维吾尔语唠着家常,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追逐打闹。
陈默来到姐姐家所在的楼房前,这是一栋五层的老楼,楼梯间弥漫着陈旧的气息。他拖着行李箱,一步一步走上楼梯,每走一步,心中的期待便多一分。来到三楼,陈默敲响了姐姐家的门。
“谁呀?” 屋内传来姐姐陈悦熟悉的声音。
“姐,是我,陈默!” 陈默大声回应,脸上洋溢着笑容。
门 “吱呀” 一声打开,姐姐陈悦惊喜地看着陈默,眼眶瞬间湿润。“默子,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她一把将陈默拉进屋里,紧紧抱住他,仿佛生怕他会消失。
陈默也紧紧回抱姐姐,感受着这份久违的温暖。“姐,我回来了。”
这时,姐夫王海滨从屋里走出来,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默子,一路上辛苦了!快进来坐。” 姐夫操着一口地道的新疆普通话,声音洪亮。
陈默笑着打招呼:“姐夫,好久不见!”
姐姐忙着接过陈默的行李箱,一边说道:“默子,你先坐,姐给你做顿好吃的。” 陈默刚坐下,姐夫就从厨房拿出一瓶白酒,又端来一盘花生米。“默子,来,陪姐夫喝两杯。” 姐夫热情地招呼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陈默有些犹豫,他不太能喝酒,但又不好拒绝姐夫的盛情。“姐夫,我酒量不行,怕扫您兴。”
姐夫爽朗地大笑起来,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哎呀,酒量都是练出来的!今天咱们哥俩好好唠唠。” 说着,姐夫熟练地打开瓶盖,给自己和陈默各倒了一杯酒。
陈默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姐夫则一饮而尽,咂吧咂吧嘴,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默子,在学校咋样?有没有人欺负你?” 姐夫关切地问道。
陈默笑着摇摇头:“姐夫,没人欺负我。学校挺好的,我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姐夫点点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那就好。要是有人敢欺负你,跟姐夫说,姐夫帮你出气!”
姐姐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说:“你们俩别光喝酒,多吃点菜。默子,快尝尝姐做的手抓羊肉,看看有没有退步。”
陈默夹起一块羊肉放进嘴里,鲜嫩多汁的羊肉在舌尖散开,熟悉的味道让他眼眶湿润。“姐,还是原来的味道,好吃极了!”
姐夫一边吃着羊肉,一边和陈默聊起家常。“默子,你知道不?这几年乌鲁木齐变化可大了。就咱们这友好商场,以前可没这么热闹。” 姐夫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手在空中比划着。
陈默饶有兴趣地听着姐夫的讲述,不时点头回应。“姐夫,我这次回来,也感觉变化挺大的。街道变宽了,高楼也多了。”
酒过三巡,姐夫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他开始讲述自己跑出租车时遇到的各种趣事,手舞足蹈,绘声绘色。“有一回,我拉了个外地游客,那游客一上车就问我:‘师傅,乌鲁木齐有没有好玩的地方?’我跟他说:‘那可多了去了,红山公园、山西巷子,随便挑!’” 姐夫模仿着游客和自己的对话,逗得陈默和姐姐哈哈大笑。
窗外,天色渐暗,路灯陆续亮起。姐姐起身打开灯,柔和的灯光洒在屋里,营造出温馨的氛围。陈默看着姐姐和姐夫,心中充满了感动。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能和家人团聚,是他最幸福的事。
姐夫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脸色微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感慨。“默子,你现在还年轻,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别像姐夫一样,只能跑出租车。”
陈默认真地点点头:“姐夫,我知道。我会努力的,将来让您和姐过上好日子。”
姐姐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姐夫的肩膀:“你呀,别喝太多了。默子刚回来,让他早点休息。”
姐夫摆摆手,说:“没事儿,我心里高兴。默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咱们多聊会儿。”
陈默陪着姐夫又喝了几杯,不知不觉,已经有些微醉。姐夫的话也越来越多,开始回忆起和姐姐相识相知的过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你姐刚认识我的时候,我还是个穷小子。但她不嫌我穷,愿意跟我在一起。这些年,她跟着我吃了不少苦。” 姐夫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也红了。
陈默看着姐夫,心中对姐夫和姐姐的感情充满敬佩。“姐夫,姐是个好女人。您也是个好丈夫,好姐夫。”
夜深了,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着,但屋内却温暖如春。陈默在姐姐的催促下,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声,他的思绪飘回了学校,想起了林悦,不知道她现在在做什么。陈默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林悦一切安好。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陈默的脸上。他缓缓睁开眼睛,听到厨房里传来姐姐忙碌的声音。陈默起身,走出房间,看到姐姐正在做早餐。“姐,我来帮忙。” 陈默说道。
姐姐笑着说:“不用,你去洗漱吧,马上就好了。”
陈默洗漱完毕,坐在餐桌前。姐夫已经吃完早餐,准备出门跑车。“默子,今天你就和你姐在家好好逛逛。晚上姐夫回来,咱们接着喝!” 姐夫笑着说道。
陈默犹豫了一下,说道:“姐夫,我今天打算去小姨家看看。好久没见小姨了,怪想她的。”
姐夫一拍大腿,说道:“对呀,你小姨肯定也盼着见你呢。她家在铁路局自治区一建那边,坐 2 路公交就能到,在铁路局站下车就行。”
陈默点头记下。姐姐将做好的早餐端上桌,有喷香的馕饼、金黄的煎蛋,还有热气腾腾的奶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温馨的早餐时光。
吃完早餐,陈默出门前往公交站。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带来丝丝暖意。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有穿着传统服饰的维吾尔族大叔大妈,也有背着书包匆匆赶路的学生。街边的店铺陆续开门营业,烤包子店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卖干果的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葡萄干、巴旦木和核桃。
陈默来到公交站,等了一会儿,2 路公交车缓缓驶来。他上车买了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公交车沿着街道行驶,陈默透过车窗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车窗外,高楼大厦与充满民族特色的建筑交相辉映,街边的树木虽然没有绿叶,但枝干在阳光的照耀下,勾勒出独特的线条。
公交车行驶了大约大半个小时,到达铁路局站。陈默下了车,一眼就看到了小姨家所在的小区。小区门口,几位维吾尔族妇女正围坐在一起,编织着色彩斑斓的地毯,她们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毛线之间。陈默记起小姨心灵手巧,或许这编织手艺也是小姨平日里热衷的消遣。
陈默走进小区,路旁的几株雪柳在寒风中挺立,枝干泛着银光。来到小姨家所在的老楼前,这栋楼墙体的水泥块有些剥落,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砖块。陈默沿着楼梯来到二楼,敲响了小姨家的门。
门打开,小姨李沁看到陈默,惊喜地叫了起来:“默子,我的好孩子,你回来了!” 小姨一把将陈默拉进屋里,上上下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慈爱。
“小姨,我想您了。” 陈默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踏入客厅,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的墙壁上挂着姨夫的遗照,姨夫穿着整洁的工作服,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照片下方,是陈默小时候和小姨、姨夫及两个表弟的合影,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但笑容依旧灿烂。
客厅的陈设简单朴素,沙发的边角有些磨损,上面搭着小姨亲手织的毛毯。桌上摆放着造型别致的铜质茶具。小姨忙着给陈默倒茶,又端出一盘盘自家做的点心。“默子,快尝尝小姨做的点心,看看还是不是你小时候喜欢的味道。” 小姨笑着说道。
陈默拿起一块点心放进嘴里,香甜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小姨,还是原来的味道,太好吃了!” 陈默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和小姨聊起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讲述着在石家庄的点点滴滴。小姨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这时,外婆从里屋走了出来,她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精神矍铄。“默子,都长这么大了!” 外婆笑着说道,声音有些沙哑。
陈默连忙起身,扶着外婆坐下。“外婆,我回来看您了。” 陈默说道,眼中满是敬爱。
中午,小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有大盘鸡、新疆拌面,还有香气四溢的烤羊肉串。两个表弟黄勇和黄小军也放学回来了。黄勇已经上高中,身形瘦瘦高高,带着几分少年的羞涩;黄小军则还在上初中,活泼好动,一进门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黄小军一边吃着拌面,一边兴奋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饭后,陈默陪着小姨在小区里散步。小区里有一个小花园,虽然冬天花草凋零,但花园里的亭台楼阁依然别有一番韵味。陈默和小姨坐在亭子里,晒着太阳,继续聊着家常。
“默子,你在学校有没有谈对象呀?” 小姨突然问道,脸上带着一丝好奇的笑容。
陈默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小姨,您怎么也问这个…… 有…… 有一个女生,叫林悦,我们关系挺好的。”
小姨笑着说:“哎呀,我们家默子长大了,有喜欢的人了。那可得好好把握,对人家女孩子好点。”
陈默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在小姨家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后,陈默在傍晚时分告别小姨,乘坐公交车回到姐姐家。一路上,他回味着和小姨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温暖。回到姐姐家,姐夫已经回来了,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烤全羊。“默子,今天去小姨家咋样?” 姐夫笑着问道。
陈默笑着回答:“挺好的,小姨做了好多好吃的,我们聊了一整天。”
姐姐将烤全羊端上桌,一家人再次围坐在一起。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亲情的温暖如同一团火焰,驱散了所有的寒意。陈默知道,这个寒假,因为有家人的陪伴,变得格外珍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享受这份温暖,度过一个充实而又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