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的深冬,寒风如刀割般刮过邮电学校的红砖墙。验收合格的联通办公楼前,阳光洒在崭新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陈默摘下安全帽,工装肩头还沾着未拍净的白灰,嘴角却扬起欣慰的弧度 —— 历经无数日夜的奋战,项目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陈默!” 熟悉的京腔从身后传来。彭大民穿着黑色皮夹克,大步流星地走来,马丁靴踩在结冰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脸上带着一贯的爽朗笑容,眼神却透着几分严肃。
陈默转身,伸手与彭大民握手:“彭总,验收顺利通过,多亏了你一直以来的支持!”
彭大民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力道十足:“你小子办事,我放心!不过,我这儿还有个硬骨头要交给你。”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高耸的电信管理局大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电信办公室的装修,得等到新年才能开工。他们不能停工,所以咱们必须在过年那 7 天全部完成。这次要装修的是 12 楼办公室,现在里面还在正常上班,得换掉现有的办公桌和地面,重刷墙面乳胶漆,更新矿棉板吊顶。”
陈默瞳孔微微收缩,握着安全帽的手指不自觉收紧。7 天时间,要在不影响办公的情况下完成这么多项目,难度远超想象。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彭总,这情况确实棘手。12 楼还在办公,施工时得做好防护和噪音控制,而且地面、吊顶拆除会产生大量垃圾,清运也是个问题。再加上办公桌、地面材料更换,涉及搬运和安装,每个环节都得精准规划。”
“我知道难!” 彭大民眉头紧皱,掏出香烟点燃,烟雾在寒风中迅速消散,“但电信那边只给这个档期。你放心,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按时完工,加班费、加急费,要多少给多少!” 他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信任。
陈默低头沉思,工装裤兜里的手机在震动,是赵修伟发来的庆功消息。可此刻,他却感觉肩头的担子更重了。片刻后,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彭总,我接!咱们得把施工流程精细化。办公桌全部定制成品,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快速组装;地面用锁扣式强化地板,无需胶水,安装速度快。墙面乳胶漆选环保速干型,减少气味影响。吊顶的矿棉板提前编号,现场直接吊装。所有成品都在外加工好,到时候直接运到现场安装,能节省不少时间。而且施工时间得严格控制在非办公时段,再做好防尘隔音措施。”
彭大民眼睛一亮,猛吸一口烟:“行!就这么办!我现在就让法务拟合同,咱们马上签!” 他伸手重重拍了拍陈默的后背,“我就知道你行!”
寒风呼啸着掠过工地,卷起地上的碎纸屑。陈默站在原地,看着彭大民匆匆离去的背影,心跳愈发急促。离过年只剩 15 天,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联系供应商、协调加工和运输,还要确保安装万无一失…… 这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当晚,陈默将赵修伟和牛国军叫到宿舍。简易的灯泡在头顶摇晃,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赵修伟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脸上还带着白天验收时的疲惫;牛国军则抱着笔记本,眼神中透着紧张与兴奋。
“兄弟们,咱们又接了个硬活儿。” 陈默将合同摊在桌上,手指重重敲了敲工期那一行,“电信 12 楼办公室装修,7 天完工。而且施工时办公室还在正常办公,难度很大。”
赵修伟瞪大了眼睛,工装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的疤痕:“默哥,这…… 这怎么可能?一边办公一边装修,干扰太大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 陈默抓起一支笔,在纸上快速勾勒,“小赵,你负责联系施工队,咱们从今天开始,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分成两班倒。重点研究非办公时段的施工流程,还要准备好防尘布、隔音板这些防护材料。国军,你去统计所有需要外加工的材料,包括定制的模块化办公桌、锁扣地板、编号矿棉板,列个详细清单。对了,乳胶漆得选通过十环认证的,环保无异味。”
牛国军连忙点头,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默哥,我这就去办!”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团队陷入了紧张的筹备中。乌鲁木齐的街道上,总能看到陈默他们忙碌的身影。陈默穿着那件深蓝色工装,在各大供应商之间来回奔波。他走进一家办公家具厂,盯着设计图册,眉头紧锁:“这办公桌的尺寸不行,12 楼办公室工位密集,得缩小桌面宽度,增加收纳抽屉。而且必须采用无螺丝卡扣组装,方便快速安装。”
在与地板供应商沟通时,对方推荐了一款普通地板,陈默当场否决:“不行!这种地板安装需要打胶,味道散不掉。必须用锁扣式的,拼接好就能用,不影响办公。”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仔细检查样品的耐磨层和防滑性能。
赵修伟则带着施工队,趁着下班后的时间进入电信 12 楼办公室。一推开门,暖意裹挟着打印机的油墨味、咖啡的醇香扑面而来,与室外的刺骨寒风形成鲜明对比。中央空调嗡嗡作响,输送着温暖的气流,办公人员身着单薄的衬衫,在增加的办公桌上忙碌着。电脑屏幕闪烁的蓝光映照着他们专注的脸庞,键盘敲击声、电话交谈声、打印机的出纸声交织成一首忙碌的交响曲。工位间用低矮的隔板分隔,隔板上贴满便签和文件,几盆绿萝在角落里舒展着叶片,为室内增添一抹生机。
赵修伟裹紧棉衣,却仍被这股暖意烘得鼻尖冒汗。他掏出卷尺,在过道小心地测量着尺寸,生怕打扰到周围的办公人员。图纸上很快密密麻麻记满笔记:“靠窗的工位得预留网络接口,吊顶拆除时要避开消防喷淋系统……” 每当他抬头,都能看到不远处的同事们时而皱眉盯着电脑屏幕,时而快速记录着什么,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牛国军每天抱着厚厚的资料,穿梭在工地和加工厂之间。少年的脸庞被寒风吹得通红,手指也因长时间写字磨出了茧子。但每当看到自己统计的材料清单越来越完善,眼中就会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拿着样品册,反复核对矿棉板的吸音系数和防火等级,嘴里还喃喃自语:“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离过年还有 5 天时,所有外加工的成品终于准备就绪。陈默站在临时仓库里,看着堆积如山的材料,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模块化办公桌整齐堆放,锁扣地板打包严实,编号的矿棉板有序排列。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彭大民的电话:“彭总,材料都齐了,就等新年开工!这次咱们一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电话那头传来彭大民爽朗的笑声:“好!陈默,我就知道你靠得住!等完工了,我请你好好喝一顿!”
夜色渐深,乌鲁木齐的街道上,年味越来越浓。商场门口挂起了红灯笼,街边的小店播放着喜庆的音乐。陈默站在宿舍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心中默默盘算着即将到来的攻坚战。他知道,这 7 天将会是他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挑战,但他更清楚,只要和兄弟们齐心协力,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