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五年十月,秋风似刀,冷酷地割裂着长安的宁静。唐前军总管苏定方的上书仿若一道迅疾的烽火,瞬间落入李承乾手中。
李承乾于书房内,面色凝重,仿若置身深渊之畔。他缓缓展开那封书信,纸面的文字犹如跳跃的烈焰,灼烧着他的双目。苏定方那刚劲有力的字迹似乎携带着战场的血腥与硝烟:“西突厥地域广袤无边,若欲将其彻底剿灭,需对其施行分化与重点打击相融合之策略,攻守兼备,适时反击,穷追不舍,持续作战,方能大获全胜。”
李承乾反复琢磨着这些字句,心潮起伏,恰似惊涛撞击岸礁。他放下书信,目光中绽出决然的光芒,仿若破晓时分的曙光,穿透沉沉黑暗。旋即,他急召李积前来商议。
不多时,李积匆忙赶来。书房中,檀香袅袅升腾,却难以遮掩紧张肃穆的气氛。李承乾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道:“李爱卿,苏将军此计,你有何看法?”
李积微微躬身,轻抚胡须,沉思片刻,言辞诚恳:“殿下,苏将军此计甚是精妙。西突厥势力犹如一盘散沙,若能巧妙地分化其内部,猛击其要害之处,必定能够势如破竹,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李承乾颔首,坚定说道:“朕亦有此同感。那就依此计行事,给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下令,继续对西突厥穷追猛打,连续作战,施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
李积拱手应道:“殿下英明,臣这就去安排。”
命令犹如离弦之箭,飞速传至程知节处。
十二月,边陲的鹰娑川,冰天雪地,一片银白世界。程知节率领着唐军,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前行进。程知节骑在高大威猛的战马上,目光冷峻似霜,仿佛能将这漫天飞雪瞬间冻结。他身披厚重坚实的铠甲,寒风吹过,铠甲上的冰霜闪烁着冷冽刺骨的寒芒,恰似星辰陨落。
忽然,探子如疾风般奔来禀报:“大帅,前方惊现西突厥两万骑兵,犹如黑云压境!”
程知节眉头紧皱,宛如山川隆起,随即怒喝道:“众将士,准备迎敌!”
刹那间,唐军将士迅速列阵,个个神情庄重肃穆,眼神中燃烧着坚定无畏的火焰,似乎要将这冰天雪地彻底融化。
西突厥的两万骑兵如狂风般呼啸而来,马蹄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震得大地颤抖不止,扬起的漫天飞雪宛如暴风雪肆虐狂舞。
程知节抽出长刀,刀身映照着寒光,他怒吼道:“大唐的勇士们,今日就让这些蛮夷见识我大唐的赫赫威严!随我冲锋陷阵!”
话音未落,他一马当先,恰似猛虎出山,冲入敌阵。
唐军将士们紧跟其后,如汹涌澎湃的钢铁洪流,势不可挡。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成一曲惊心动魄的战歌。唐军将士们个个英勇无畏,有的手持长枪,如蛟龙跃海,枪尖所指之处,敌人纷纷落马,血花四溅,宛如红梅傲雪绽放;有的挥舞着大刀,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人头颅滚落,如同瓜熟蒂落。
一位年轻的唐军小将,身背雕弓,手持狼牙箭,左右开弓,箭如流星赶月,西突厥的士兵应弦而倒。他口中高喊:“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声音洪亮,穿云破石。
另一位身强力壮的将领,双手紧握巨斧,每一次挥动,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力,敌人的兵器在他面前仿若枯草,不堪一击。他放声怒吼:“杀!为了大唐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
西突厥的骑兵们惊恐地发现,面前的唐军如同战神降临,势不可挡。他们的阵脚开始混乱,士气逐渐低落,犹如秋风吹过的枯草。
此时,唐前军总管苏定方正在相隔一岭的山脊处歇马。他望见远处尘烟滚滚,遮天蔽日,心中立刻知晓战斗已然打响。
“兄弟们,随我杀向敌阵!”苏定方一声令下,声如洪钟,率领五百骑兵如闪电般冲下山坡。
他们如同一把锋利至极的匕首,直插西突厥军的要害。
西突厥的军队彻底陷入了恐慌,他们开始四散奔逃,如同丧家之犬。有的士兵边跑边喊:“大唐军太厉害了,我们快跑!”“快跑啊,再不跑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不要让他们跑了!追!”程知节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声音如同惊雷在战场上空轰然炸响。
唐军将士们士气大振,如狼似虎般紧追不舍。
西突厥的士兵们丢盔弃甲,有的甚至跪地求饶,涕泪交流,狼狈至极。
“大唐威武!大唐必胜!”唐军的呼喊声响彻整个鹰娑川,声震天地。
战后,程知节望着一片狼藉的战场,豪迈地大笑道:“这些西突厥的宵小之辈,也敢与我大唐抗衡!简直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苏定方走上前来,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说道:“大帅,此次大捷,西突厥必定闻风丧胆,心惊胆颤。”
程知节点头道:“不错,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继续追击,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彻底消灭!”
此时,夕阳西下,如血的残阳映照着唐军胜利的身影,他们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荣耀与威严,气势磅礴。
夜晚,营地中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将士们坚毅的脸庞。程知节与将领们围坐在一起,商讨着下一步的战略。
程知节目光炯炯,说道:“此次虽胜,但西突厥仍有残余势力,如潜伏的毒蛇。我们需乘胜追击,不给他们丝毫喘息的机会,一举将其歼灭。”
一位将领应道:“大帅所言极是,我们定要让西突厥永不敢侵犯我大唐边境,让他们知晓大唐的天威不可冒犯!”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决心,犹如燃烧的烈焰。
在这寒冷的边陲,唐军的斗志如同旺盛的篝火,越烧越旺,炽热且永不熄灭。
苏定方迅速把捷报传回长安,同时在奏章中提出大规模进击西突厥的时机已然成熟,请朝廷定夺。
李承乾收到捷报,带着奏章急匆匆地来到李世民处。
李承乾恭敬地呈上奏章,说道:“阿耶,苏将军在鹰娑川大获全胜,且认为此时是大规模进击西突厥的绝佳时机。”
李世民仔细阅览奏章,目光中透露出深思,仿若深邃的湖泊,表面波澜不惊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他说道:“承乾,你对此有何见解?”
李承乾回道:“儿臣以为,我大唐军威正盛,西突厥经此挫败,士气低落,犹如惊弓之鸟。此时进击,胜算极大,机不可失。”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不错,然战争之事,需谨慎对待。西突厥地域辽阔,其内部情况错综复杂,犹如迷宫。不可疏忽大意,需深思熟虑。”
李承乾应道:“阿耶所言极是,儿臣以为当派细作深入探查其内部状况,再做决定,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李世民赞许地看着李承乾,说道:“高明,你能如此思考,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