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正值即将对吐蕃用兵的紧要关头,大朝会上气氛凝重肃穆。安西大都护裴行俭回朝述职,身着规整官服,神情庄重地呈上精心撰写的奏本,言辞恳切郑重:“陛下,西域之地,对我大唐而言,战略意义非凡,实乃关乎全局的关键要地。如今,西域诸部局势错综复杂,其一举一动皆需密切关注,如此方能防范腹背受敌之险。臣以为,朝廷应即刻选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安抚使大臣,前往西域诸部巡查抚慰。明面上,可犒赏驻守边疆的官兵,让他们安心为大唐效力,增强对朝廷的忠诚;同时安抚各部,赐予各部首领丰厚赏赐,收揽人心,使其诚心归附大唐。暗地里,则要探查那些心怀不轨、蠢蠢欲动之人的异心。臣认为此举至关重要,恳请陛下圣裁。”
李承乾仔细阅读奏本后,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却透着决然,说道:“甚好!朕便封裴行俭兼任西域安抚使,几日后颁布圣旨,你即可启程。”
随后,李承乾移步至宏伟庄严的宣政殿,准备召开内阁会议商讨西巡事宜。宣政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丝丝缕缕洒落在殿中的金砖上,映照出一片璀璨金黄,为这场即将展开的重要议题增添了几分庄重神圣的氛围。李承乾高坐御座,身姿挺拔,神色凝重而坚毅,目光深邃而笃定,仿佛已然预见此次西行将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下方,内阁成员于志宁、张行成、张玄素、韩瑗、来济、李百药、杜正伦,以及太子李象和东宫属官刘仁轨、郝处俊、李敬玄、薛元超、裴炎、郭待举、郭正一、魏玄同等人,皆身着朝服,头戴乌纱,恭敬而立,神情肃穆,整个场面庄严肃穆,弥漫着凝重的气息。
裴行俭的奏本静静放置在案前,李承乾再次伸手翻阅,目光在奏本上缓缓移动,时而停顿思索,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权衡与考量。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环视众人,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裴行俭所奏之事,诸位爱卿想必已然知晓。西域的安定统一,对我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日召集诸位,便是想听听大家对此事的见解,诸位但说无妨。”
于志宁听闻,率先出列,他步伐稳健,身姿挺直,拱手行礼后,神色庄重地说道:“陛下,裴将军所言极是。西域地域广阔,诸部混杂,风俗各异,人心向背难以捉摸。若不加以详细考察,一旦发生变故,恐生内忧外患。因此,派遣安抚使巡查,实乃明智之举,可防患于未然,确保我大唐边境安稳。”言罢,他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对国事的忧虑。
张行成紧接着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态度恭谨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次巡查,不仅要犒赏驻边官兵,更需对西域各部恩威并施,方能使其真心归服,忠心依附。唯有如此,方可长久保障西域的安定,使其成为我大唐稳固的边疆。”他言辞恳切,每一句都饱含着对大唐江山社稷的深切关怀。
张玄素也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安抚使此行责任重大,务必谨慎挑选合适人选。此人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细微之处察觉端倪,方可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此次安抚巡查的重任。”他目光坚定地望着李承乾,言辞间尽显对此次西行的重视。
韩瑗表情严肃,语气急切地说道:“陛下,事不宜迟,应尽快确定安抚使人选,并迅速筹备相关事宜。拖延恐生变故,万不可因耽搁而使我大唐陷入被动局面。”他神情焦急,足见对此次西行的担忧与重视。
来济微微点头,神态从容,思路清晰地说道:“陛下,臣赞同诸位大人所言。除此之外,臣认为还应加强与西域各部的贸易往来,增进彼此的联系与情谊。如此一来,既能促进西域的经济繁荣,又能使各部与我大唐的关系更为紧密,可谓一举两得。”他的话语中展现出长远的战略眼光,令人信服。
李百药出列,眉头微蹙,思虑周全地说道:“陛下,西域路途遥远,环境复杂险恶,且诸部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安抚使此行需配备充足的护卫和物资,以确保行程安全顺利。否则,一旦途中出现差错,恐将影响整个安抚巡查计划。”他目光中透露出担忧,显然对此次西行的困难有着清晰的认识。
杜正伦神色沉稳,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国内政务也需妥善安排,切不可因西行之事有所疏忽。需确保后方稳定,才能全力支持此次行动,让安抚使无后顾之忧,专心处理西域事务。”他的话语如定心石,让众人意识到国内稳定对于此次行动的重要性。
李承乾聆听着诸位大臣的进言,微微点头,目光中流露出欣慰之色,说道:“诸位爱卿所献之策,皆至关重要,朕已牢记于心。此次巡查安西,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微服随队前往西域,亲自体察民情,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西域现状,为大唐的长远发展谋划布局。”此言一出,众人皆面露惊讶之色,但随即转为敬佩。他们深知李承乾此举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不惜亲涉险境,其勇气与担当令人折服。
李承乾说罢,缓缓起身,神情庄重地走下御座,继续说道:“此次西行,关乎大唐在西域的稳定,乃至整个大唐边境的安危,容不得丝毫疏忽。裴行俭,你身负重任,务必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确保此次西行圆满成功。”他目光紧紧盯着裴行俭,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许。
裴行俭听闻,当即跪地领旨,声音洪亮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即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尽显忠臣良将的担当与决心。
李承乾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太子李象,眼神中满是期许与慈爱,说道:“象儿,朕此次西行,监国之责便交付于你。你虽资历尚浅,但朕相信你有此担当,定能胜任此职。遇重大事宜,切勿独断专行,应与诸位大臣商议后再做决断,务必确保国内稳定。”
此时,太子李象上前一步,躬身行礼,目光真诚地望着李承乾,语气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深知责任重大,但愿为父皇分忧。监国期间,儿臣定当尽心尽力,遵循父皇教诲,与诸位大臣齐心协力,确保国内安定。”他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让人不禁对这位年轻太子刮目相看。
刘仁轨见状,也上前一步,神情恭敬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聪慧过人,且勤奋好学,颇具治国才能。臣深信太子殿下定能胜任监国之责,臣等也会全力辅佐太子,处理好国内事务,不负陛下信任。”他的话语充满对太子的信心与支持,彰显出东宫属官的忠诚与团结。
郝处俊紧接着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辅佐太子,不遗余力地处理好国内各项事务,确保朝廷正常运转,让陛下无后顾之忧。如有差错,臣等甘愿受罚。”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展现出东宫属官的担当与忠诚。
李敬玄、薛元超、裴炎、郭待举、郭正一、魏玄同等人纷纷上前,齐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会全力协助太子,确保国内安定,助力陛下西行大业。”他们的声音在宣政殿内回荡,尽显大唐臣子的团结与忠诚。
李承乾听着众人的表态,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象儿有此担当,朕心甚慰。众爱卿忠心耿耿,朕亦铭记于心。有诸位齐心协力,朕相信此次西行定能顺利完成,大唐也将更加昌盛繁荣。”
众人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声音整齐划一,响彻整个宣政殿,彰显出大唐君臣一心、众志成城的豪迈气概。
李承乾扫视众人,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与豪迈的气魄,朗声道:“大唐的昌盛,需我等齐心协力。希望此番西行,能为西域带来长久安宁,保我大唐边境无忧,使大唐威名远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