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的宣政殿之上,清晨的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透过那精雕细琢的窗棂,丝丝缕缕地倾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内。
李承乾身着华丽且不失庄重的龙袍,稳稳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他的内阁要员于志宁、张行成等人,坐于两旁。众大臣共议吐蕃局势,认为其内部矛盾重重,是大唐开疆拓土的良机。
于志宁率先迈出一步,出列朝堂。他身着深青色的官服,那颜色宛如深沉的夜幕,彰显着稳重与深沉,声如洪钟般说道:“陛下,如今吐蕃国内局势错综复杂,恰似一团乱麻,令人堪忧。其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异常,宛如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永不停息。贵族们为了争夺权柄与利益,彼此之间明争暗斗,手段层出不穷,无所不用其极。皇室内部亦是纷争不断,各方势力相互倾轧,使得整个国家陷入分崩离析之态,社会动荡不安,犹如狂风中的落叶,四处飘零,毫无依托。如此混乱之局,实乃我大唐开疆拓土、成就伟业的绝佳时机,万不可错失啊!”言罢,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李承乾。
张行成立刻紧接着上前一步,他身着绛紫色的朝服,神情严肃,说道:“陛下,不仅如此。吐蕃社会矛盾已然激化到了极点,恰似一座蓄势待发、即将喷发的火山,危险一触即发。其奴隶制度犹如沉重的枷锁,无情地束缚着广大平民与奴隶,使他们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苦不堪言。近年来,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如燎原之火,此起彼伏,迅速蔓延至吐蕃各地。这些起义不仅极大地削弱了吐蕃的军事力量,更使得其社会秩序彻底崩溃,陷入了无尽的动荡与混乱深渊之中。”
张玄素轻抚胡须,神态从容淡定,宛如一位历经世事、看透风云变幻的智者。他微微眯起双眼,缓缓说道:“再者,宗教纷争亦是吐蕃国内难以拔除的毒瘤。苯教与佛教之间的冲突,犹如两头狂怒的猛兽,相互厮咬,互不相让。这使得吐蕃思想领域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民众人心惶惶,无所适从。尤其是朗达玛的灭佛之举,更是如同点燃了火药桶,引发了佛教徒的强烈反抗。此举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如同在本就脆弱的国家肌体上划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痕,难以愈合。”
韩瑗拱手行礼,神色自信且坚定,说道:“陛下,我大唐在吐蕃边境的驻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在恶劣的环境中摸爬滚打,早已锻炼出钢铁般的意志。他们不仅适应了高原那稀薄的空气和寒冷的气候,更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士气高昂,宛如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锐不可当。加之红景天这一神奇草药的助力,将士们体力充沛,战斗力倍增,如虎添翼。如今,依臣之见,可采用逐步蚕食之策略,如同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逐步深入吐蕃核心地区,令其防不胜防,在不知不觉中落入我大唐的掌控之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大唐军队的信心与自豪,仿佛已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来济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深思,他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一批训练有素、机智聪慧的密探潜入吐蕃境内。他们需如同黑夜中的幽灵,行动隐秘,巧妙地利用吐蕃内部的重重矛盾,如煽风点火一般,使其根基动摇,内部混乱不堪。让他们在敌人的心脏地带搅动风云,制造混乱,为我大唐的进军创造有利条件,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破敌。”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每一句都透露出对局势的精准把握和对策略的深思熟虑。
李百药拱手道:“陛下,在实施上述策略的同时,当密切关注吐蕃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根据密探传回的情报,我们要如同高明的棋手,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策略。唯有如此,方可在关键时刻,把握战机,一举制胜,成就不世之功,为我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他的言辞简洁而有力,展现出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对决策的谨慎态度。
杜正伦也赶忙说道:“陛下,此举若能成功实施,必能使大唐版图再度扩张,国力如日中天。那将是千秋不朽之伟业,足以让大唐的光辉照耀四方,威震天下,令万国来朝,纷纷臣服于陛下的天威之下,彰显我大唐的无上荣耀。”他的声音充满激情。
李承乾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进言,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的目光深邃如海,仿佛能洞悉一切。
此时的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李承乾的决策。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李承乾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仿佛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切中要害,让朕对吐蕃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乃我大唐之机遇,亦是挑战。朕意已决,兴兵吐蕃一事,需谨慎筹备,不可操之过急。”
于志宁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兴兵之事,关乎国运,确需从长计议。”
李承乾微微点头,继续说道:“韩瑗,你负责统筹边境驻军,加强训练,确保将士们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同时,密切关注吐蕃边境动态,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朕汇报。”
韩瑗赶忙跪地,高声应道:“臣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李承乾又看向来济,说道:“来济,派遣不良人一事,便交由你负责。挑选可靠之人,务必确保行动机密,不可泄露分毫。”
来济恭敬地回答:“陛下放心,臣定会精心挑选,让密探们在吐蕃内部发挥最大作用。”
接着,李承乾对李百药说道:“李爱卿,情报汇总与分析至关重要。你需组建一个精干的情报分析团队,对不良人传回的情报进行梳理与研究,为朕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李百药拱手道:“臣遵旨,定当全力以赴,为陛下分忧。”
张行成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兴兵作战,粮草辎重必不可少。臣愿负责筹备粮草,确保前线供应无虞。”
李承乾欣慰地说道:“有张爱卿负责,朕便放心了。粮草乃行军之本,切不可掉以轻心。”
张玄素也说道:“陛下,在军事行动的同时,我们也需考虑战后的治理。吐蕃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如何安抚民心,稳定局势,是我们必须提前谋划的。”
李承乾点头道:“张爱卿所言极是。杜正伦,你可会同礼部官员,提前商讨吐蕃归附后的治理策略,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战后吐蕃能迅速融入我大唐。”
杜正伦应道:“臣领命,定会与礼部官员悉心商议,制定出妥善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