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扇形轨迹,李大宝盯着后视镜里不断扭曲的街景。警车拐过最后一个弯道时,她突然按住秦明正在翻阅现场照片的手:\"尸块碳化程度和火场温度不匹配。\"
轮胎碾过积水发出刺响,秦明抬头看向百米外仍在冒烟的棚户区。警戒线在风雨中飘摇,像一条被撕碎的dNA链缠绕在危楼之间。他闻到了混杂在焦糊味里的特殊气息——那是骨胶原高温裂解产生的焦糖化芳香烃。
现场突然传来金属坠地的脆响。
林涛的配枪在腰侧晃动,他正弯腰捡起掉落的记录本。雨水顺着警帽檐滴在泛黄的纸页上,将\"3号死者\"的字迹晕染成墨色蜘蛛。这个动作让他后颈的旧伤开始抽搐,那是十年前抓捕纵火犯时被钢筋划开的十四厘米疤痕。
\"活体焚烧会产生斗拳状姿势。\"秦明跨过仍在冒烟的横梁,防护服擦过苏岑捧着的物证箱,\"但这具尸体呈现的是标准肌肉焚化收缩形态。\"
李大宝的解剖钳停在半空。在死者蜷缩的左手无名指根部,一圈未完全碳化的金属环正在雨水中泛着冷光。她忽然想起上周整理的悬案卷宗:2013年舞蹈教师失踪案的关键证物,就是一枚刻着\"Z.m.\"缩写的铂金指环。
\"硅藻取样完成度83%。\"苏岑的声音混着防护面罩的嗡鸣,\"肺叶组织可见羽纹藻属,但河源比对需要...\"
突然亮起的闪电照亮三张苍白的脸。秦明手中的骨钳正悬在死者咽喉处,那里有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软骨保持着诡异的粉红色,像是从地狱里偷来的樱花花瓣。
\"喉软骨在600c会完全碳化。\"李大宝的镊子尖端微微颤抖,\"除非...\"
\"除非在焚烧前,尸体已经经过冷冻处理。\"苏岑突然接话,崭新的橡胶手套划过物证箱密码锁,\"零下196c液氮急冻可以改变组织热解曲线。\"
雨声骤然增大。林涛的笔尖戳破了记录本,墨水在\"死亡时间\"一栏晕开黑洞。他想起法医中心冷库墙上那些冰霜形成的纹路,像极了童年福利院结霜的玻璃窗。
物证箱突然发出电子提示音,苏岑低头查看时,防护服领口滑出一截银链。秦明注意到吊坠是半枚被熔毁的警徽,边缘还残留着靛蓝色搪瓷——那是2008年前龙番市警局的旧制式标识。
\"消防栓水压记录仪显示,火场三楼在起火前有过异常注水。\"林涛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每小时2.5吨的流量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
秦明用棉签蘸取死者鼻腔分泌物,突然在探照灯下眯起眼睛。棉签尖端粘着的不是烟灰,而是一粒微小的透明晶体。他想起三年前滨海市那起游艇爆炸案,遇难者呼吸道同样出现了这种加压舱冷凝水结晶。
警戒线外突然响起争吵声。穿碎花睡衣的老妇人正试图冲破警察阻拦,她布满老年斑的手里攥着半张烧焦的照片,泛黄相纸边缘隐约可见\"2008.6.15留念\"的字样。
\"那是我女儿的戒指!\"老人嘶吼着指向尸骸左手,浑浊的眼泪冲开脸上烟灰,\"十年前他们说她在深圳打工,但每个月寄回来的汇款单...指纹根本对不上!\"
苏岑的物证箱突然倾倒,采样瓶在勘验台上滚出诡异的8字轨迹。秦明扶住箱体时触碰到她冰冷的手指,刹那间仿佛摸到了解剖台上经年不化的寒霜。
\"秦科长不觉得奇怪吗?\"苏岑突然凑近他耳边,呼吸在面罩上凝出白雾,\"能制造900c高温的便携式焚化炉,全市只有警用特种装备库才有备案。\"
雨幕深处传来救护车鸣笛,声波震碎了棚户区窗棂上最后一块完好的玻璃。林涛看着那块映出自己破碎倒影的玻璃渣,突然发现后槽牙间弥漫着铁锈味——那是他每次看到三点十五分这个时刻都会出现的应激性牙龈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