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不会议论的多难听就是了,毕竟像赵琳一样不坐马车、不戴帷帽的满大街都是。
只不过,别人可能是坐不起,而赵琳是特意不坐。
赵琳走在大街上,除了长得好看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许许多多出门上街的人一样,就连她高于许多女子的身高,也因为大街上人数众多的男子,而被衬得平平无奇。
若说赵琳出来这一趟还有别的目的,那就是带叶承瑄、叶承珲散散心。
自他们父亲离世,府里接连不断的事情,兄弟两个没有一刻停歇过,赵琳昨日想让他们告个假,也是存了这个心思的。
但叶承瑄并不知道赵琳心中所想,对赵琳的行为不明所以,他问:“母亲,我们要做什么?”
赵琳很自然的说:“逛街啊。”
叶承瑄难掩惊讶:“逛街?”
赵琳还是一副很淡定的样子,说:“嗯,逛街。”
赵琳说着,又看上了另一家卖小玩意儿的,过去问了价,掏了钱,拿了摊主包好的东西继续往前走。
就这样,赵琳带着叶承瑄、叶承珲两个人,从家门口所处的京城中心位置,一直快逛到城门口,中间还寻了家饭馆吃饭。
路上遇见不少卖小吃的摊主,赵琳也带着两个孩子尝了尝,遇上好看的衣裳,赵琳也叫他们进去试试,看到合适的就买下来。
拿不完了就先放到摊主那里,等赵琳他们回程的时候再去取。
叶承瑄、叶承珲一开始还不太习惯,到后来渐渐乐在其中,他们两个长这么大,每天不是读书就是习武,还从没有像这样出来玩过。
也不是没有羡慕过别人家的孩子,有父母领着出来玩,但他们父亲常年出征在外,母亲又常年抱病,不是羡慕就可以的。
他们兄弟两个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过年走亲戚,和去城外祭祖的时候,还经常因为赵琳身体抱恙,和叶西洲经常回不来,而难以实现。
所以,叶承瑄和叶承珲兄弟两个,仅仅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略微显得有些拘谨,很快便兴高采烈的跟着赵琳一起逛。
而周围的百姓,也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比较关注赵琳他们母子,后来就各做各的生意去了,偶尔向他们投来若有若无的目光。
毕竟像赵琳这样自己逛街的贵妇人,他们还是第一回见,怎么看都觉得赵琳和这条街格格不入。
但在赵琳买了几回东西以后,就不这么觉得了,再格格不入,也不能跟钱过不去啊,这谁还有空说平阳侯府双生子的事。
你要是说了,那生意就跑了,虽然都是小本买卖,但平阳侯夫人家里孩子多啊,没看都是双份双份的买,这要是能让平阳侯夫人开一单,家里一天的饭钱不就有着落了。
于是,在赵琳所到之处,众人讨论双生子的声音,慢慢变成了吆喝生意的调子。
也不知道是谁,在赵琳走过去时,突然大声夸了一句,说赵琳身后的叶承瑄、叶承珲两位公子长得真俊。
叶承瑄被这突如其来的夸赞弄红了脸,但赵琳寻了声音的来处,然后径直走过去照顾了他家的生意。
那是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刚刚喊话的男子此时也通红着脸,似乎很不好意思,十分腼腆的看向自家娘子,刚刚那一声是他娘子让他喊的。
他娘子看他这副样子,十分恨铁不成钢,到手的生意都不会做。
那男子被自家娘子瞪了也不生气,乖乖接过他娘子怀里孩子站到一旁,好让她能专心给赵琳做生意。
他娘子一开口就十分爽利,说他们家卖的是点心,都是今个儿早上现做的,有甜的、咸的,还有咸甜的,还说赵琳是今天头一个顾客,可以多送她一份。
“夫人,我先给您尝尝,您看您要哪种口味的?”
娘子说着话,就要给赵琳取点出来尝尝,赵琳打断她的动作,说:“不用了,一份咸的,两份咸甜的。”
“哎!夫人您稍等,我这就给您打包。”
娘子手上动作麻利,嘴皮子也不闲着,一边给赵琳打包点心,一边对赵琳说:“夫人,这点心要趁新鲜吃,我给您放两根竹签子,您一会儿逛累了,随便找个地方都能吃。”
“好,多谢娘子。”
娘子霎时间笑靥如花,对赵琳说:“夫人您可真是好教养,买个东西还说什么谢谢,您长得好看,心也善,您这两包点心买了,我孩子就能扯块新布做衣裳了,该是我谢谢您呢!”
赵琳笑笑,指着娘子方才坐过的位置,说:“那手绢是你绣的吗?”
娘子一听,忙走了过去,热情的对赵琳说:“是,是我绣的,我孩她爹做点心,我就绣点东西,攒的多了,就在他旁边支个小摊子,一起拿出来卖。”
娘子一边说,一边把摊上的东西拿出来给赵琳看。
“绣的不好,夫人若不嫌弃,拿两块给孩子做口水巾,用完了也就扔了。”
娘子显然是知道赵琳大富大贵,这么两块帕子拿着,肯定掉身价,但若是随便用用,应该还是可以的。
至于糟蹋不糟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家都开心的事,就不要管那么多了。
赵琳从帕子堆里挑挑拣拣,最后找出四件一模一样的,递给娘子让她包起来。
娘子笑得合不拢嘴,连忙说:“哎!夫人您稍等。”
娘子去找包手绢的东西,娘子的丈夫将他们的女儿放在一旁,把赵琳未包完的点心给包好。
“这一份是咸的,这两份是咸甜的,夫人您拿好。”
赵琳拿了自己那份咸甜的,将剩下两份给叶承瑄、叶承珲分了,叶承瑄吃咸的,叶承珲和她一样吃咸甜的。
这时,娘子走过来,将包好的手绢交给赵琳。
“夫人,给您,帕子是七文钱一个,点心是四文钱一份。”
赵琳先从钱袋里数了四十文钱,递给娘子,然后才从娘子手里接过帕子,赵琳将帕子装好,站在原地等他们夫妻两个把银钱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