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客套一番后,四少直接就把话题引到了正题,道:大伯,各位,这崇明岛我们也来了有三个月了,该了解的情况也差不多了,是不是该有所行动了?
县丞给二堂弟夹了筷菜,笑道:二弟,这事你要么先说说?
师爷二堂叔谢了县丞,想了想,道:这岛上有几家大家族还是很有势力的,现在最大的是沈家,现任县教谕即出自沈家,族人沈廷扬在朝中官至户部郎中,家中生意颇大,和东林往来甚密,在此地声望很高。另有朱家,唐家,陆家,姚家和陈家都是本地的大族,在岛上经营多年,互有联姻,盘根错节,实力也不俗,其中姚、朱两家是最大的地主,族人最多。那陈家势力则在军堡那边,经营着最大的车船行,手下力夫船丁水手众多,有传言说他们家和水匪多有勾连。四少爷,您所说的行动是指什么?
四少笑道:当然是迁人占地咯,之前我们严控仅限在岛上最西边发展,坚决和县城及军堡这里保持距离,避免接触,现在已经陆续迁来了近三万人口,再下去我们那点土地快要装不下了,接下来我的计划是要再迁十万人口上岛,除了在西边那个大沙洲圩堤成岛外,新迁来的人要洒向整个岛屿,自然要开始向岛上的土地动手了!
嘶,嘶,嘶,三个朱家长辈都抽了一口冷气,要知道此时整个崇明岛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万人口,如此大量的人口迁入,必将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酒桌上沉闷一会儿后,典史五堂叔打破了沉默问道:四少爷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要让我们怎么配合?
四少呷了口菜,缓缓道:计划是有的,也已经开始实施了,简单来说就是上下齐手两头共同发力,铲除那些地主豪绅,把土地收上来后平均分到农民手中。我今天进城搞这么大动静,之后还要传播苏淞水师全力剿灭水匪的消息,就是准备打草惊蛇,让那些和盗匪有勾连的富商地主惶惶不可终日,不管他们弄出些什么动静,比如通风报信,密谋暗杀,甚至里外勾结攻打县城,那上面这头我们都可以以官府的名义,把这些富绅地主以通匪之名抄家灭门。下面这头也已经在各个村庄集镇都进驻了教民,开始传播教义,接下来就是把团丁们化整为零,一是下乡助民做好军民鱼水情,二是趁年底农闲之际让戏班下乡进村多多宣传,同时开始组织村民建立自卫队来对抗地主乡绅的家丁打手和地痞流氓。这些都要在明年开春播种前完成。五叔,你下面的巡检可要控制一下,不要惹出什么麻烦。
典史点头道:不用担心,自古皇权不下县,只要不闹出什么人命,老百姓吃斋念佛,听戏唱曲,有什么可麻烦的!也有过两个不开眼的报上来,正好是给了我换人的口舌,我这里正愁人多坑少呢,这下就再没人敢多管闲事了!
县丞点头道:小四想的周到,像这样上下联手,双管齐下,必让那些土豪劣绅就范,来我们干了这一杯,预祝一切顺利,明年春播前顺利完成我们当家的举人少爷定的目标。
说完五人举杯相碰,一饮而尽。四少又笑道:大伯取笑侄儿了,呵呵,几位稍待,我有一人要带来给诸位认识。说罢起身开了堂屋门,见那赵姨娘正在侧屋里边面朝这边磕着瓜子,就乐呵呵走过去行了一礼,道:婶娘,今天这菜好吃,大伯说里面有你的手艺,没想到婶娘不但人漂亮还烧得一手好菜,厉害厉害!
那赵姨娘赶忙起身回了个万福,道:多谢当家少爷夸奖,有什么想吃的,尽管道来,婶子给您去做。
四少笑道:够了够了,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四少出了院门一直去了前面的店面,见店里有好几拨客人,那掌柜正在招呼着一对母女一样的客人,在展示一个化妆盒怎么用,就凑到边上静静的看着,那掌柜见此,客气的冲他笑笑,继续把打开了的化妆盒里那面明亮的镜子展示给那对母女,那母女也是一阵惊呼,嘴里不住称奇。
见那掌柜做成了这笔生意,让店员领着母女俩去账房处付钱,自己却朝四少这里走来,笑着道:客官可有什么要买的?
四少笑着回他道:请问掌柜,这两米的红花布有吗?
那掌柜一怔,眼神中的惊讶一闪而过,回道:客官,我这里有六尺的绿花布,三分银子的。
四少接口回道:我要的是九分银子的。
那掌柜激动的看着四少,轻声道:少主!
四少也轻声道:你跟我来。
说着,两人去了后院一路走进了堂屋。一路上的警卫,赵姨娘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这后面的院子,这掌柜的是不能进的,但这次是四少领着他进来,自然不敢阻拦。
来到屋里,各自抱拳施礼,四少介绍道:各位,这位吴掌柜是我们情报局在这里的负责人,我让他过来一起计划一下今后如何行动。
王团长从旁边加了个凳子,众人重新入座,又把其他人一一作了介绍,吴掌柜兴奋地说:
这没想到,县丞大人都是我们自己的人,这很多事情不就是更好办了吗!
四少笑笑说:这里还是你这个地头蛇最清楚情况,你说说吧,这崇明县城里哪些士绅豪族,恶霸地主和那水匪暗通款曲?这次我们要抓个实实在在的证据,彻底斩草除根!
吴掌柜想了想道:这县城里的沈,朱,陆,姚,唐,以及军堡那里的陈家,我们都有暗桩在里面,现在能确认的是这沈、朱、姚、陈四家,都和水匪有来往,那朱、姚两家更是勾结盗匪,杀人劫掠,霸占土地,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也是这岛上最大的两家地主,都有着几千顷的良田,上千的佃户。
哦,那沈、陈两家都是善人吗?四少扬了扬眉,问道:
呵呵,也不是什么善人,只是那沈家是书香门第缙绅世家,家里多有族田,大多从事商贸,有着这县城里最大的商铺产业,和那些水匪有往来多是因为生意利益,相安无事罢了。而那陈家,本就是主要做码头货运跑船生意的,犹如镖行行镖,自然和那些个水匪有打交道,这一片商贾若和这水匪起了些龌龊,都会找他家帮着居间协调,拿回些损失,故此并没有多少恶名。吴掌柜解释道:
师爷此时插话道:吴掌柜说的不错,我翻阅县里以往卷宗时曾见过告发朱家姚家霸占土地之类的案子,后都是赔了点钱了事,这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哪这么容易那么拿钱了事,明显是有问题,
县丞此时道:那些被占土地的原主现在还能找到吗?若能找到,倒是可以问问清楚,以为抓手。
四少补充道:大伯说的是,王团长这事就你来安排,要隐秘这点,最好能查到贼匪的线索。
王团长道:没问题,我亲自带人去查。
四少又问吴掌柜道:如果我们这次放出风去,朝廷这边要大力出兵剿匪,你看这几家会去通风报信,露出马脚吗?
吴掌柜回道:应该是会的,特别是朱、姚两家,必定会派人联系!
好,那我们就放出消息,诱捕那些个送信之人!四少起身举杯道:众人都碰杯致意!
四少来到海门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被院子里嘈杂的声音吵醒了,昨晚喝了太多的酒,现在还有点头疼,他起身穿衣开了门,见福老爹正和自己的老丈人兴奋地说着什么,见他开门,笑道:少主,您醒啦!吵着您啦?
四少心里暗骂:就是给你们这两老家伙吵醒的。但脸上却挂着笑容,道:早醒了,我想你这个共济社的福大会长这么早来呀,肯定有事,就不赖床了,是不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