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傅适时开口:“陛下,秦使此番前来微臣府上参加赏花宴,想必是因为皇上在此,这是大秦使者对我们大燕帝国皇上的敬重。”
皇帝捋须:“朕准备趁着顾太傅举办赏花宴的机会,请秦国使者在众多官家小姐中,挑选一位佳人,朕要给这位小姐加公主封号,赏赐十万两黄金。”
应昊天抱拳道:“多谢大燕帝国皇帝陛下,我大秦帝国和亲公主的去留,也请皇上妥善安置。”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三皇子眉头微蹙,下意识看向顾若初,显然不愿婚事横生枝节。
五皇子则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腰间玉佩,似在琢磨应昊天用意何在。
唯有萧绯夜依旧神色淡漠,仿佛此事与他毫无干系。
沈栖月却注意到,应红鸾的指尖正无意识地绞着衣角,目光时不时飘向萧绯夜的方向。
皇帝沉吟片刻,忽而笑道:“好说,朕一定给红鸾公主一个高贵的身份,让大秦帝国的皇帝陛下放心。”
应红鸾轻轻松了口气,却在退下时,忍不住又看了萧绯夜一眼。
皇帝接着说道:“朕今日高兴,在场的各位,若是有了意中人,可当堂提亲,只要双方愿意,朕会现场赐婚。”
这样的话,男方省去三媒六聘几道手续,就能把妻子娶回家,等到日后,还能把自己的婚事拿出去炫耀。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皇上赐婚的。
话落,现场一片喧哗。
突然,一道靓丽的声音,压住所有的喧闹:“孙媳拜见皇爷爷!”
众人不由地看去,站出来的,赫然是皇太孙妃周静姝。
周丞相心中一紧,不知道女儿站出来所为何事。
但面上不显,一点不敢掺和皇家的事。
甚至连仔细看女儿一眼都没有。
周静姝款款施礼,皇上一脸慈祥,微微颔首,道:“姝儿在皇太孙府上每日忙碌,难得偷得半日闲,趁着赏花会,好好游玩。”
“是。”周静姝应声,接着说道:“启禀皇爷爷,孙媳受皇太孙委托,求娶顾太傅府上千金若初小姐为皇太孙侧妃,求皇爷爷赐婚。”
咣。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不说皇太孙现在正在禁足,单说顾若初是顾太傅的独生女,掌上明珠。
而顾太傅又是皇太孙的授业恩师,即便是有心迎娶顾若初,那也得是正妃的位子,而不是侧妃。
就算皇太孙是皇帝看好的接班人,等皇太孙登基称帝,即便是侧妃的位置,也极可能是贵不可言的贵妃娘娘。
但那是将来。
现在皇上康健,皇太孙只是皇太孙,并不是皇太子。
即便是皇太子,在没有登基之前,也不敢保证将来就能登上皇位。
所以,皇太孙的侧妃,也只是一个妾室的身份。
况且,皇太孙现在正在禁足,即便是皇上允诺赐婚,皇太孙也不能接顾若初进府,皇太孙妃何必急在一时。
单独为了迎合皇上凑热闹,看上去又不像。
早就知道顾若初归属的周丞相,闻言更是大吃一惊。
他不知道女儿这是怎么了,居然敢替皇太孙求娶顾太傅的女儿做皇太孙侧妃。
刚要上前提醒,想到大庭广众之下,又是在皇帝面前,怎敢私下授受女儿什么,只能干瞪眼,等着皇上的批复。
皇上倒是不紧不慢地捋了捋胡须,笑道:“姝儿,你说得晚了,昨日晚上,你三皇叔已经求到朕的面前,要迎娶顾小姐做正妃。朕的赐婚旨意已经拟好了。”
为了显示自己不是敷衍皇太孙妃,皇上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原本想着等大家都把合适的人选报上来,朕一起赐婚,现在看来,朕只能把早就准备好的赐婚圣旨先拿出来,也可以免去大家在不知情的情形下,重复求娶。”
随即下旨:“小德子,把准备好的赐婚圣旨,当着大家的面前,宣读出来吧。”
太监总管李德全,连忙应声,“是,奴才领旨。”
李德全恭敬地拿起皇上身边桌案上的黄色卷轴,展开了,声音抑扬顿挫。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诗》首《关雎》,《礼》重婚媾,盖以正人伦而厚风俗也。
今有顾太傅之女若初,淑慎性成,柔嘉维则,德容兼备,实为闺秀之典范。
三皇子应昀,天资颖异,孝友谦和,年已及冠,宜谐伉俪。
尔二人品貌相当,年岁相宜,实乃天作之合。
朕躬亲裁定,特赐顾若初为三皇子正妃,择吉日完婚。
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以彰殊恩。
顾氏一门忠勤,加赐食邑三百户,永光门楣。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李德全话落,三皇子就迫不及待地跪在地上:“儿臣谢父皇赐婚,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皇的祝福,一定会善待顾小姐,终其一生,举案齐眉。”
顾太傅也是连忙和孙夫人,带着顾若初,跪地谢恩。
“臣谢皇上替小女赐婚。”
孙夫人和顾若初也是连声道谢。
三皇子顾不上避嫌,眼眸上下打量顾若初,终将抱得美人归的心情,不言而喻。
皇上挥挥手,说道:“都起来吧,朕已经命钦天监挑选日期,成婚之后,再来给朕敬茶。”
皇上这话就是告诉大家,三皇子不久就要迎娶正妃,提示众位大臣,提前准备好贺礼。
顿时,上前恭贺三皇子和顾太傅的大臣,一波接着一波,女眷们,则围着孙夫人和顾若初,连声道贺。
周静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能悄悄退在一旁。
璇玑县主和沈栖月站在顾若初的身边,真心为顾若初终于和心上人成为眷属高兴。
皇上咳嗽两声,终止了大家的贺喜,接着说道:“朕这里还有一道赐婚圣旨,小德子一道念了。”
“是,奴才遵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王化之基,始于闺门;人伦之本,重乎婚媾。
开国公沈思达次子沈破虏,骁勇忠毅,克绍弓裘,屡立边功;护国长公主府璇玑县主,毓质名门,婉娩有仪,德容兼备。
兹闻二人年岁相宜,才貌相称,实乃天作之合。
朕躬亲裁定,特降殊恩:
赐璇玑县主配沈破虏为妻,择吉日完婚。
赐沈破虏御前带刀侍卫衔,加授昭勇将军;璇玑县主晋封郡主,食邑增五百户。
另赐黄金三千两,东海明珠十斛,蜀锦百端,以彰皇家体面。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李德全的尾音抬得很高拉得很长,以至于话音未落,长公主就和璇玑县主跪地谢恩。
“儿臣谢父皇替阿璇赐婚。”
“璇玑谢过皇上外祖父。”
沈家都在边关,沈栖月款款上前,跪在长公主身后,朝上叩头:“臣女替开国公府上下,谢皇上赐婚。”
这赐婚的圣旨,原本是男方收着,就像三皇子和顾若初的赐婚圣旨,现在就被三皇子派人送回了府上,排摆香案供起来。
鉴于沈家都在边关,长公主站起身,接了圣旨,命身边的婆子,立马送回长公主府上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