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杭城的银杏叶铺满街道,星宁集团总部的电子屏跳动着令人瞩目的数字——星宁影视公司股票市值暴涨1258亿,涨幅曲线如同火箭般直冲天际。沈知意站在80层办公室的落地窗旁,俯瞰着下方车水马龙的街道,手中的平板电脑同步显示着行业动态:陈凯歌个人财富飙升至78.6亿,超越国内所有导演,稳坐中国导演富豪榜榜首。
“沈总,陈导的采访视频播放量破亿了。”沈宁推门而入,兴奋地将平板电脑转向沈知意。屏幕中,陈凯歌身着黑色唐装,在星宁影院的全息影厅接受采访:“有人问我为何能超越传统导演?答案就在这里。”他伸手触碰空中漂浮的虚拟角色,“当星宁的360度全景拍摄、VR交互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这种变革,才是未来。”
此时,全国各大影院的票房数据正在刷新纪录。星宁影视出品的《昆仑墟》以45亿票房登顶国产电影票房榜,而科幻巨制《量子纪元》更是突破70亿大关,打破多项影史纪录。更令人震撼的是,星宁多元化影院的衍生收益——周边产品销售额突破20亿,VR体验区单日最高收入超千万,虚拟偶像演唱会的线上付费观看人次达3000万。
“沈总,煤老板投资的影视公司开始慌了。”沈宁调出行业新闻,某煤老板旗下的影视公司因多部作品票房扑街,股价暴跌40%。报道中,一位投资人沮丧地说:“我们砸钱请流量明星、买Ip,却敌不过星宁的科技+内容双轮驱动。”沈知意冷笑一声:“资本若不与创新结合,终究是无根之木。”
在星宁影视的策划会议室,一场关于未来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沈知意站在全息投影前,展示着新的项目蓝图:“接下来,我们要打造‘元宇宙影娱生态’。”她挥动手臂,会议室瞬间变成虚拟的星际战场,“观众不仅能在影院体验电影,还能进入电影世界,与角色共同冒险;虚拟偶像将拥有独立的成长剧情,粉丝可以参与其人生选择。”
陈凯歌饶有兴致地补充:“剧本创作也要革新。我们可以用AI分析观众喜好,生成剧情框架,再由编剧赋予灵魂。”他调出《昆仑墟2》的策划案,“比如这部续集,AI预测观众最期待的剧情是主角与上古神兽的和解,那我们就以此为核心,打造情感与特效并重的故事。”
与此同时,星宁的技术团队正在攻克新难题。“沈总,我们研发出了脑机接口观影设备!”总工程师举着原型机激动地说,“戴上这个头盔,观众能直接感受到角色的情绪,甚至可以通过脑电波影响剧情走向。”沈知意接过设备,目光坚定:“加快测试进度,明年的新影院必须配备。”
消息传出,娱乐圈与科技圈同时震动。好莱坞巨头紧急派出代表团,希望与星宁合作;国内传统影视公司纷纷效仿,宣布成立科技研发部门。但沈知意深知,模仿者永远无法超越开创者。她在集团会议上强调:“我们的护城河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为了将变革推向更深层次,星宁启动了“星火导演计划”。沈舒亲自担任导师,在7499游戏平台发起“全民拍电影”活动:用户可以用平台提供的虚拟场景和AI演员,创作属于自己的微电影。优秀作品不仅能获得星宁的投资支持,还有机会在星宁影院展映。短短一个月,平台收到作品12万部,播放量破百亿。
2010年年末,星宁影视的年度盛典在新落成的“星穹大剧院”举行。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科技艺术品——外立面由可变形的纳米材料构成,能根据不同场景变换造型;内部的座椅配备触觉反馈系统,观众可以“触摸”到电影中的物体。当陈凯歌凭借《量子纪元》再次斩获最佳导演奖时,他对着镜头说:“感谢星宁,让我看到了电影艺术的无限可能。”
而此时的沈知意,正站在后台与宿华交谈。火种短视频的用户突破15亿,双方计划将影院的虚拟偶像演唱会同步直播到全球。“知意,你改变的不仅是娱乐圈,”宿华感慨道,“现在连教育、医疗行业都在研究星宁模式。”沈知意望向舞台上绚烂的全息灯光,轻声说:“这只是开始,当科技真正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世界将迎来真正的变革。”
这场由星宁掀起的娱乐革命,不仅重塑了影视行业的格局,更让所有人看到:在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中,未来的可能性远超想象。而那些固守传统的资本力量,若不及时革新,终将被时代的浪潮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