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胜楠被五十万年薪这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对慈善基金会的事可谓是劳心劳力。
刚好她之前所在的那个慈善基金会搞不下去了,办公场地和办公用品都需要转让,她全部以林衡的名义用最优惠的价格拿下。
搞定了办公室和一应的必需品,她又开始按照林衡的吩咐招人。
就这样前前后后忙了一个多星期,一个简单的草台班子就此成立。
林衡作为慈善基金会的法人同时担任理事长,主要负责慈善基金会的决策工作,而于胜楠依旧是担任秘书长,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管理、组织运营以及项目执行。
因为林衡还要上学,所以大部分事情都只能交给于胜楠处理。
对此林衡也给予了保证,以后工作繁忙的时候会额外给于胜楠发一笔奖金,总之不会让她白干。
这种多劳多得的工作模式于胜楠也很满意,她现在的目标就是多挣点钱,在女儿上大学毕业后有能力给她在想要定居的城市买车买房,这样不管女儿以后选择结婚还是不结婚,这些东西都可以作为她的底气。
至于于胜楠自己,虽然一直有缴纳养老保险,但想要领取退休金也是五十五岁以后的事情了,谁也说不准以后的政策还会不会变动,她还要给自己存下一笔养老钱,防止以后再过几年找不到工作。
身上担子重工作的时候就会格外卖力,这句话在于胜楠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双木慈善基金会正式启动后,林衡交给于胜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她去偏远的地区支助那些因为经济原因面临辍学的孩子继续学业。
“于姐,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务必要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花在需要资助的孩子身上,而不是被某些人耍手段挪走”。
这话的意思就是希望于胜楠能亲自带队去做考察,因为只有实打实的看到每个月需要资助人的真实家境,才能确保其中的真实性。
毕竟现在网络上的东西太假了,很多东西都能装出来,有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网络对面的到底是人是鬼。
就拿林衡他们班上的国家助学金来举例吧,分到他们班上的名额有三个,一档国家助学金是每人每年4800元,二档是每人每年3700元,三档是每人每年2600元。
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来说这其实是一笔不小的钱了,但对于家境富裕的学生来说这可能就是一双鞋或者一件衣服。
林衡没有参与助学金的评选,但也听过一耳朵段梁他们在寝室的吐槽。
三个拿到助学金的学生里面只有一个家境是真的困难,手机捡的亲戚不要的旧手机,衣服也都是亲戚给的旧衣服,一门心思都铺在学习上。
至于其他两个人家里虽然算不上特别有钱,但平日里吃的用的都不缺,手机六七千一台,衣服鞋子也都是牌子货,就这还腆着脸申请助学金,也不知道怎么好意思。
照林衡来看,这种不缺钱的学生完全没必要给他们发放什么助学金,毕竟国家给大学生发放助学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不是让他们用来吃喝玩挥霍。
反而是隔壁寝室那个男同学才是真的需要这笔钱,他上大学的学费是申请的助学贷款,每个周末都会出去做兼职,连他寝室的室友都经常看不到他人影。
但这种真实需要帮助的人,却没有主动申请助学金。
按照他的话来说国家能借钱给他上大学就已经很大程度缓解了他的压力,周末和寒暑假多出去做一做兼职,努努力总能攒够钱还上,只要生活还能过得下去,他就不想抢那些真正需要这笔助学金的同学的名额。
这些事也是段梁听到隔壁寝室其他人聊天才得知的内情,又忍不住在自己寝室悄悄八卦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