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重新起程,这回5个巡逻小队张静姝只派出去两个,一个小队在队伍前50米探查,一队在队伍后面50m放哨。
至于侧面山林,如今正是冬季,万物枯寂山上还盖着一层雪,在白天的情况下有危险他们很快就能发现,张静姝也就没有特意派人上去。
得益于昨天晚上每人一个的鸡蛋,小队成员巡逻都很认真。
因为要是想吃剩下的鸡蛋,就要靠贡献了,谁要是有特别的发现就给谁吃。
因此孩子们的眼睛都瞪圆了,手上的弓箭都紧紧握着,发现特别一点的东西都要多瞅两眼,甚至有时候会直接射一箭。
只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孩子有收获,直到下午,一直关注着山林这边的小队有人射中了一只兔子。
把这些孩子们惊喜得不行,张静姝可说了他们打到的猎物归自己。
这孩子也机灵,没有独占这只大兔子,而是把兔子拎给了张静姝。
张静姝看着第三队的小队长,忽然就笑了,又是张满仓呀。
张满仓是他们家的小儿子,他爹娘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被大哥大嫂养大的。
小时候哥嫂对他一直都很好,只是自从嫂子生了自己的儿子,对他就不如从前那般了。
总觉得他花费了家里的银钱,尤其是知道他大哥再给他存钱,准备给他娶媳妇儿还要建房的时候,那就更是讨厌他了。
当初张静姝在举行射箭比赛的时候,第一个拿到十文钱的就是张满仓,之后张静姝要做什么张满仓也都是最先响应的那个。
甚至偶尔抓到的一些猎物,也都会给张静姝送过去。
弄得张嘉志还以为这小子是瞄上自己的妹妹了,这个年纪张罗着定亲的可不在少数。
但自从见过这小子看自家妹妹的眼神之后,张嘉志就打消了自己的疑虑。
这小子那眼神儿不像是在看自己喜欢的姑娘,倒像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眼里没有喜爱只有崇拜,让他常常感叹张静姝洗脑手段一流。
“之前我就已经立了规矩,只要不是集体行动,谁打到的就是谁的,我可不能带头破坏规矩。”张静姝没收他送来的兔子,让他拿回家跟家里人一起吃。
见张静姝不收,张满仓有点儿失望。
随后又想到刚3岁的小侄子,张满仓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张静姝。
“你有什么事就说,既然认了我当老大,能帮的我不会拒绝。”没错,张静姝的射箭小队成立后,张静姝就不再教其他孩子们了,什么都可着自己的小弟来。
虽然有点中二,但效果还是很好的。
张满仓听到张静姝这么说,挠了挠脑袋在她鼓励下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老大,那我能用这个兔子和你换点儿面吗?我小侄子今年才3岁我怕他受不住,想给他换点儿面,等晚上的时候然后让我嫂子给他做点好的。”
张满仓家的情况张静姝是知道了,见他还想着自己的小侄子,丝毫没有因为大嫂的苛待迁怒侄子,对这人更加满意了。
好苗子啊!
“好,你等一等,我去给你拿。”张静姝接过了他的兔子,到牛车上拿到找了一个小布袋装了二斤的白面。
张满仓家所在的位置就和张静姝家隔了不到十米,张满仓这行云流水的动作他嫂子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上一秒还在惊喜自家有兔子肉吃,下一秒就看到自家那个不争气的弟弟竟然把肉送给了张静姝那个小丫头片子。
最为可气的是,那小丫头片子竟然还真的把兔子给收了!
她不敢明目张胆地说的在当家的面前说弟弟的小话,就使劲儿拽了拽拍了拍丈夫的胳膊,让他去看自家那个吃里扒外的混账兄弟。
张丰收不耐烦地瞪了自家婆娘一眼,让她消停一点别乱说话。
他弟弟之前的位置也没多远,他的注意力也时常放在弟弟身上,他弟弟抓到兔子的事他怎么会没看见?
他弟弟张满仓可是巡逻小队第一个有收获的孩子,他还骄傲着呢。
他也想着晚上能有新鲜的兔肉吃,但看到自己的弟弟把肉送去了张静姝那儿,只是觉得有点儿可惜倒没有别的想法。
他弟弟可是跟他说了,张静姝教给他们好多东西,甚至还在教他们识字,弟弟已经会写家人的名字了。
那张静姝可就是弟弟的师父了,给师父送点儿东西怎么了?
可是最后他就皱起了眉,张静姝确实收了自家弟弟的兔子,但是怎么还拿了东西给弟弟?
张丰收不赞同地看着弟弟手里拎着的布袋子。
“嫂子,我用刚刚抓到的兔子和老大换了二斤白面,嫂子晚上给小侄儿做点好的吧。”张满仓说着把布袋子塞给了嫂子,对着自己的哥哥呲牙一笑,转身就又跑回了队伍前面继续去巡逻去了。
张丰收也笑了,还好他嘴慢刚刚要训斥弟弟的话没有说,原来弟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他这心里热乎乎的。
张丰收瞪了自家婆娘一眼,也没说话,继续推着车往前走。
张氏抓着面袋子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只觉得脸上烧得慌。她看了看坐在车上的孩子,也没在说什么,只是面袋子系好塞进了竹筐。
张满仓的意外收获再次激起了巡逻小队的热情,所有的巡逻小队只要换到这个位置,就紧紧地盯着山上每一处可疑的地方,期待也能像张满仓一样抓到一只野味。
倒还真让他们又抓了两只兔子,几只麻雀,休息的时候,也都拿回了家准备晚上给家里添个菜。
今日倒没有一直走到天黑才停下,不过傍晚,族长就让队伍停住了,因为这里有一个山坳可以让他们避风。
再往前走的话,族长担心找不到合适住宿的地方,正好也趁着天还未黑,赶紧生火做饭。
吃过饭,巡逻小队再次换班,张静姝也没闲着拿了两个自制的望远镜带着第三小队进了山。
刚刚休息的时候,张静姝就瞄到了一个适合设置岗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