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京都机场,国际mVp通道犹如被注入了无尽活力的蜂巢,人潮如涌,热闹非凡。
行李箱的滚轮在地面上急切滚动,发出尖锐又急促的“吱嘎”声,像是归心似箭的旅人奏响的急切乐章。
匆忙的脚步声密如雨点,节奏时快时慢,或沉稳有力,或轻盈急切,每一步都踏响生活的鼓点;
人们的交谈声更是交织成一片嘈杂的音浪,激昂的分享、轻声的慰藉、急切的询问,此起彼伏,在空气中碰撞、交融,谱写出一曲鲜活而充满烟火气的城市交响曲。
就在这熙熙攘攘、热闹喧嚣的人潮之中,赵满满却宛如一座遗世独立的静谧孤岛。
她身形高挑,一袭白色长t恤恰到好处地贴合着她的曲线,简约之中暗藏独特的时尚品味。微微宽松的版型,赋予她一种云淡风轻的随性,仿佛尘世的纷扰都无法在她身上留下一丝痕迹。
t恤领口不经意地微微敞开,露出她天鹅般修长而白皙的脖颈,优雅得如同从古典油画中款款走来的女神,自带超凡脱俗的气质。
袖口随意挽起,纤细却透着力量感的手腕上,一块简约的黑色手表静静伫立,表盘上的指针不紧不慢地滴答转动,仿佛是一位忠实的史官,默默记录着她这些年为梦想奋力拼搏的日日夜夜。
下身搭配的蓝白色紧身牛仔裤,犹如量体裁衣一般,完美勾勒出她笔直而匀称的双腿,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朝气,又不失职场女性的干练利落。
脚下的白色运动鞋,虽然并非出自大牌之手,却被她擦拭得一尘不染,每一道缝线都清晰分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她对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
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如奔腾的瀑布肆意披散在肩头,几缕碎发俏皮地垂落在她白皙的脸颊旁,恰到好处地为她冷峻的面容添了几分柔和。
她有着标准的鹅蛋脸,线条柔美流畅,肌肤白皙如雪,隐隐泛着温润的光泽,宛如一块经过精心雕琢打磨的美玉,在人群中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晕。
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明亮深邃的眼眸,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深邃而迷人,偶尔流转的光芒,透露出她的聪慧、果敢与历经世事的洞察。
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线条优美的嘴唇,不笑时,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与生俱来的自信与骄傲;笑起来时,嘴角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如珍珠般闪耀,瞬间能驱散周围的阴霾,让人心生温暖。
此刻,她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眼神看似漫不经心地扫过周围行色匆匆的人群,实则如敏锐的猎手,精准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动作。
她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场,那是在商场中历经无数次厮杀、拼搏所沉淀下来的凛冽气势,与她看似学生的青春装扮形成鲜明反差。
这种强大的气场,让她在西装革履、神色匆匆的商务人群中不仅毫不逊色,反而如鹤立鸡群般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她才是这个世界舞台的中心,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与洞察之中。
她,就是oV风投的赵满满。这个在华尔街翻云覆雨、创造了资本奇迹的传奇女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钢铁般的毅力,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而在这看似无坚不摧、光芒万丈的外表之下,藏着的是她对梦想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对爱情刻骨铭心的深深眷恋,以及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不断挣扎、成长、蜕变的动人故事。
oV风投,堪称华尔街近年来最为耀眼的一匹黑马。从最初仅有一百万的微薄注册资本,在短短几年的时光里,宛如坐火箭般完成了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再到几亿直至如今百亿的资本裂变与投资神话。
而这一切辉煌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这个身着简单白色t恤的女孩——赵满满的精心布局与运筹帷幄。
oV风投是赵满满在读博期间创立的。那时的她,凭借着骨子里的坚定与执着,从学长爱伦那里借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百万启动资金。
不过,这背后有着一个特殊的约定,大家可千万别误会,这绝不是什么不堪的包养交易。
而是那个狡黠又精明的爱伦,要求赵满满在他的公司工作五年,换他逍遥自在地环游世界、享受生活。可怜的赵满满,不仅要在学术的海洋中奋力遨游,潜心钻研学业。
还要兼顾管理两家公司的繁杂事务,甚至时不时得帮忙照看爱伦年幼的妹妹,其中的艰辛与疲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常人难以想象。
在那些忙碌到近乎窒息、疲惫到心力交瘁的日子里,赵满满时常会在夜深人静时问自己,为什么要如此拼命?
为何不等完成学业后再去为爱伦工作呢?毕竟爱伦也曾真诚地说过,可以晚两年再去接替他,让自己安心完成学业。
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主科化学,转而攻读经济博士,而不是坚守化学之路,追逐最初的梦想呢?
赵满满深思之后终于明白,自己放弃化学选择经济,是出于对爱伦那份沉甸甸信任的担当。当初,毫无投资经验的自己,却得到了爱伦毫不犹豫的一百万支持,这份信任重如泰山,她必须不负所托,用行动来回应这份难得的信赖。
化学,本是她内心深处最炽热的热爱与向往,是她一直以来魂牵梦绕的梦想所在。
而经济学,从当初大学时的一门随性选修课,到出国时因为想将来有机会和那人并肩而修读的双学位,再到后来放弃化学一路攻读博士。
这一步步走来,满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她不禁一次次地自问,为什么自己没能早点妥协呢?
如果早点放下对化学的执念,是不是就不会和那个人分道扬镳了呢?
如果在出国读研时就果断放弃化学,是不是在还未分开前就能创业成功,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呢?
哦,差点忘了,当时自己是因为化学专业公派留学,所以根本没有假设的余地。
仔细想想,若不是那场刻骨铭心的分手,自己又怎会踏上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创业之路?
若没有分手,自己或许此刻还在实验室里全神贯注地做着实验,下班后满心欢喜地系上围裙,精心做好她爱吃的菜,静静等着她回家。
晚饭后,两人手牵着手,在楼下或是公园里悠闲地散步,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利用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做些小投资,为她买些精致的小礼物,制造一些浪漫的小惊喜,而不是如今动辄就进行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的投资,在商场的腥风血雨中摸爬滚打。
那么,自己后悔当初放弃化学选择经济学吗?
不,她内心坚定而清晰地回答,自己并不后悔。
当初做出那个艰难的选择,或许带着一丝不甘,想要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能够与她并肩而立,能够为她遮风挡雨,给予她美好的未来。
而后来,她甚至有些庆幸自己的决定。毕竟,自己成功了不是吗?按照自己的计划,如期回到了祖国。
尽管回国的身份,并非曾经梦想中的科学家,无法为祖国的科学建设直接添砖加瓦,但作为一名资本家,她同样能够为祖国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同样都是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此刻的赵满满,内心满是兴奋与激动,真想站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大声呼喊:“祖国,我回来了!”
可这份喜悦如烟火般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落寞与怅惘。
她回来了,然而那个曾经信誓旦旦说会等她回来的人,那个红着眼眶、拉着行李箱,满脸不舍的人,那个承诺有空就会去找她的人,那个叮嘱她要好好吃饭的人,早已不在身边。
机场依旧是那个机场,来来往往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自己还是那个自己,行李箱也未曾改变,可唯独少了她的身影。
曾经两人一起走过的候机大厅,如今只剩她孤单的脚步;曾经一起看过的航班信息,如今也只是她独自的张望。
那些甜蜜的过往,就像机场广播里的通知,渐渐消散在嘈杂的人声中。她望着人来人往的通道,心中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只能在回忆里找寻曾经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