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通把这些东西送给诸葛丞相之后,就像是放下了心中的千斤大石,他一直都在考虑该如何更好的帮助丞相,打仗只是其中之一,甚至也改变不了多少,毕竟占领多少地盘都要消化才算数,可蜀汉的政策,其实并不比曹魏和东吴好多少,那么老百姓凭什么相信你,支持你?所以想要取得胜利,那就必须要比别人先进才行,而自己送上去的就是最为先进的办法。
他放松下来,就在营中找那些人练武交流,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已经没有人向当初的关兴那样给自己造成伤害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要是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招数教给那些人,会提升他们的水平,不过这种事情不能说的很明白,所以只能通过彼此交流来实现。
开始的时候众人还都很兴趣,但是三天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有这个兴致了。
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打不过马通,现在马通的武力也不过才七十多,只要不真正搏命,他的真正实力还是无法体现出来,只是大家都开始着急了,为什么丞相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他这一次出祁山怎么会这么不着急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军粮问题解决了,丞相也就开始放慢了脚步?将军们可都有点沉不住气了,他们都想要赶快开打,建功立业,所以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那里,也没有了交流得心情,想的都是丞相到底在忙什么?
他们不知道的是诸葛亮现在的状态却是非常亢奋的,他已经读完了马通所有的建议,开始的时候他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通过和马通的详谈之后,他也并没有觉得这个孩子有什么过人之处,至少他的很多想法都是想当然了,想要真正可以实现还是有点太过于困难。
可是当他读完了马通的建议之后瞬间就改变了所有的看法,他这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可不光只会侃侃而谈,他还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三天以来他一直都在反复的阅读这些东西,然后想着自己要怎么进行推广,会遇到什么样的阻碍,越想越觉得可行。
诸葛亮的确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一般的事情他只需要自己独断专行也就可以了,可这一次他却不敢如此,于是就将自己的几个幕僚和诸葛乔都叫到身边,让他们一起来研究这些建议,大家开始听说是马通送上来的也都没有放在心上,这不过就是个半大孩子,他能提出什么重要的建议?可是看过之后,所有人都兴奋起来,这简直就是开天辟地一样的眼光。
不过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三条建议身后的可怕之处,因为这些基本上都是针对大户和世家的,基本上就是要从他们手里夺走所有的权力,那么他们的反扑将会多么恐怖,也是可以想到的。
首先说那个摊丁入亩,就是要从那些世家手里夺走百姓,谁不知道这个乱世只有掌握更多的人,才有发展的可能,不然的话就算有良田千亩没有人进行耕作,难道自己能长出什么东西来?可这么一来,那些人就成了真正的自由人,世家还怎么能够保持自己的财富正常积累呢?
再说科举,那更是要将那些世家手里的政治权力都收回来,要知道之前他们就是凭借这个招揽人才,因为他们手里才有推荐的权力,也愿意使用这种权力把那些人才变成自己人,可是只要科举出来,那么就等于是将所有人才变成了国家的,皇帝的门徒,和他们有个屁关系,他们还怎么作威作福?
和这两个相比,其实改土归流是最为不怎么让人在意的,因为那毕竟还是针对少数民族,而且诸葛亮在南郡实行的也基本上就是个办法,只不过没有像马通说的那么详细,可是却也是一种萌芽状态,可是大家也都很明显的可以感觉到,那些野蛮人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还是会反抗的,到时候不又将是烽火遍地?
对于这三条建议的争论一直都在持续着,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时间也没有一个定论。
只不过他们都是诸葛亮的手下,这些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一切都以诸葛亮马首是瞻,只要他决定的事情大家都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争论也只是为了可以更好地看出这些建议的优缺点,经过三天的争论之后,大家得出来的结论也只是建议基本上无懈可击,可是想要完成,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可以说只要真的做出来,那么谁也不是大汉的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