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处理完这些事,放下发烫的手机。
时间来到了晚上19:00,老美的小布什总统发表全国讲话,宣布老美进入“反恐战争”。
有时,国运这东西非常的玄妙,看不见,摸不着,似有似无。
也只有林枫知道,华夏如今的国运昌盛,发展的机会到来了。
果然,也就在“911”发生仅仅两个月后,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多哈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仅用时 8 分钟。
发生“911”事件后,美国社会一片慌乱,股市停摆,抢购物资等等,就连好莱坞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影响。
看看事件发生后的周末票房,最高的是派拉蒙发行,科林?法瑞尔主演电影《临时教练》,首周末三天票房只有938万美元,这就是“911”的威力。
《小岛惊魂》这类的惊悚片在这种气氛下更是无人问津,上映影院数直接降到了不足300家,每日票房已经降至20多万美元。
不过这已经不是林枫要关心的问题,今天是《美丽心灵》这个丑媳妇面见公婆的日子。
与上一部一样,这次依然进行了内部适应,邀请了包括发行商环球、主要演员、一些知名影评和媒体,主要院线代表等参加。
这次的内部试映却出现了两极分化。
影评人和大部分媒体都对这部电影赞誉有加,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传记类优秀影片。
但是环球和院线的负责人却对此保留意见,认为这类剧情片在市场的反应不见得会好,给出了保守的意见。
林枫能够理解他们的看法,无非就是各自的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同而已,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试映结束后,林枫邀请塞缪尔?弗里德曼来到办公室。
“林,这部电影根据院线的观影反馈,可能无法大规模上映。”塞缪尔?弗里德曼一上来就直接说道,他相信林枫在好莱坞混,这些规则也是懂的。
林枫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
还是在自己的地盘舒服,不用喝那些该死的咖啡。
“塞缪尔,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不过我想跟你说的是,这部电影我准备冲击奥斯卡。”
塞缪尔愣了一下,他是第一次听到林枫的这个想法。
不过仔细回想刚刚看过的电影内容,也点了点头:“这部电影在奥斯卡应该很有机会,完全符合那些评委们对所谓‘优秀影片’的标准。”
“是的,那么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不着急了吧。”
塞缪尔当然知道,他又不是好莱坞的菜鸟。
一般而言,意在冲击奥斯卡的影片,会在每年的年末放映。
因为学院规定,当年影片必须在12月31日前,在美国院线上映,而且点映阶段和扩映阶段。
在点映阶段,需在美国6大城市之一(洛杉矶、纽约、旧金山湾区、芝加哥、迈阿密、亚特兰大)进行连续7天的影院点映。
每天至少3场(上午、下午、晚上各一场,需覆盖黄金时段)。场次需在影院官方排片表中公示,并对公众售票(非内部点映)。
而在扩映阶段,则是点映后45天内,需在美国前50大市场中的10个城市进行至少7天的连续或非连续公映。
“你不打算大规模上映?”塞缪尔恍然。
“不是不打算大规模上映,是要通过点映建立口碑,再大规模公映。”林枫纠正道。
大多数冲奖作品,之所以一开始不进行大规模公映,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积累口碑,建立在学院评委中的好印象。
一般而言,对于这样的电影,能在点映时就去影院的观众,要么是这类电影的爱好者,要么是主创的粉丝,再不济也是业内人士。
这就很好地锁定目标人群,更能为电影积累好评。
有点类似在番茄写书,喜欢这类型小说的读者更有耐心往后看,可以追更至剧情展开。而那些本就不喜欢这类型的读者,除非你的书出圈,否则只会少一眼第一章,直接走人。
这样只会拉低书本的完读或者评分,影响后面目标人群的选择。
“没问题,不过颁奖季的花费不会小。”塞缪尔也是老鸟,冲奖作品需要怎么宣传,需要怎么运作他门清得很。
“放心,我们的宣发费用充足得很,不过到时还是需要环球帮忙的。”
这个就是林枫吹牛逼了。
虽然这部电影走点映的路线,也就是说前期的拷贝费用、宣传费用确实比较少,但是,一旦扩大上映规模,拷贝的费用肯定跑不了的,能节省的只有宣传费用,电影使用的是口碑宣传。
可是即使这样,要想用1500万美元的宣发成本,覆盖上映和冲奖,这个怎么都不能叫做宣发费充足了。
塞缪尔抬起一只手:“当然,环球可是《美丽心灵》的全球发行商,这是环球的利益核心。”
大家都知道,影片获得奥斯卡,特别是奥斯卡的重要奖项,会带给影片票房30%-60%的增长。
对各种版权和周边的助力就更夸张了,通常是一倍以上,至于能以上多少,就要看影片的质量和推广开发程度了。
塞缪尔现在知道了林枫的想法,那就好办了,只要选择好档期,配合冲奖的套路宣传,最后发动人脉在颁奖季运作,这是好莱坞一套完整的流程,对于环球影业这样的发行巨头来说没有一点难度。
谈完《美丽心灵》上映的模式后,大家就各自开始运作起来。
环球会与一些相熟的媒体或影评人沟通,从现在开始有计划地为电影进行口碑传播的预热。
林枫也指示赵墨和伊莎贝拉,要在网上开始一点点地散布《美丽心灵》的消息,就从宣传里面的主人公,诺贝尔奖获得者纳什开始。
于是,一段时间后,网上的论坛,或者一些社区,悄悄讨论起了诺贝尔奖,从而又引发对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的辩论,而这一切的幕后,自然有一双手在操控。
就如同我们上网,突然看见一个话题或者是人物火了,你真以为是自然现象?是运气?别傻了,一切都是生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