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那个本应仙风道骨的形象,竟在一顿饭间悄然破碎!余半仙吃完面又大快朵颐地享受双皮奶,这养生形象瞬间崩塌。更晚些,顾太医前来,姜氏悄悄告知他柳杏儿带回个叫余半仙的老头儿。顾太医虽没见过余半仙,却听闻其事迹。可眼前这个抢双皮奶吃,连罗盘等家伙事儿都要东家采买的老头儿,怎么看都像个招摇撞骗的神棍,与顾太医心中医学奇才的形象相差甚远。姜老太太更是打起主意,想借牛奶让顾太医试试余半仙的深浅,这余半仙究竟是何水平?
顾太医为了某些缘由,带着双皮奶去找余半仙切磋,却在门口听到了震天响的呼噜声,这一幕让姜老太太极为不满,觉得余半仙不靠谱,撺掇姜氏另寻先生。姜氏打算瞒着柳杏儿再找人算日子,到时候让女儿二选一。而柳桃母女未归,柳大富在窑子逍遥。第二天,柳杏儿让谭墩子带余半仙买罗盘,余半仙却十分随意。柳杏儿也开始怀疑这老头。卖玉米蒸糕时,她又和哑婆有了新打算……
市井中,柳杏儿一心想给哑婆作伴,极力劝说她搬摊子,哑婆明白这份好意,比划着欣然答应。毕竟有个伴儿,或许公子会允许自己多摆半天摊儿,这对哑婆来说求之不得,她心底一直藏着找到失踪姑娘的渴望,虽知是妄念,却从未放弃。收摊后,柳杏儿贴心留下一包自制的牛奶曲奇饼给哑婆。哑婆回到县衙,崔知义已在院子等候,扶她进屋还斟水倒茶。哑婆笑着分享饼干,谁能想到,自此崔知义竟每天盼着老太太带回的新奇小点心,可见这柳氏的点心究竟有何独特魅力。
崔知义捡起一块饼干喂到哑婆嘴边,哑婆吃下后他才品尝。哑婆慈爱地看着他,还分一半饼干包好让他带走。哑婆比划着想去柳氏门口摆摊,崔知义却只允许摆半天,这可惹恼了老太太,她抢回油纸包赶崔知义走。崔知义无奈一笑,提出让哑婆教柳氏做包子,下午由柳氏接着卖,如此姑姑即便没见到哑婆,尝了包子也会去询问。这一提议让老太太眼前一亮,起身就要走,崔知义赶忙拦住,邀她吃完午膳、睡个午觉再去。而另一边的陈家,晌午正准备享用特别的牛杂汤锅……
在大晋,有一种火锅名为古董羹。柳杏儿定制了个超大铜锅,里头红亮的汤中翻滚着软烂牛杂,桌上摆满蔬菜。众人先大快朵颐牛杂,红汤牛杂锅辣得冒汗、香得开胃,在渐冷的天气里别提多爽。捞完牛杂放蔬菜,老太太又给每人舀了碗面,用熟菜拌、浇上汤,吃着够劲儿,就是有点废菊。吃到过瘾的余半仙瘫在椅上感叹,这锅在下雪天吃更舒坦。顾太医却怀疑这老骗子想赖着不走,打算放大招。可吃完饭余半仙竟去睡觉了,顾太医急了,提醒柳杏儿别留陌生人,而柳杏儿有自己的考量……
柳杏儿向顾太医询问余半仙的情况,顾太医正气不打一处来,直言对方不给机会。柳杏儿觉得余半仙在躲,可即便怀疑他是骗子,作为家人,为了一丝希望也不想放弃。这边余半仙睡醒,开口就问吃啥,得知今晚是涮菜老鸭汤等美食,颇为满意。柳杏儿趁机请他看日子,余半仙拿着罗盘满院转悠掐算后,定下十一月十二卯时二刻。可还没等出发回村,柳杏儿又提出家中小孩病得厉害,想请他先看看再走。
彼时,余半仙满脸的不高兴,可就在这时,一顿晌午的牛杂汤锅发挥了神奇魔力。即便满心不情愿,他还是耐着性子,极为不耐烦地冲柳杏儿催促道:“带我去!”究竟要去哪里呢?原来,柳杏儿忙不迭地带着余半仙,前往小老二的房间。
老头儿来了不是吃就是睡,神秘的小老二从未上桌,一直待在屋里。这日,柳杏儿带着余半仙来看小老二的病。余半仙刚见到小老二的脸,竟瞬间愣住。柳杏儿喊了他一声,他才回神让报孩子生辰八字。可小老二和柳杏儿都不知,余半仙倒也不在意。只见他走上前,抓住小老二的手腕,眼睛直勾勾盯着小老二的脸,还让张嘴看舌苔。这余半仙行为古怪,而小老二的面相更是让余半仙觉得大有乾坤。一个本该死的人,未来却贵不可言。
昏暗屋内,气氛紧张又诡异。小老二乖乖张开嘴巴、伸出舌头,老头儿瞥了一眼后,指使柳杏儿取来小刀、烈酒、干净酒杯和半杯水。只见老头儿用烈酒洗净小刀,在小老二手指上划开一道口子,鲜血瞬间涌出。他先弃掉几滴血,才用杯子接住。杯中水瞬间被染红,接着老头儿竟将那杯血水一饮而尽,砸吧嘴后还露出嫌弃表情,惊得小老二和柳杏儿目瞪口呆。这时,自称余半仙的老头儿称能治好小老二的病,不过要上山采药。姜老太太满心怀疑,毕竟太医都说小老二中毒活不过半年,余半仙却坚称不是大病,还狮子大开口要二百两银子。
小老二身中奇毒,一家人焦急万分。余半仙断言给小老二诊断的顾太医是庸医,称那毒根本不算什么,可这却惹恼了姜老太太,她认定顾太医绝非庸医,怒推余半仙,斥其为骗子。柳杏儿虽觉得余半仙或许有不凡之处,却也不敢拿小老二的命冒险,提议等晚上顾太医来了,让两人当面对质。余半仙哪能受得了这气,尊严作祟本想拂袖而去,可又惦记着晚饭,竟厚着脸皮问吃啥,这一幕让姜老太太气得不行,而柳杏儿赶忙安抚,一家人在焦急与纠结中等待着后续的发展 。
姜老太太微微颔首,语气肯定:“你说的是!”话锋一转,神色间满是期待,“是得陈虎回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