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在镇北王府的大厅内举行。
尽管因为天气和时间的原因,规模比预期的小了些,但气氛却格外热烈。
袁越和秦月卿依次向各位长辈和宾客敬酒,接受祝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渐近尾声。
袁越和秦月卿回到洞房,在一众女眷的调笑声中关上了门。
当所有人都离去后,袁越轻轻揭开秦月卿的盖头,露出她那张美丽的面容。
“今天累坏了吧?”
袁越柔声问道。
秦月卿摇摇头,眼中泛着泪光:“能顺利成为你的妻子,再大的困难也值得。”
袁越心中一暖,将秦月卿拥入怀中:“从今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保护你,绝不让你再受任何伤害。”
秦月卿依偎在袁越怀中。
两人相拥而坐,窗外,雨后的天空格外清澈,几颗星星已经悄然升起,似乎在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
袁越将秦月卿介绍给府中的每一个人,她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叶媚娘和叶婷婷对这个新媳妇十分喜爱,经常带她一起出游或是学习女红。
秦月卿也以自己的温婉和聪慧赢得了众人的好感。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流涌动。
那次伏击的事情,袁越一直没有放下。
他命人秘密调查,想要查明背后的真相。
终于,在婚后第七天,王忠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
“公子,查到了!”
王忠神色凝重地走进袁越的书房,“那天伏击的人,确实是端王府的人,背后指使者正是贺青衣。”
袁越握紧了拳头:“果然是她。”
王忠又道:“不仅如此,我们还查到,老爷被扣押一事,也与她有关。她在朝中买通了几个官员,故意诬陷老爷谋反。”
袁越脸色骤变:“什么?父亲之事也是她搞的鬼?”
王忠点点头:“千真万确。我们从一个叫叶元应的家伙口中得知的,此人正是端王府派来的密探。”
袁越沉默片刻,随后缓缓道:“叫人把叶元应带到隐秘处,我要亲自审问他。”
王忠领命而去。
“贺青衣,你真是好手段。不过,既然已经撕破脸皮,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封信,随后唤来一名心腹:“把这封信送到皇后那里,务必亲手交给她。”
心腹接过信,躬身离去。
袁越又将此事告诉了叶媚娘和袁伯庆,两人听后皆是大怒。
“这贺青衣实在太过分了!”
袁伯庆怒道,“不但要害我,还想害你和月卿,真是罪不容诛!”
叶媚娘却更为冷静:“事情既已查明,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但端王府势力庞大,我们不能贸然出手。”
袁越点点头:“我已经写信给皇后娘娘,请她从中斡旋。同时,我们也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让贺青衣无法抵赖。”
叶媚娘赞同道:“正该如此。此事关系重大,需要从长计议。”
当晚,袁越亲自审问了叶元应。
在严刑逼供下,叶元应吐露了更多细节。
原来,贺青衣一直对袁越心怀不满,尤其是知道他要迎娶秦月卿后,更是恼羞成怒,于是密谋报复。
她不仅派人行刺秦月卿,还暗中陷害袁伯庆,意图通过打击袁家来报复袁越。
数日后,朝堂之上。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神情肃穆。今日是大朝会的日子,所有重要事务都将在此议决。
“有奏折吗?”
皇帝开口问道。
“臣有本奏。”
大臣恭敬行礼,“关于靖安侯袁伯庆谋反一案,臣认为有重新审理的必要。”
皇帝眉头微皱:“此案已经交由三司会审,怎么又要重审?”
大臣从怀中取出一叠证据:“近日,臣获得新的证据,证明靖安侯被人诬陷。”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皇帝示意安静,随后命人将证据呈上来审阅。
就在此时,殿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内侍快步进入,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帝闻言,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宣袁越觐见。”
皇帝沉声道。
殿外,袁越身着官服,在侍卫的引领下走进太和殿。
“臣袁越,参见陛下。”
皇帝打量着袁越,问道:“朕听说你有重要证据要呈上,是关于你父亲的案子?”
袁越点头:“正是,陛下。臣有确凿证据证明,家父被人诬陷。”
“呈上来。”
皇帝伸手示意。
袁越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双手呈上。
内侍接过,转呈给皇帝。皇帝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封书信和一份口供。
皇帝抬头环视朝堂,目光最终落在端王身上。
“端王,这些证据指向你府上的贺氏,你可知情?”
端王闻言,面色大变:“臣……臣不知情。这些证据,臣要求仔细核查,恐有诬陷之嫌。”
袁越冷笑一声:“陛下,臣还有人证。”
他一挥手,两名侍卫押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那人正是叶元应,他已被折磨得面目全非,但仍能辨认。
“此人名叫叶元应,是端王府的密探。正是他执行了贺氏的命令,试图行刺臣的妻子,并诬陷家父谋反。”
袁越沉声道。
叶元应抬头,看到满朝文武和皇帝的威严,顿时吓得六神无主。在袁越的逼问下,他颤抖着承认了一切。
“是……是王妃命令我这么做的……她说……说要毁掉袁家……”
端王听到这里,脸色铁青:“荒谬!这必是受了酷刑所致的假供词!”
就在争辩不休之际,殿外又传来通报:“皇后娘娘驾到!”
所有人连忙行礼。
皇后缓步走入殿内,向皇帝福身行礼后,开口道:“妾身听闻今日朝堂上议论靖安侯一案,特来一观。”
皇帝点点头:“爱卿们正在讨论此事,恰好袁越带来了新证据。”
皇后看了袁越一眼,又看向端王,轻声道:“陛下,妾身近日也收到了一些关于此事的线索。据我所知,靖安侯确实被人诬陷,而背后指使者,正是端王府的贺氏。”
端王闻言大怒:“皇后娘娘此言差矣!我府上的贺氏何德何能,敢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这必是有人在借机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