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李斯的主要着作:
《谏逐客书》—3
注释:
1、臣:李斯自称。 吏议逐客:指秦国的宗室大臣和一些执政官吏们,商议决定驱逐客卿(在秦任职的外来人员)的事。
2、窃:私自。 窃以为:个人认为(含有自谦意味)。 过:错误。
3、缪:同“穆”。 缪公: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 士:这里泛指有才能的人。
4、由余:晋人,在西戎任职。戎:当时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
5、百里奚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市)人,春秋时虞国大夫。
6、蹇叔:春秋时岐人,住在宋国。
7、来:招来。丕豹:晋国大夫丕郑的儿子,因父亲被晋惠公所杀,逃到秦国,穆公任他为大将。 公孙支:字子桑,原为晋人,后入秦,任大夫。劝穆公救济晋国的灾荒,以争取民心。
8、子:古代对别人的尊称。 五子:五个人。 产:出生,生长。
9、并国二十:这些国都是西戎部落。 霸:诸侯之长。这里“霸”,用如动词。
10、孝公:秦穆公的第十四代孙。 商鞅: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因封于商,又称商鞅。得秦孝公重用,实行变法,使秦国强盛,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
11、殷盛:殷实强盛。
12、乐用:乐于被使用,就是乐意为国效力。
13、亲服:归附,服从。
14、获:俘获,这里泛指战胜。 师:军队。
15、举地:攻取土地。
16、治强:统治巩固,国力强大。
17、惠王:孝公的儿子,号惠文君,至十四年称王(自他开始)。 张仪:战国时魏人,惠王用为相,用“连横”之计,破六国的“合纵”,使秦能把六国各个击破。
18、拔:攻取。三川:韩国的土地,今河南西部地区。
19、巴、蜀:当时两个小国,在今四川东部和西部。
20、收:获取。 上郡:魏郡名,今陕西北部一带。
21、汉中:在今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地区。
22、包:包罗:即并吞的意思。 九夷:泛指我国东方少数民族,这里泛指散居在当时楚国境内的若干少数民族。 九:不是实数,泛指多数。
23、制:控制。 鄢(yan烟音):楚地名,在今湖北宜城县。 郢:楚国的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
24、成皋:古代的军事重地,又名虎牢,在今河南荣阳县汜水镇。 险:险要地区。
25、割:割据,瓜分。 膏腴之壤:肥沃的土地。
26、散:瓦解,破坏。 从:同“纵”,指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策略。
27、事:侍奉。 事秦:服侍秦国,就是对秦国称臣。
28、施(yi易音):延续。 功施到今:功绩一直达到现在。
29、昭王:即秦昭襄王。 范睢:魏国人,曾任秦相,被封为应侯。
30、穰(rang嚷音)侯:姓魏名冉,秦昭王的舅父,曾为秦相,封为穰侯。
31、华阳:名芈(mi米音)戎,封华阳君,也是昭王的舅父。
32、公室:王室,朝廷。
33、杜:杜绝。 私门:私家权门,指豪门贵族。
34、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侵蚀。
35、帝业:帝王的事业,指统一全国的事业。
36、四君:指秦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四君。
37、向使:假若,倘使。 却:拒绝。 内:同“纳”,容纳,接受。
38、疏:疏远。 士:谋士。“士”与“客”都指外来的人才。 是:此,这(是)。
39、陛下:古代对帝王的尊称,这里指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致:罗致,得到。 昆山:即昆仑山。昆山之玉:即和田玉。
40、随:同“隋”。 随和之宝:指隋侯的珠,和氏的璧,都是有名的珍宝。
41、垂:挂着。 明月之珠:即夜光珠。
42、服:佩带。 太阿之剑:吴国的名剑。
43、乘:骑。 纤离:骏马名。
44、建:树立。 翠凤之旗:用翠凤的羽毛装饰的旗子。
45、树:建立。 灵鼍:形似鳄鱼,皮可制鼓,鼓声洪大,能传很远。
46、夜光之璧:珍贵的玉璧,因夜间能看到它的光亮,故名。
47、犀象:犀角、象牙。 玩好:玩赏、爱好的东西。
48、郑、卫之女:泛指各诸侯国的美女。 充:充实。 后宫:古代帝王的妃居住的宫室。 充后宫:充当嫔妃。
49、駃騠(s jue ti决提音):北方名马。 实:充实。 厩(jiu救音):马棚,马房。
50、丹青:即丹砂、青?(hu护音)之类,出于西蜀地区,是绘画的颜料。 为采:用作彩色颜料。
51、下陈:后列,即站在后列,指侍妾。
52、宛:即大宛,今河南南阳市。 宛珠:宛地出产的珍珠。 宛珠之簪:嵌有宛珠的簪子。
53、傅:同“附”。 玑: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珠)。 珥:耳环。 傅玑之珥:镶有珠子的耳环。
54、缟(gao稿音):白色生绢。 阿缟:齐国东阿(今山东阿县境)所产的缟。
55、饰:衣服的花边。
56、雅:标致的意思。 化:变化。随俗雅化:随着时俗风尚的变化打扮得很标致,即赶时髦的意思。
57、冶:艳丽。 窈窕:形容女子体态美好。佳冶窈窕:形容装饰漂亮,体态优美。
58、叩:敲打。瓮:汲水的瓦罐。 缶(fou否音):盛酒的瓦盆。这里瓮、缶,指瓦制的乐器。击瓮叩缶:指敲打瓮、缶伴奏唱歌。
59、筝:古代流行秦地的一种乐器,也叫秦筝。 搏(bo博音):击打。 髀(bi弊音):人的腿股。搏髀:即歌唱时拍着大腿打拍子的意思。
60、呜呜:秦地乐歌声。 快耳:使耳朵感到愉快,意思是好听。
61、郑、卫:先秦时国名,以盛行新兴民间音乐着名。 郑、卫:指郑国、卫国的民间乐曲。 桑间:卫国地名,在濮水上,今河南濮阳地区,是当时男女聚会唱歌的地方,后来就用作当地民间音乐的代称。
62 、韶虞:相传是舜时的乐曲。 武象:周武王的乐曲称武,乐舞称象。
63、快意:听着愉快。 适观:欣赏起来感觉舒适。
64、取人:用人。
65、曲直:是非。
66、去:离开。
67、跨:凌驾,据有。 海内:天下。 制:控制。 术:方法。
68、太山:即泰山(今山东省)。 让:舍弃,拒绝。
69、择:选择,这里是“排除”的意思。 就:成就,完成。
70、王者:统治天下的人。 却:推开,拒绝。 庶:庶民,百姓。 众庶:人民群众。
71、明:作动词用,显示。 德:德行,这里指政治威望。
72、无:不分的意思。
73、充:完满。
74、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无敌:无敌于天下。
75、黔:黑色。 黔首:秦称百姓为黔首。 资:资助,给。
76、却:退,驱逐。 宾客:即外来人士。 业:这里作动词用,成就其事业的意思。 业诸侯:就是使诸侯成就功业。
77、西向:指归向秦国,因为秦地在六国西部。
78、裹足:止步不前的意思。
79、兵:武器。 赍(ji基音):给予、赠送。借寇兵而赍盗粮:借给贼寇武器,送给强盗粮食。这里说明逐客等于资助敌人。
80、自虚:(逐客以)自取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