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商纣王帝辛是个天赋异禀的人,他脑袋转得比黄河的急流还快,别人说上句他能接下句,满朝文武没几个能在口才上赢过他。他的力气大得能徒手和野兽搏斗,有一次在野外遇到一头斑斓猛虎,旁人吓得四散奔逃,他却赤手空拳冲上去,几个回合就把老虎按在地上,老虎疼得嗷嗷直叫,从此乖乖趴在他脚边当起了“宠物”。

这样的天资若用在治国上,本可成为一代明君,可惜他全用在了“作妖”上。 纣王特别好酒,宫里的酒窖比寻常人家的房子还大,储酒的器皿从青铜酒樽到玉石酒盏应有尽有。他宠爱妲己到了极点,妲己说往东他绝不往西,妲己喜欢听新奇的音乐,他就命令乐官师涓创作靡靡之音,那种曲子听着让人骨头都发软,可纣王却觉得这是天下最美的音乐。

为了让妲己高兴,他让人在沙丘修建巨大的苑台,苑台里堆满了从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珍禽异兽更是不计其数,孔雀的羽毛在阳光下五彩斑斓,长颈鹿的脖子比宫殿的柱子还高,可这些都只是他讨妲己欢心的玩物。

最荒唐的是他在沙丘举行的那场狂欢。他让人挖了一个巨大的酒池,酒池大得能在里面划船,又把烤肉挂成林,远远看去就像一片肉的海洋。他让男男女女都脱光衣服在酒池肉林间追逐嬉戏,自己则和妲己坐在高高的台上,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有时兴起还会随手把美酒肉脯扔向人群,看着人们争抢的样子哈哈大笑。

大臣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劝他:“陛下,如此奢靡,百姓怨声载道,社稷堪忧啊。”纣王却不耐烦地挥挥手:“老比啊,你就是太死板,人生在世不就是要及时行乐吗?百姓有酒喝有肉吃,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百姓确实怨声载道,沉重的赋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纣王为了填满鹿台的钱库和钜桥的粮仓,把赋税提高到让人无法承受的地步,家里稍微有点余粮的人家,几乎一半的收成都要上交。

有个老农看着自家所剩无几的粟米,无奈地对儿子说:“纣王要这么多钱干什么?难道钱能当饭吃吗?”儿子叹口气:“听说他又在修什么鹿台,把贝壳币都堆成山了,咱们老百姓只要能吃饱饭就知足了。” 诸侯们也开始有了反叛之心,纣王却用重刑来镇压。

炮烙之刑就是他的“发明”,把铜柱子烧得通红,让犯人在上面行走,犯人稍有不慎就会掉进下面的火坑,被烧得皮开肉绽。他看着犯人痛苦的样子,反而觉得有趣,对妲己说:“你看,这多热闹,比看歌舞还有意思。” 九侯、鄂侯和西伯昌被他封为三公。九侯有个女儿生得美丽端庄,九侯把她送进王宫,希望她能规劝纣王。可这女子看不惯酒池肉林的荒唐场景,始终板着脸,纣王觉得扫了兴致,一怒之下杀了她,还把九侯剁成了肉酱。

鄂侯得知后,气得满脸通红,进宫和纣王理论:“陛下如此暴虐,天下人怎能心服?”纣王冷笑一声:“你是想和九侯一样吗?”鄂侯毫不畏惧:“身为三公,见陛下犯错而不劝,是为失职!”纣王大怒,命人把鄂侯做成了肉干,挂在宫殿门口示众。 西伯昌听说后,忍不住私下叹息,没想到被崇侯虎告到纣王那里。纣王二话不说,把西伯昌囚禁在羑里。西伯昌的臣子闳夭等人焦急万分,他们知道纣王喜欢奇珍异宝,于是四处搜罗美女、宝马和罕见的宝物,献给纣王。

纣王见到这些贡品,眼睛都亮了,笑着说:“西伯侯还是很懂事的,算了,放他回去吧。” 西伯昌在羑里的监狱里,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拯救百姓于水火。他看着监狱里的泥土,想起家乡的农田,想起百姓辛苦耕种的场景,忍不住用树枝在地上画起了水渠图。他琢磨着如何改良农具,让百姓能更轻松地耕种。他想到把翼石锄的刃口做得更锋利,把木柄改成更省力的弧度,甚至在心里勾勒出一套新的灌溉系统。他知道,只有让百姓吃饱饭,才能赢得民心,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对抗纣王。

西伯昌出狱后,把洛西之地献给纣王,请求废除炮烙之刑。纣王正忙着和妲己玩乐,随口答应:“行,你拿去玩吧,以后你还可以替朕去征伐不听话的诸侯。”他哪里知道,西伯昌回到封地后,立刻推行仁政,减轻赋税,教百姓改良农具,兴修水利。百姓们发现,跟着西伯昌种地,收成比以前多了不少,对他感恩戴德,诸侯们也纷纷归附,西伯昌的势力越来越大。

纣王却丝毫不在意,他依然信任费中和恶来这两个奸臣。费中擅长阿谀奉承,每次见到纣王都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私下里却大肆贪污受贿,把商朝的经济搞得一团糟。恶来则专门挑诸侯和大臣的毛病,整天在纣王耳边说坏话,诸侯们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敢怒不敢言。 王子比干看着商朝越来越衰败,决心以死进谏。

他来到纣王面前,苦口婆心地说:“陛下,如今百姓困苦,诸侯反叛,您再这样下去,商朝的天下就要没了啊!”纣王听得不耐烦,突然想起传说中圣人的心有七窍,便说:“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这样。”说完,竟然命人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心脏仔细端详。比干的鲜血染红了宫殿的地面,纣王却像没事人一样,笑着对妲己说:“果然有七个窍,真是神奇。”

箕子看到这一幕,吓得浑身发抖,为了保命,只好装疯卖傻,整天披头散发,胡言乱语。纣王却不放过他,把他囚禁起来,当作取乐的工具。商朝的太师、少师见此情景,知道商朝气数已尽,便带着祭祀的乐器投奔周族,周武王亲自迎接他们,郑重地说:“商朝的礼乐不能失传,我会好好保存。”

西伯昌去世后,周武王继位。他见时机成熟,便率领诸侯东伐,到达盟津时,有八百诸侯前来会合,大家都说:“纣王暴虐,是时候讨伐他了!”周武王却摇摇头:“天命还未完全归周,我们再等等。”其实他是想等更多的诸侯归附,等周族的准备更加充分。 纣王却越来越荒唐,微子多次劝谏无效,无奈之下,只好和太师、少师商量后逃离了商朝。

周武王觉得时机已到,亲率大军讨伐纣王,双方在牧野展开大战。纣王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却早已对他心怀不满,刚一交锋就纷纷倒戈,大喊:“武王仁厚,我们愿意追随!”纣王见大势已去,狼狈地逃回朝歌,登上鹿台,穿上他那华丽的宝玉衣,一把火点燃了鹿台。熊熊大火中,他看着自己苦心建造的宫殿和珍宝,终于露出了恐惧的神色,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他一直以为自己有天命庇佑,却没想到百姓的怨恨比天命更强大。

周武王攻入朝歌后,斩下纣王的头颅,悬挂在白旗之上,又杀了妲己,释放了箕子,命人隆重地安葬比干,还在商容的居里立表,表彰他的贤德。他封纣王子武庚、禄父继续管理殷地,下令推行盘庚时期的仁政,殷民们欢呼雀跃,终于迎来了安定的生活。 后来周武王去世,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杀他们,又立微子于宋,延续了殷的祭祀。

商朝的故事就此落幕,但纣王的作妖经历却成为后世的警示:一个君主如果只知道享乐,不顾百姓死活,最终只会被百姓抛弃,再强大的天资和权力也无法挽救他的败亡。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战国万人敌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
UU阅书最新小说: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