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这边,“启明pioneer”引发的全球热潮还在持续发酵,启明芯内部也在经历着高速成长带来的阵痛与蜕变。而在日本、欧洲和美国的科技巨头总部里,关于这款“不速之客”的讨论,也终于从最初的零星信息,升级到了需要摆上某些部门高层会议桌的程度。
东京,索尼总部,walkman事业部例行战略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沉闷。最新的销售数据显示,尽管他们刚刚推出了新款超薄cd walkman和改进型的Netmd(支持网络下载,但依然需要通过索尼的专用软件和格式转换),但其在全球几个关键市场的销售增长已经明显放缓,甚至在某些细分用户群体(如年轻学生、科技爱好者)中出现了下滑。
一位穿着挺括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部长,面色凝重地指着投影幕布上的曲线图:“各位,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根据市场调研部门的初步报告,这款来自香港的‘启明pioneer’ mp3播放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抢占年轻用户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它的线上讨论热度和购买意愿,已经超过了我们的md产品。”
他切换到下一页ppt,上面是pioneer简洁的外观照片和几个核心参数:“它的设计非常……独特,交互方式据说也很新颖。虽然采用了有损压缩的mp3格式,但很多用户反馈音质‘足够好’。最关键的是,它摆脱了物理介质的束缚,可以直接存储数百首歌曲……”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坐在主位上、一位头发花白、神情倨傲的老者打断了。这位老者是walkman部门的最高负责人,也是索尼内部“模拟音频时代”的功勋元老,对数字压缩技术一直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够了,田中君。”老者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个小小的香港公司,搞出来的一个噱头产品而已,值得我们在这里浪费时间吗?”
他轻蔑地扫了一眼屏幕上的pioneer照片:“mp3?那种阉割音质的东西,也配和我们伟大的AtRAc(md的编码技术)相提并论?简直是对音乐的侮辱!至于存储歌曲?哼,没有版权保护,全是非法下载的盗版音乐,这种模式能长久吗?早晚会被唱片公司告到破产!”
他挥了挥手,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的重心,依然是md!md才是高品质便携音乐的未来!我们下一代hi-md产品,容量更大,音质更好!这才是我们应该投入资源的方向!至于那个什么pioneer……让市场部继续观察吧。这种小打小闹的东西,成不了气候。”
那位中年部长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但在老者强大的气场和部门内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最终还是无奈地低下了头。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没有人敢挑战这位元老的权威。
一个可能改变索尼命运的警报,就这样被轻易地摁了下去。
荷兰,埃因霍温,飞利浦半导体总部。
负责消费电子芯片解决方案的副总裁,正在听取下属关于“启明一号”芯片的逆向工程初步分析报告。
“……从芯片的显微照片和初步的功能测试来看,这颗Soc的设计水平相当高。”一位戴着眼镜的工程师汇报道,“特别是它的低功耗设计和数模混合信号处理部分,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mp3解码效率也非常高,这表明他们的算法优化能力很强。”
副总裁点点头,问道:“专利方面呢?他们有没有可能绕开了Fraunhofer和我们的相关专利?”
“很难完全绕开。”工程师回答,“mp3的核心编码原理专利覆盖很广。除非他们采用了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全新解码架构……但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他们目前是在‘冒险’运营,或者正在寻求与专利持有方进行谈判。”
副总裁皱起了眉头。飞利浦自身也持有不少音频编解码相关的专利,并且是未来mp3专利池的重要参与者。他一方面对启明芯的技术实力感到惊讶,另一方面也对其“无视”专利风险的做法感到不悦。
“这款芯片的市场表现如何?”他问道。
“目前看来非常火爆,他们的播放器产品‘启明pioneer’在全球范围内供不应求。”
“嗯……”副总裁沉吟了片刻,“但是,mp3的市场前景,我依然持保留态度。数字音乐版权问题悬而未决,消费者付费意愿不明朗。而且,一旦专利池开始运作,高昂的授权费将极大地压缩这类低成本产品的利润空间。”
他最终做出了决定:“我们暂时不跟进mp3播放器芯片市场。继续专注于我们更有优势的领域,比如cd\/dVd芯片、电视芯片、以及汽车电子。至于启明芯……让法务部门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专利池正式成立,如果他们拒绝支付授权费,我们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的可能性。”
飞利浦选择了观望和潜在的“法律打击”,同样错失了第一时间进入这个新兴市场的机会。
美国,加州,创新科技(creative Labs)总部。
作为pc多媒体领域的绝对霸主,创新科技的高层对“启明pioneer”的讨论,显得更加“漫不经心”。
“mp3?我知道,就是那个在网上下载盗版音乐的东西嘛。”一位负责市场的高管在会议上随口说道,“我们的Sound blaster Live! 声卡早就支持mp3硬件加速解码了,比那个香港的小玩意儿强大多了!”
另一位负责软件开发的负责人补充道:“我们正在开发下一代的媒体播放软件,会集成更强大的mp3管理和播放功能。用户在电脑上听歌就够了,谁会专门花几百美金去买一个只能听mp3的小盒子?”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便携”才是mp3播放器真正的“杀手级”应用场景。他们依然沉浸在pc世界的成功中,用pc的逻辑去思考移动设备的需求。
最终的结论是:“启明pioneer只是昙花一现的利基市场产品,对我们的核心业务构不成威胁。加强我们pc端mp3软件的功能就好。”
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全球几家最有实力、也最有潜力在数字音频领域与启明芯一较高下的科技巨头,因为各自的傲慢、偏见、保守或战略失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睡眼惺忪”地观望,甚至是无视。
林轩通过各种零散的渠道(黄耀龙在行业展会上收集的信息、赵晴鸢通过投行关系打听到的消息、以及他对这些公司前世发展轨迹的了解),大致拼凑出了这些巨头的反应。
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脸上露出了智珠在握的笑容。
“历史的车轮,果然还是按照我熟悉的轨迹在滚动……”他低声自语,“巨龙沉睡,正好给了我们这些‘泥鳅’化龙的时间和空间。”
他立刻给黄耀龙和市场部下达了新的指示:“继续保持低调!不要主动去招惹那些大家伙。我们的重点是快速占领市场,完善产品,积累用户口碑。在他们真正醒过来之前,我们要把‘启明pioneer’打造成便携数字音乐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同时……”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启明二号’的研发,必须加速!我们要在他们模仿出第一代产品之前,就用第二代产品,给他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巨头的“睡眼惺忪”,为启明芯赢得了至少一年到一年半的黄金发展窗口期。而林轩,绝不会浪费这宝贵的、用“信息差”换来的战略机遇。他要在这段时间里,将启明芯的根基扎得更深,将技术壁垒建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