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对京城“Vcd之父”万燕集团的成功拜访,黄耀龙和顾维钧一行人没有片刻停歇,立刻搭乘南下的航班,飞抵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东莞市的“步步高”。
与万燕那种带着浓厚国企色彩和历史沉淀感的氛围不同,步步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扑面而来的市场化气息和南方企业特有的务实与活力。公司坐落在一个规划整齐的新兴工业园内,厂房和办公楼虽然算不上奢华,但干净整洁,管理有序。来来往往的员工大多很年轻,步伐匆匆,脸上洋溢着一种忙碌而自信的神采。
黄耀龙敏锐地感觉到,这家公司的风格,与万燕截然不同。步步高虽然在Vcd市场的起步比万燕晚,但凭借其出色的产品质量(在当时以“皮实耐用”着称)、强大的营销能力(其广告投入和渠道建设在业内首屈一指)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老顾,”在前往会议室的路上,黄耀龙低声对顾维钧说道,“这家步步高,我打听过了,他们的老板段总(平行世界人物),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对技术和市场都有很深的理解,眼光也很长远。据说他们内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而且非常注重用户体验。我们待会儿的演示和讲解,要突出我们芯片的稳定性和综合性能优势,光靠‘纠错能力强’可能还不够打动他们。”
顾维钧点点头,表示明白。他知道,不同的客户,关注点不同,必须“因材施教”。
步步高的会议室布置得现代而简洁。接待他们的是步步高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陈永,以及几位看起来非常精干、目光锐利的技术负责人。与万燕那边相对轻松的氛围不同,这里的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更加专业和严肃。
陈永大约三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穿着合体的衬衫西裤,显得温文尔雅,但言谈举止间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精明和决断力。
简单的寒暄过后,陈明永便直奔主题:“黄总监,顾博士,欢迎来到步步高。我们对贵公司在mp3领域取得的成就早有耳闻,pioneer播放器的成功确实令人瞩目。听说贵公司现在也推出了dVd解码芯片‘龙芯一号’,并且在性能上很有特色?我们很感兴趣,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他的提问直接而精准,显然是做过功课的。
黄耀龙调整了一下心态,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思路,开始介绍启明芯的背景、技术实力,以及“龙芯一号”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他特别强调了启明芯作为一家香港高科技公司,在国际视野、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
随后,顾维钧再次开始了技术讲解和现场演示。这一次,他吸取了黄耀龙的建议,除了重点展示“龙芯一号”那令人惊叹的“超强纠错”能力外,还特别突出了芯片在其他方面的综合性能优势:
流畅的系统响应与导航: 他演示了基于“龙芯一号”的样机在播放dVd菜单、进行章节跳转、快进快退等操作时的响应速度,明显比市面上常见的方案更加流畅、迅速,几乎没有延迟感。这得益于“龙芯一号”内部高效的ARm+dSp异构架构和优化的系统软件。
卓越的音视频质量: 他播放了同一张高码率的dVd测试碟,与现场准备的、采用其他方案的对比样机进行Ab对比。通过专业设备的测量和现场人员的直观感受,“龙芯一号”在画面细节还原、色彩饱和度以及音频的动态范围、解析力方面,都展现出了微弱但可感知的优势。这体现了顾维钧团队在模拟电路和音视频处理算法上的深厚功力。
高集成度与低外围成本: 顾维钧还展示了“龙芯一号”的参考设计原理图,强调其高度集成的特性,将cpU、dSp、mpEG-2解码、Ac-3解码、伺服控制、AtApI接口、甚至部分电源管理功能都整合在一颗芯片上,可以大大简化整机厂商的pcb设计复杂度,减少外围元器件数量,从而有效降低整机物料成本(bom cost)和生产难度。
步步高的技术团队看得非常仔细,他们不时地低声交流,并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在演示过程中,他们也提出了一系列非常专业和尖锐的问题:
“顾博士,你们这颗芯片的实际运行功耗和发热情况如何?有没有进行过长时间的拷机测试?”一位负责硬件设计的工程师问道。 “芯片内部各个模块的时钟域是如何划分和同步的?高速接口的信号完整性如何保证?”另一位似乎是负责系统架构的负责人问道。
“伺服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如何?对于不同品牌、不同批次的光驱,兼容性有没有做过充分验证?”负责整机生产的工程师则更关心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mpEG-2解码算法是否完全符合标准?对于一些非标准的码流,兼容性如何?有没有进行过严格的认证测试?” “Ac-3解码是内置硬解还是软硬结合?是否获得了杜比实验室的官方认证?后续的dtS支持计划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切中了dVd Soc设计的关键点和难点。如果是一般的芯片公司,很可能被问得捉襟见肘。
但顾维钧和他的团队(这次他还带了一位负责伺服控制算法的核心工程师)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不仅对答如流,详细解释了“龙芯一号”在这些方面的设计考虑和技术优势,还当场调出了大量的仿真数据、测试报告甚至部分关键模块的内部架构图(当然,是经过脱敏处理的)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特别是当顾维钧详细阐述了他们如何在伺服控制算法中引入自适应学习机制,以兼容不同光驱和碟片特性时;以及林轩提供的、经过优化的Ac-3定点解码算法如何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运算复杂度时,步步高的技术团队眼中明显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认可。
演示和问答环节结束后,陈明永一直带着微笑倾听,此刻他才缓缓开口,总结道:“顾博士,黄总监,感谢你们精彩的演示和解答。
坦白说,‘龙芯一号’的综合表现,确实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特别是在纠错能力、系统响应速度和高集成度方面,很有亮点,也确实符合我们步步高对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要求。”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不过,我们也有几个关键的顾虑。”
“第一,供货保障。启明芯毕竟是一家新公司,‘龙芯一号’也是第一款dVd芯片。你们如何保证未来能够稳定、大批量地供应芯片?三星的产能和良率是否真的可靠?有没有第二供应商计划?”
“第二,成本。黄总监提到成本会远低于c-cube,具体能低多少?能否给出一个明确的、有竞争力的报价?要知道,国内dVd市场的价格战很快就会打响,成本是生死线。”
“第三,技术支持和未来演进。dVd技术本身还在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新的格式(如dVd-Audio)和功能出现。启明芯的技术支持团队是否足够专业和快速响应?你们对下一代芯片的规划是怎样的?我们不希望选择一个只能满足当前需求、但缺乏长期发展潜力的合作伙伴。”
陈明永的这三个问题,直接点中了启明芯作为一家新兴芯片供应商的“软肋”。
黄耀龙正准备开口回答,林轩之前早已预料到这些问题,并与他和赵晴鸢反复推演过应对策略。
顾维钧却抢先一步,沉稳地回答了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陈总,关于供货保障,我们与三星签订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长期产能协议,并且三星的0.5微米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稳定。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评估台联电作为第二供应商的可能性。技术支持方面,启明芯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FAE(现场应用工程师)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调试的全方位支持。至于未来演进,我们启明芯的理念就是持续创新,‘龙芯二号’的规划已经在进行中,将支持更先进的格式和功能,确保我们的客户始终能走在市场前沿。”
然后,黄耀龙接过了关于成本和报价的问题:“陈总,关于价格,我们非常有诚意。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我们的目标是将‘龙芯一号’的价格,做到同等性能的国际品牌芯片的60%左右!具体的报价,我们需要根据贵司的预估采购量和合作模式来最终确定。我相信,这个价格,足以让步步高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巨大的成本优势!”
六折!这个数字让陈永和他的团队都感到了一丝惊讶。如果启明芯真能做到这个价格,并且性能和质量都有保障,那对于步步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陈永沉吟了片刻,与身边的技术负责人低声交流了几句,然后抬起头,脸上露出了笑容:“黄总监,顾博士,你们的诚意和实力,我们都看到了。这样吧,我们原则上对‘龙芯一号’非常感兴趣。请尽快给我们提供更详细的技术文档、参考设计方案以及正式的报价。同时,我们希望采购一批(比如500-1000片)工程样品,进行全面的内部评估和整机测试。如果测试结果理想,我们将很快启动更大规模的试产订单谈判。”
他还补充了一句:“另外,我们步步高一直希望能在产品上做出一些差异化的特色功能。如果未来我们能在芯片层面进行一些定制化的合作,比如加入一些我们独有的音效处理算法或者UI加速功能,那就更好了。”这个提议,显示出步步高不仅仅是想找一个芯片供应商,更希望找到一个能够深度合作的技术伙伴。
“完全没问题!”黄耀龙立刻答应下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步步高的态度,比万燕更加积极和明确!
会议结束后,陈明永亲自将黄耀龙和顾维钧送到了楼下,并再次表达了合作的期待。
坐上返回香港的汽车,黄耀龙兴奋地对顾维钧说:“老顾!步步高这条线,我看是稳了!他们的实力和市场眼光,比万燕强多了!要是能拿下他们,我们‘龙芯一号’在中国市场就成功了一半!”
顾维钧也点点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是啊,他们的技术团队很专业,问题问得很到位。这也说明他们是真正想做好产品。和这样的客户合作,虽然要求高,但对我们自身的成长也是好事。”
这次对步步高的技术路演,再次证明了“龙芯一号”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启明芯团队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灵活的商业策略,成功地敲开了又一家行业巨头的大门。
神州大地上,一场围绕dVd核心芯片的格局重塑,正在因为“龙芯一号”的到来,而加速上演。启明芯的市场征伐,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