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的谈判暂时休会,但启明芯与mp3专利联盟(mp3 LA)之间的博弈并未停止。双方的法律团队继续在美、德两地的法庭上进行着程序性的交锋,同时,更激烈的较量,则转移到了幕后的、更为隐秘和频繁的沟通与试探中。
启明芯方面,在林轩和赵晴鸢的指示下,采取了“软硬兼施,步步为营”的策略。
硬的一手,是法律和技术上的持续施压:
专利无效挑战程序加速推进: 詹姆斯·怀特和戴维斯律师团队,将那份关键的“ocF报告”以及其他搜集到的prior Art证据,正式、完整地提交给了USpto和Epo,请求加速对mp3 LA核心专利的复审和异议程序。虽然这些官方程序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会有最终结果,但仅仅是程序的启动和证据的公开,就足以对这些专利的稳定性构成巨大威胁,也给mp3 LA带来了持续的法律成本和市场信誉压力。
反诉威胁升级: 启明芯的律师团队在仔细评估后,正式向mp3 LA的几个主要成员公司(如飞利浦、汤姆逊)发出了措辞更严厉的律师函,详细列举了这些公司某些产品(可能涉及其早期的数字音频处理器或消费电子产品)涉嫌侵犯启明芯已授权专利(如电源管理、接口技术等)的具体证据,并明确表示如果mp3 LA继续采取不合理的诉讼行为,启明芯将保留在美国或欧洲提起专利侵权反诉的权利。这招“围魏救赵”让那些自身也有产品销售的专利池成员感到了切实的痛楚和压力。
技术规避方案的“适时透露”: 在一些非正式的技术交流或谈判场合,启明芯的技术专家(如顾维钧或李志远)会有意无意地“透露”一些他们正在研究的、可能部分规避mp3核心算法的替代技术方案(即使这些方案尚不成熟或存在性能缺陷)。这旨在向mp3 LA传递一个信息:启明芯并非完全依赖你们的技术,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寻找替代方案,如果你们的授权条件过于苛刻,我们最终可能会彻底放弃mp3标准,转而支持其他(如未来可能出现的AAc、ogg Vorbis等)音频格式,这对你们来说将是更大的损失。
软的一手,则是在谈判桌上展现出诚意和灵活性:
承认部分专利价值,聚焦核心争议: 赵晴鸢在谈判中不再全盘否定mp3 LA所有专利的价值,而是采取了更具技巧性的策略。她承认mp3技术标准本身具有创新性,部分专利(特别是那些与标准兼容性直接相关的)具有一定的实施必要性。但她将争议焦点集中在那些启明芯认为“无效证据”最充分、或者其权利要求范围过宽的核心专利上,以及最重要的——授权费率的合理性上。这种“区分对待”的策略,显得更加理性务实,也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提出创新的和解方案: 赵晴鸢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回应对方的要价,而是开始主动提出一些创新的、能够实现“双赢”(或者至少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的和解方案框架。例如:
阶梯式费率(tiered Royalty): 建议根据启明芯芯片\/播放器的出货量或销售价格区间,设定不同的、递减的专利费率。销量越大,单价越高的产品,费率可以略高;而针对低端市场、利润微薄的产品,则应该有更低的费率。这既保证了专利权人的基本收益,也给了启明芯在不同市场灵活定价的空间。
一次性买断历史+未来固定年费: 提出以一个远低于对方最初索赔额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打包价”,一次性解决历史销售的专利费问题。对于未来的授权,则可以考虑每年支付一笔固定的、封顶的授权费(Lump Sum Annual cap),而不是按量计费,以获得更大的成本确定性。
交叉许可(cross-Licensing)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启明芯自身不断增长的专利组合的价值,提出将双方的部分专利进行交叉许可,以互相抵消部分或全部的现金支付。这对于那些自身也有产品线的专利池成员(如飞利浦)尤其具有吸引力。
限制性授权范围: 争取在授权协议中明确排除某些特定市场(如教育市场、专业市场)或特定功能(如启明芯独有的增值功能)的专利费计算,或者约定在某些启明芯拥有更强专利优势的领域(如未来的移动音频处理),可以豁免mp3专利费。
启明芯这种“软硬兼施”、“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逐渐收到了效果。
mp3 LA内部开始出现分歧。像弗劳恩霍夫这样的研究机构,可能依然坚持维护其专利的“神圣性”和高额收费;但像飞利浦、汤姆逊这样更注重商业利益和风险控制的公司,则开始倾向于尽快达成一个合理的和解,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法律战泥潭,特别是当他们自己也面临启明芯反诉威胁的时候。
谈判的氛围,从最初的剑拔弩张,逐渐转向了更加务实和具有建设性的讨价还价。双方律师团队开始就具体的和解条款细节,进行反复的磋商和修改。虽然过程依然充满了博弈和拉锯,但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结束这场代价高昂的战争,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已经成为了主流共识。
时间来到了2000年的深秋。经过长达数月的激烈对抗和艰苦谈判,启明芯与mp3 LA终于就全球专利授权和历史问题和解,达成了一份全面的“协议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这份moU的核心条款,基本体现了启明芯的战略意图:
历史赔偿金: 最终确定的金额,大约只有mp3 LA最初索赔额的十分之一左右,启明芯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在未来两年内支付完毕。
未来授权费率: 采用了一种复杂的、与产品类型、销售区域、出货量相关的阶梯式费率结构。总的来说,平均费率被压到了一个远低于最初要求、启明芯完全可以承受的水平(可能折合每芯片约0.2-0.3美元,或销售额的1%左右)。
交叉许可: 协议中包含了部分交叉许可的条款,启明芯以其在电源管理和接口技术方面的几项专利,换取了在特定产品上使用mp3专利的部分费用减免。
授权范围与期限: 明确了授权覆盖的核心专利、产品范围和地域范围(全球),授权期限也足够长(例如覆盖了主要专利的剩余有效期)。
诉讼中止: 双方同意,在全球范围内立刻中止所有正在进行的相互诉讼和专利无效挑战程序,并承诺在协议有效期内不再就相关专利互相提起新的诉讼。
虽然这份moU还需要双方律师团队进一步细化为最终的法律文本并正式签署,但其核心条款已经锁定。这意味着,笼罩在启明芯头顶长达一年多的mp3专利阴影,终于即将散去!
消息传回香港总部,整个公司再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虽然为了达成和解,公司依然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一次性赔偿金+未来的专利费),但这相比于之前面临的灭顶之灾或长期诉讼的巨大消耗,无疑是一个极其理想的结果!
林轩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场“世纪专利大战”,启明芯不仅顶住了压力,更通过积极的应对和精准的反击,最终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这不仅扞卫了公司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同样有能力、有智慧在全球知识产权的最高舞台上,与国际巨头进行平等的博弈,并赢得尊重!
“James, davis, 晴鸢,还有所有参与这场战斗的同事们,”林轩在内部的庆祝会上,举起酒杯,眼中充满了感激和自豪,“你们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你们为启明芯扫清了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专利战的硝烟即将散尽,和解的曙光已经初现。启明芯这艘一度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的战舰,终于可以卸下沉重的枷锁,以更加轻盈、也更加自信的姿态,全速驶向那片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
而林轩的目光,也终于可以从眼前的法律纠纷中移开,投向那个他早已规划好的、更具长远战略意义的战场——神州大地。在那里,启明芯的下一个宏伟篇章,正等待着他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