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敌袭!快发信号!”
几个小兵还在懵圈的时候,十几个爬上垛口的建奴白甲巴牙嘞,挥舞着弯刀就到了眼前。
在几人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城下的人至使还不知道城上发生的事情,依然还在熟睡中。
同时在不远处的木栅前,镶白旗甲喇额真鄂硕亲率重斧手突袭木栅,三十斤巨斧劈砍木桩的闷响终于惊动了熟睡的守军。千总王元胤急忙起身,调火铳手和自己的亲兵登城拒敌,但是潮湿的天气让火药屡次哑火,仅有零星箭矢射向黑影。在木栅崩塌的瞬间,八旗军举着数百支火把,呼啸着从缺口涌入。
“快关闭瓮城闸门!”
王元胤大声的对自己的亲兵喊道。
身后几名兵士在慢慢的靠近自己。待亲兵稍微离开一点距离,立马冲上前,举刀砍向王元胤。
“快去通知总兵大人!”
王元胤艰难的说出一句,然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建奴十万大军进城了,快逃呀!”
几名砍死守将的建奴细作,大声的喊了起来。
“建奴十万大军进城了,快逃呀!”
一边四下喊着,一边奔向瓮城闸门。
天微微亮的时候,皇太极骑马进入城中。
龙井关。
龙井关因其控扼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成为截断明军东西联络的关键节点。
然而此时的龙井关守备形同虚设:
总兵张安麾下名义有五千兵马,实则仅有残存的两千士卒,其中半数还被调往遵化协防。
要命的是,当年戚继光督造的四座空心敌台因雨水侵蚀,西南角敌台已坍塌成乱石堆,形成天然缺口。
子时。
二贝勒阿敏率镶蓝旗八百巴牙嘞抵近龙井关北侧山脊。
八百巴牙嘞脚上绑着兽皮防滑,口里含着木棍止声,在积雪中慢慢爬行。
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向关城轮廓,对身旁的一个白甲巴牙嘞低语道:
“明狗连巡哨火把都未点燃。真实天赐良机。”
城头。?
城头更夫张安看到雪地里爬动的身影,揉了揉眼睛,再次看过去。
“敌袭!”
一边喊着,一边敲响了手中的铜锣。
铛铛的声音惊醒了梦中的兵士,也催促着镶蓝旗八百巴牙嘞加快脚步。
“快,全速前进,攻占城头,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二贝勒阿敏听到通络的声音,立马起身开始快速奔跑。
镶蓝旗前锋额尔克率三百巴牙喇,快速奔跑到城下,用力的甩出飞钩,攀墙而上。
西南角敌台废墟处,几十个白甲巴牙嘞躲在一块巨石的后面,以重箭压制垛口明军。
甲喇额真图鲁什则率领五十名巴牙嘞突袭到木栅处,使劲的劈砍着面前的木栅栏。
守军千总李茂才在听到铜锣声之后,迅速起身,当赶到城头的时候,城墙上已经出现了几十名白甲巴牙嘞,正在和守城的士兵近身缠斗在一起。来不及想那么多,李茂才提着刀冲了过去。李茂才的侍卫长张承宗持长枪紧紧跟随自己的主将。
“承宗,你不要跟着我了。你速速离开,向朝廷报信。”
“将军,我不走,我就是死了,也要在地下继续做您的亲军。”
“服从军令,回去报信!快走!”
? 一个时辰之后,关城陷落,残余明军退入粮仓巷死战。
把总王劼带着几名伤残老兵推入军火库。
“兄弟们,我们是出不去了。一起上路,路上也有个伴。”
随即点燃了火药库。
清晨,
驻守汉儿庄的明军参将张春接烽火急报,率两千援兵驰救龙井关。
这支以川兵为主的部队素以悍勇着称,却不知已踏入皇太极精心设计的杀局。
当明军行至滦河冰面时,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突然从东侧山林杀出,蒙古轻骑则以绳索绊倒明军马队。
川兵结圆阵死战,三眼铳齐射竟击毙后金甲喇额真拜音图,但镶红旗岳托部随即从后方包抄,以重箭覆盖明军阵线。
血战持续两个时辰,滦河冰面被染成赤红。
张春身中五箭,仍持刀高呼“不退”,最终被岳托亲兵砍断右臂,失血而亡。
两千川兵仅三十余人逃回汉儿庄,余者皆殁。
皇太极命将明军尸体垒成京观,上插“抗天兵者形骸如此”木牌。
大安口。
子夜。
燕山北麓的寒风裹挟着细雪,将大安口长城隘口的烽火台笼罩在一片死寂中。
镶红旗贝勒岳托率一千精锐抵近大安口北侧滦河支流。河面虽已结冰,但冰层厚度不足,难以承受大军通行。
岳托令三百名来自黑龙江流域的八旗兵背负木板,以铁锥破冰开道。
巨大的碎冰坠河的脆响惊动关城哨兵。
等到守备王廷臣组织防御的时候,镶白旗甲喇额真阿山早已率五百巴牙喇,身披白色羊皮匍匐潜至城下。
天微亮的时候,大安口失陷。?
三个关口的陷落,如同在蓟镇防线上撕开一道血淋淋的裂口:整个九边防御体系陷入瘫痪。
(皇太极此战展现出惊人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洞察力:他选择在雪夜突袭,既利用恶劣天气削弱明军火器优势,又以缴获的虎蹲炮组建首支后金炮兵队;更通过纵归俘虏散布“川兵尽殁”的谣言,导致蓟州、三河等地守军不战而逃。当龙井关的狼烟升起时,大明王朝最后的防御自信,已随着关城的砖石一同崩塌。)
这场持续不到六小时的破关血战,实为明清鼎革的关键转折。
当八旗军的马蹄踏碎龙井关的积雪,山海关外,一个崭新帝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凶悍姿态,撞向中华大地的命门。
“还真让老八给说着了。明军果然没有任何防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丢了三关。二哥,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莽古尔泰觉得皇太极的眼光还行,但是自己不会认输的。
“三关陷落,是因为没有有任何防备。明军很快就会组织援军过来,到时候,我们可不能当炮灰。明军人多势众,所以我们还是要保存实力。”
“如果战事不利,先撤回去再说。手里的兵才是我们的本钱。”
“好,我听二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