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墨兰在房中抄女德,一边抄一边想着白日里如兰吃瘪的模样,不禁偷笑出声。
如兰平日本就不喜诗书,如今让她抄二十遍女德,还不要了她的命一般。
可是孔嬷嬷的吩咐,她也不敢不从,只好委屈巴巴的抄了一夜。
明兰早已习惯了这些,只乖乖的抄书,不曾有一句怨言。
第二天如兰精神萎靡,上课时分神被孔嬷嬷批评。
墨兰瞧着如兰受了批评,心中十分高兴。
这时,明兰却开口道:“嬷嬷,五姐姐昨夜抄书太晚,没有睡好,今日才会如此,还请嬷嬷莫要责怪于她。”
孔嬷嬷看了眼明兰,微微点头。
如兰瞧着明兰为她说话。心里安慰不少,对她微笑示意。
墨兰见状,心中不悦,暗道明兰就是多管闲事。
下课后,墨兰故意走到如兰面前嘲讽:“有些人呀,就是蠢笨,连女德都抄不好,什么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怕是一句也不会吧?”
如兰心里本就憋着火,如今听到墨兰这样说,当下便回怼起来:“我是读书不多,那也总好过某些人,只会巴结讨好嬷嬷,学的一些下作手段。”
两人又开始争吵了起来,越吵越凶,最后直接上前扭打了起来,明兰上前都拉不开。
越骂越难听,盛怒之下,墨兰随手摸到桌上的砚台就朝如兰的头上砸了上去,屋里顿时乱作一团。
待孔嬷嬷来时,屋里已经乱糟糟的,五姑娘额头流了血,一个劲的哭,六姑娘忙着照顾五姑娘,四姑娘坐在地上,目瞪口呆。
孔嬷嬷看这情形,已经大概预料到了是怎么回事。
赶忙命人去请大夫,请盛纮和大娘子过来。
两人得知此事后,匆忙的赶了过来。
看着眼前的情形,顿时目瞪口呆。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儿?你这是怎么了?这头上怎么会有伤呢?快去请大夫来。”大娘子焦急的问。
“盛大人,今日之事,皆是我的不对,没有教好姑娘们,才出了这样的事。”
“嬷嬷言重了,定是这些孽障不思进取,又顽劣,不听嬷嬷教导,这与嬷嬷无关。”盛纮解释道。
“盛大人既将三个姑娘都交给了我,我便算半个师傅才是,有些话,我也不得不说。”
“不敢,嬷嬷有话,只管说便是了。”
“盛大人,儿女众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方能家宅宁静。虽说姊妹之间 应该互相谦让,可也得是这个让,或者是那个让,总不能让一头让的,这日子久了, 父女、姊妹之间难免生出嫌隙来的。”
“是,嬷嬷说的是。”
“今日的事,我看了,四姑娘与五姑娘发生口角,一怒之下便动了手,可知平日里,私下是如何拌嘴争吵的。”
“此事虽是往小了说,虽是闺阁小事,但姑娘们都大了,有些是非,非得辩一辩。小错不罚,终将酿成大错。”
墨兰听了孔嬷嬷这话,心中一惊,知道孔嬷嬷是在说她,心里却仍不服软。
“都跪下,几个孽障,做出如此丢脸之事!”盛纮大怒。
“地上凉,别把姑娘们的膝盖冻着了,给姑娘们垫上蒲团。”孔嬷嬷吩咐道。
“你们两个,不知礼数,胡言乱语,还在嬷嬷面前大打出手,与那些粗俗的村姑何异?还有什么脸面,称是我们盛家的后人。不动家法,不足以惩戒。”
“大人不必动气,一味处罚也不好。非的让姑娘们明白,自己到底是错在哪儿了?不如让我来问问她们?”
“嬷嬷,您但问无妨。”
“你们几个可知错了?”
“知错了。”跪着的三人回答。
“都说知错了,我瞧着却未必。这世上之事,大都逃不过个理字。我这个人,素来最不喜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四姑娘,我先说说你,你为人聪明伶俐,事事出色,不过今日,我还要劝你一句,莫要仗着几分聪明,便把别人都当傻子了,须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我知道你素来拔尖,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今日之事,看似是五姑娘挑的事,实则与你大有干系。稍不如意,你便撒泼哭闹,哭天抹泪怨怪自己是庶出,这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吗?”
“如今你竟还动手打起了自己的妹妹?长此以往,可如何了得?”
“五姑娘,你说话思虑不周,动不动拿嫡庶来说事,专捅人的心窝子。以后若还不改,迟早是要吃亏的。”
“六姑娘,今日你什么也没有做,两个姐姐争吵打闹,你两边劝和,说尽了好话。原本你是没有错的,可你的两个姐姐都错了,你自然也就错了。”
“是,明兰记得了,谢嬷嬷教导。”
“适才大人说,我与老太太是故交,今儿我才厚着脸皮,多说了几句,还望大人不要见怪。”
“嬷嬷说哪里的话,都是这几个孩子顽劣,让嬷嬷烦心了。嬷嬷说的对,该罚便罚,这都是为她们好。”
“既如此,每人便十下戒尺。”孔嬷嬷吩咐道。
只见三人紧咬牙关,面部肌肉因为强忍疼痛而微微颤抖着,但却始终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
打完戒尺后,孔嬷嬷挥挥手,示意身旁的下人去取来冰帕子。
不一会儿,几个下人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叠冰凉的帕子。
孔嬷嬷接过其中一条,轻轻地敷在了明兰红肿发烫的手上,动作熟练而又轻柔,又给墨兰和如兰也敷上了冰帕子。
站在一旁的盛纮和大娘子眼睁睁地看着,心中也是难受。
然而,他们也深知此时开口求情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于是只能强忍着内心的痛,默默地站在那里,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夜色越来越深,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笼罩着整个庭院。
孔嬷嬷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缓缓说道:“夜深了,姑娘们今天也受够教训了,都各自回房歇息去吧。”
说罢,她转身离去,只留下三个可怜巴巴的人儿以及满心忧虑的盛纮和大娘子。
待孔嬷嬷前脚刚踏出房门,大娘子便心急火燎地直奔如兰而去,脸上满是心疼之色。
“我的如儿,你可还好?快让娘瞧瞧!”
大娘子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双手轻轻捧起如兰的脸颊,目光急切地上下打量着她。
只见如兰缓缓抬起头来,原本娇俏可爱的面庞此刻却显得有些苍白和憔悴。而最为显眼的,则是那高高肿起的额头,红彤彤的一片,看着就让人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