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姨母,我一定好好收着。”
明兰转过身,对着站在一旁的卫知意郑重地行了一礼。
卫知意伸手扶起明兰,眼中满是喜爱。
“这镯子是你外祖父留的,如今给你正合适。”
她轻轻拍了拍明兰的手背:“明儿,你性子沉稳,比你那几个姐妹都懂事,姨母看着就欢喜。”
“我听小桃那丫头说,你们这几日就要回汴京去了?”卫知意忽然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
明兰抬起头,正对上姨母关切的目光。“出来日子久了,母亲和祖母甚是想念,我们也该回去了。”
她轻声回答,心中却泛起一丝离别的惆怅。
出来这些日子,远离了汴京的纷扰,每日游山玩水,是她难得的清净时光。
卫知意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也好,那今晚姨母亲自下厨,做几样我拿手的菜。”
“我做的蟹粉狮子头和桂花糖藕,那可是一绝。”
明兰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姨母不必如此操劳,让厨房准备便是了。”
“傻孩子,厨房做的跟我做的哪能一样?走吧,咱们回去,你去帮我打下手好了。”
明兰欣然应允,她们便回去了。
小院的厨房宽敞明亮,灶台擦得锃亮,各种厨具整齐地挂在墙上。
几个婆子见卫知意亲自下厨,连忙上前帮忙,却被卫知意拒绝了。
“今日就我和明丫头在厨房,你们且去歇着吧。”
明兰站在一旁,看着姨母熟练地系上围裙,将长发挽成一个简单的髻。
卫知意回头见她呆站着,笑道:“别愣着,把那边的莲藕洗净削皮。”
“是,姨母。”
明兰挽起袖子,小心翼翼地开始削皮。刀工虽不熟练,却极为认真。
卫知意一边处理着鲜蟹,一边用余光观察着明兰。
见她专注的神情,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明儿,你在盛家……可还顺心?”她状似随意地问道。
明兰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削皮。
“家中姐妹和睦,祖母待我极好,又有阿娘护着我。”
她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任何异样。
卫知意轻叹一声,没有追问。
她了解盛家的情况,也知道明兰作为庶女在其中的处境。
正因如此,她才格外心疼这个外甥女。
“记住,无论日后遇到什么难处,都可以来找姨母。”
她将剥好的蟹肉放入碗中:“这世上,血脉亲情是最牢靠的。”
明兰抬起头,对上卫知意真挚的目光,心中一暖。
“姨母,我记下了。”
两人默契地配合着,厨房里渐渐弥漫起诱人的香气。
卫知意将蟹肉与猪肉糜混合,加入各种调料,手法娴熟地搅拌着。
明兰则按照姨母的指导,将桂花蜜均匀地涂抹在切好的藕片上。
“你最像你母亲,不仅容貌相似,连性子也像——表面温顺,内里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明兰心头一震。
关于卫恕意的记忆已经模糊,只停留在她八岁前的记忆里,她的阿娘,早已经不在了。
此刻听卫知意提起,她竟有些鼻酸。
“姨母,我……与母亲真的很像吗?”
“那是自然。”
傍晚时分,一桌丰盛的菜肴已经准备妥当。
除了蟹粉狮子头和桂花糖藕,卫知意还做了明兰喜欢的清蒸鲥鱼和翡翠虾仁。
菜色虽不奢华,却样样精致,色香味俱全。
“姨母的手艺越发精进了。”
明兰夹起一块狮子头,赞叹道:“这肉质松软,蟹香浓郁,比汴京大樊楼做的还要好。”
“瞧瞧这小嘴,就是会哄姨母开心。”
卫知意笑得开心:“不过这次确实用了新法子,肉馅里加了点荸荠碎,口感会更松软些。”
明兰又夹了一块,细细品味:“难怪吃起来格外清爽,不腻口,姨母真是越来越会钻研了。”
“还不是为了你们这些馋猫。”
说着,又给她夹了一筷子鲥鱼:“这鱼是今早才捞上来的,趁热吃,还不忘给贺弘文也夹了一筷子。”
贺弘文受宠若惊,连声道谢。
三人边吃边聊,明兰讲着盛家的趣事,卫知意则说着街坊邻里的新鲜事。
不知不觉,明兰已经吃了两碗饭,碗里的狮子头也见了底。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卫知意见明兰吃得香,又给她添了半碗:“贺家难道还缺你一口吃的?”
明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府里的厨子手艺也不差,但总比不上姨母做的有家的味道。”
姨母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怜惜:“你从小就不容易,在盛家时……唉,不提那些了,现在过得好就好。”
明兰知道姨母指的是她在盛家,不受重视的那些日子,缺衣少食。
她顿时心中一暖,握住了卫知意的手:“多亏有姨母疼我。”
饭后,姨母拉着明兰到后院的小亭子里喝茶消食。
两个小丫头端来了新摘的茉莉花茶和几样点心。
“你尝尝这个。”
卫知意推过一碟绿豆糕:“这是按你母亲以前喜欢的方子做的。”
明兰怔了怔,拿起一块咬了一口。
绿豆的清香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阿娘……她也喜欢这个味道?”明兰轻声问道。
卫知意点点头,眼中浮现追忆之色:“那时你母亲最爱在夏日午后,配着这绿豆糕喝茉莉花茶。那时候我们姐妹俩常常这样坐着聊天,一坐就是一下午。”
明兰想象着那个画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的母亲,早已不在了。
明兰依旧记得,八岁前的她,在盛家就是透明的存在。
那会,卫恕意不得盛纮喜欢,也很少去她们院子里。
冬日里连炭火都缺,更别说是新鲜的吃食了。
那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卫恕意生产前一阵。
有一次,卫恕意病了一场,病好了后就判若两人,脾气大改,竟都不认识她了。
那时她就觉得奇怪,如今想来,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那时,定是阿娘最开心的日子了……”明兰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