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树,是个危险活儿。
无知的知青从没干过正经活,树倒下也不知道跑,反而还往里钻,往年就闹出过人命。
这些都是王大庆前世的经验之谈。
张红梅眼睛扑闪扑闪的,满脸惊讶:“感觉同志你懂得很多呢。”
“我那邻居是最早一批下乡劳动的知青,我跟他混熟了,他就多透露些有用的知识。”
因为前世送万金油的恩情,王大庆对张红梅格外耐心,最后还不忘提醒她把被褥铺好,这样晚上睡得舒服,明早起来才有精神。
张红梅感激地点头,把话牢牢记下。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才分开。
王大庆吃完午饭,回了男知青寝室。
林海洋在炕上用一块花布隔出一片小天地,不知要干啥。
王大庆懒得理会,直接走到自己铺好的位置躺下。
念头一动,他进入了灵泉空间。
之前卖工位名额、房子得到的钱,他基本都用来购置物资,此刻全堆在仓库里。
仓库里的时间是静止的,东西会一直保持放进去时的状态。
粗算一下,仓库里的物资足够他一个人猫过漫长的冬天。
但王大庆心里还是没有底,毕竟天有不测风云。
他把念头转向农田,利用空间自带的自动播种机器,把赠送的麦子、水稻秧苗种下去。
灵泉空间不受外界季节影响,所以农作物的生长不成问题。
王大庆寻思着,如果能加速生长周期,那就更好了。
“我是不是太贪心了?”
他忍不住自嘲地笑了笑,随后转回仓库,开始整理物资。
当然,主要是清点家底。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四点,外面天色已经黑了。
王大庆取出中午丢进空间的土豆片炒肉,配上粗粮馍馍当晚饭,吃完便睡下了。
佳木斯民主屯的时区客观上属于东九区,冬天日落比关内早,凌晨三点半天就亮了。
陈豪说六点在屯口集合。
王大庆早早起床,简单弄了点早餐吃。
没等他出发,老知青已经吹响了集合号子。
知青们纷纷从睡梦中惊醒,个个抱怨不已。
陆志新走出堂屋,打着哈欠瞄了眼腕表,下一秒就跳起来骂道:“才五点?!这是把我们当驴使唤啊!”
“他娘的!当我们是劳改犯呢?”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还让不让人活了?”
知青点比菜市场还要闹腾。
“都安静点。”
屋外,陈豪敲了敲锣,目光扫过屋里所有人,冷声道:“你们是来干活的,还是来享福的?去打听打听,以前下乡的知青是不是也一样。要是有人觉得受委屈,现在就打报告,我立马签字同意你们转到别的屯儿去。”
别看民主屯偏僻,可因为要拉木头建了个主货辅客的小火车站,城里还能寄来些物资,比其他村屯的条件好不少。
知青们面面相觑,不敢再抱怨,心里却憋屈得很。
“人都到齐了。”
老知青黄俊仁清点完人数,朝陈豪汇报道。
“王大庆同志从今天起,正式进入赶山队负责打猎,不参与伐木工作。”
不知出于什么心态,陈豪特意大声宣布。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正在漱口的王大庆。
凭什么?!
知青们心里憋着一口气,脸上全是不服气的神色。
陈豪一宣布王大庆要进赶山队,知青们顿时炸了锅。
除了提前知道消息的张红梅,其他人一个个脸色难看,恨不得当场掀了桌子。
都是同批下乡进屯的,凭什么王大庆能进油水最多的赶山队?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陈豪居然当众递给王大庆一把56式半自动步枪。
“我不服!凭什么我要去北坡砍树,他就能带56式进山耍?”
“谁都知道赶山队是肥差,王大庆指定是走了后门。”
“就他那水平也能进赶山队?那我们也能!”
“没错!”
嫉妒蒙蔽了理智,知青们压根忘了陈豪刚才的警告,纷纷开口表达不满。
“进山玩?当赶山队是供销社,想进就进?”
陈豪冷笑,目光在闹得最欢的林海洋身上顿了一下,随后转向王大庆,摆了摆手:“用你的枪,给这帮无知的家伙上上课。”
王大庆点点头,先检查了一下弹夹,确定有子弹后,走到室外,抬手举枪,瞄准几十米外的一棵松树,稳稳扣下扳机。
“砰!”
枪声震得人耳膜发麻。
子弹破空而出,精准打断树枝上的一根细小分枝,断口整齐。
空气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目瞪口呆。
就连昨天见过王大庆用缝衣针射麻雀的陈豪,也忍不住再次惊讶。
王大庆淡然收枪,扫视着面色各异的知青们,语气平静却透着压迫感:“有谁能打中大树枝,我的位置可以让出来。”
他不是单纯炫耀,而是要彻底压服这群城里来的毛头小子,省得以后总有人蹦跶。
陈豪心里更是满意,王大庆果然聪明,懂得配合自己“借力打力”,这样一来,知青们也该安分了。
他顺势道:“王大庆同志的话,我认可。你们谁想挑战一下?”
知青们鸦雀无声。
开玩笑!
几十米外的树枝,能打中算枪法精准,可王大庆刚刚打中的,只是手指头长、宽度不到四分之三的小分枝,这已经是老猎手的水准了。
换他们上,别说打断树枝,估计能不能击中树都两说。
沉默就是默认。
陈豪抬起手腕看了眼时间,直接宣布:“都没意见的话,那就不耽误工夫了。赶山队晌午进老林子,王大庆同志早点去报到。其余人伐树,今天的任务是十根,完不成,晚上喝西北风。”
知青们脸色更黑了。
赶山队进山打猎,半个月都不一定回来,他们却要伐十根树?真是天壤之别!
可他们不敢再多嘴,只能憋着一肚子气回屋准备。
王大庆早就收拾好了,当即出发。
刚走出几步,一个年轻小伙子牵着三条猎狗,从几十米外的树边走过。
陈豪一眼瞧见,招手喊道:“国宝,来得正好!这是新来的知青,从今天起进你们赶山队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