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鸢本在老夫人身旁打着扇子,自七祖奶奶进来,瞧见那个扶着七祖奶奶的男子,手里的扇子便一时忘了摇。
这人,不是端午时她用香包砸中的那个么?
当时他在的那队,龙舟赛上得了头名,人又生得俊朗。从她跟前路过时,她便忍不住用香包砸了他,还被他伸手接住,冲着她笑。
那日本以为那些个俊俏郎君砸了便砸了,反正以后又不会再见,行为便大胆了许多。
如今人却出现在侯府,自己跟前。
也不知,他还记不记得那日的事儿。
想到此,春鸢脸上泛起一抹红韵。
好在今儿大家都抹了粉儿,便是脸红了也并不十分瞧得出来。
“用冰敷一敷,别留下印子。”
老夫人的说话声叫春鸢回过神,她偷偷瞧了一眼底下高大的男子。
见那男子竟也在看她,眼中带着笑意。
林改虽似在恭敬地回着老夫人的话,春鸢却总觉得他看自己。
春鸢忙用扇子半挡着脸,想想又将扇子放下,该瞧见的早就瞧见了,挡着反而叫他瞧了笑话。
春鸢的动作引得林改露出笑来。
他眉目俊朗,笑起来眸中带着两分温润。
春鸢脸烧了起来,慌乱地避开眼去。
忙福身应了声“是。”转身便去角落的冰盆旁,摸出自己的帕子,胡乱装了些碎冰。
“多谢老夫人。”林改扫了眼春鸢纤细窈窕的背影,脸上也泛出一抹不易见的红来。
这个姑娘,他见过的。
那个香包,还在他床头挂着。
春鸢拿着用帕子包裹着的一小团儿冰,回身时,见林改已经在七祖奶奶身旁站着,离着她很近。
将帕子包着的冰递给他,手指相触间,春鸢慌忙收回手,急促的心跳声传进耳里,惊得春鸢忙抓起一旁的扇子,胡乱地给老夫人扇起风来。
陶妈妈瞧见春鸢时快时慢的扇子,微微皱了皱眉。
“我来吧,你去茶水间瞧瞧,叫人来将茶水换一换。”陶妈妈夺过春鸢手中的扇子,轻声道。
“多谢嬷嬷。”春鸢平复着自己莫名加快的心跳,知道自己此时不适合在老夫人跟前伺候,怕出了差错。忙谢过陶妈妈的好意,捂着自己微红的双颊,加快脚步悄声从旁边儿绕了出去。
春鸢出门便差点撞到端着茶水过来的林岁安。
林岁安见她用手捂着自己的脸,走路时垂着头,逃也似的,也不看路,差点就和自己撞在一起。
“春鸢姐姐。”林岁安及时出声,又往旁边挪了挪,好险才没叫春鸢撞上去。
“春鸢姐姐,你怎么啦?”林岁安见她捂着脸,又神不守舍的,以为她在老夫人屋里受了罚,忙关切的问。
只是老夫人从不随意打骂下人,又是这样的场合,哪怕是犯了错,也不会当众责罚,也要今日过了才发落。春鸢姐姐这是怎么了?
“没......没事儿。你先将茶水送进去,我去叫茶水间将宾客的茶水换一换。”说罢,便又直直的往茶水间去。
春鸢领着一众奉茶水的小丫鬟进了屋子,抬眸下意识的看了眼七祖奶奶处。见林改已经不在屋子里,心中有些许失落,却又悄悄地松了口气。
丫鬟们将屋子里宾客的茶水都撤了,换上新的茶水。
宾客们又吃了盏茶,便见沈明珠带着一众仆妇前来。见着老夫人便行了礼,又同屋子里的族亲寒暄了几句。
便道:“母亲,宾客都到齐了,席面儿也已备好,请母亲和诸位长辈前往芙蓉水榭。府中请了杂剧和杂耍班子,有几样戏法,瞧着很是精妙,请母亲和各位长辈赏脸去瞧瞧。”
“走吧,咱们瞧瞧去。”老夫人起身,由沈明珠亲自扶着往外走去,其余宾客皆跟随。
另还有老夫人贴身侍奉的一等丫鬟和几个婆子,以及宾客和沈明珠携带来的丫鬟婆子随行。
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往芙蓉水榭去。
芙蓉水榭离着松鹤堂并不算远,一路上挑着有树荫的路走,约莫小半刻钟便到了。
水榭在侯府前院儿和后院儿中间的湖边,场地宽阔,又连着廊桥凉亭。一半儿建在水中,一半儿在岸上。
正值盛夏,周围的绒花树和湖中的荷花都开得正好,是一处极雅致的风景。
芙蓉水榭对面,隔着一方小莲池,廊桥环抱着一处平台,平台上面搭建了戏台子,正演着一出《绿林七贤》。
入了芙蓉水榭,便觉得凉爽了许多。围着水榭放着冰盆儿,点着驱蚊的薄荷香。挂着青翠的竹帘碧绿的纱幔,和大红的寿字灯笼。
地上铺着红毯,墙上挂着林牧亲手所画的千鹤图,另还有侯府搜罗的不少名家真迹字画。四周花几上,摆着松竹盆景和珍稀的兰草供宾客观赏。
水榭中设着宴席,席中众人见老夫人前来,纷纷起身见礼。
待老夫人落了坐,两队身着碧山色衣裙的丫鬟手捧菜肴鱼贯而入,珍品佳肴如流水般送入席间。
丫鬟们给各桌斟上酒水,林敬带头起身,举杯。宾客也纷纷举杯,贺老夫人寿诞。
戏台子上的《绿林七贤》唱罢,又换成了《宴瑶池》。
台子上升起烟雾,各种仙人扮相的伶人似驾云而来。烟雾缭绕间还有纸绘的鸾鸟、白鹤飞舞,配合着幕后恢弘大气的乐声和善口技者模仿的鸾鸣鹤唳声,整个戏台上如仙人临凡,群仙拜寿。
一时间,底下众人纷纷叫好。
更有爱看杂剧的,顾不得主家,率先摘了荷包,往台子上丢去。
《宴瑶池》本是官本杂剧,原是宫中才能瞧见。京都能表演《宴瑶池》的杂剧行院可不多,这样的杂剧行院达官贵人办宴会都争抢着请上府来。可见这场寿宴虽小,儿子儿媳还是费了不少心思。
老夫人心中高兴,也喊道:“赏。”
陶妈妈立即拿出准备好的银子就要叫丫鬟送到台子上去,老夫人拦住了她,又往装银子的托盘里抓了添了两个银锭子,才叫陶妈妈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