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建安二年八月下,柴桑湖口。
于琦立在楼船最上层的爵室中,凭栏北望,只见长江滚滚、帆影点点,数以万计的将士们在连绵不绝的船队运送下,从这里出发,等他们离开船板再次踏上土地的时候,已经是在长江北岸了。
此时此景,让于琦不禁想起了诗圣的这首千古绝句的上半阕——恰如此景。
一个月前,于琦接到淮南传来的消息,曹司空正式出兵,进攻被袁术占据的汝南、沛国等地。
准备了大半年,终于等来了曹操出兵的消息,同时等来的,还有袁术出兵的消息:面对曹操的征讨,袁术不甘示弱,分出分兵攻打占据徐州的吕布跟刘备,又令庐江太守刘勋封锁长江,防御于琦,同时加强淮南的防备,派兵进驻合肥及历阳;与此同时,袁术亲领大军,北上进攻陈国,欲威胁朝廷驻跸的许县。
于琦一直隔江观火,待两淮之间局势明朗之后,这才传令起兵伐袁。
以甘宁之水师纵横大江,截断益、荆、扬三州往来淮南的商队民船,同时承担起运送大军渡江北上的任务;先期渡江北上的共计两路大军,分别是承担先锋责任的太史慈部,及作为偏师攻略庐江、讨伐袁逆部将刘勋的周瑜部。
其中太史慈部由太史慈独领,从丹阳郡的芜湖出发,搭乘水师战船绕过由袁术前主簿闫象重兵把守的历阳城,经施水进入巢湖,先行清剿盘踞巢湖的巨寇郑宝,同时由水师日夜不停来往巡视施水,确保施水通畅,保障太史慈部的后勤及后续援军。
毕竟郑宝虽然名为贼寇,实为豪帅,跟许干一样,都是当地豪族出身,又盘踞巢湖多年,拥众万余,实力不可小觑;再加上巢湖水情复杂,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头颇具威胁的拦路虎,也是太史慈此战的第一个敌手。
而周瑜率部出征庐江,也是于琦与众多谋臣反复商议过后做出的决定。除了因为周瑜是庐江本地人,其人所在的周氏乃舒县豪族、庐江郡望,在庐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跟人脉之外,还因为用兵之道,奇正相合。
于琦以太史慈为先锋,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奔赴巢湖,是为主力、为正军,而周瑜率领部分人马攻略庐江,是为偏师、为奇兵;毕竟从淮南前往寿春,最直接的路线共有两条,一条就是于琦所走的出巢湖攻合肥,一旦破了合肥之后,寿春之南便是一马平川,朝夕可至;另外一条就是出舒县过六安进芍陂,直抵寿春城下。
合肥毕竟是淮南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对于琦来说,只要合肥不下,就算他攻下了九江、庐江两郡剩下的所有县城,也不能说是占据了淮南,因为袁术随时可以向合肥输送支援,并以此翻盘;同样的,对袁术来说,只要合肥不破,他的淮南之地便安然在握,所以在称帝之后,为了防备于琦,袁术才会遣大将领重兵屯驻合肥。
合肥现在还不是合肥县,而是合肥侯国,再过几年被曹操纳入治下之后,才会改为合肥县,后来又被曹操派人修缮加固,更有刘馥匹马入合肥、白手起雄城的典故,以至于汉末三国时期着名的战略家、战术大师孙权屡次领大军来攻,都在合肥城下铩羽而归,使得孙权终其一生未能占据淮南,只能偏安江东——可怜孙权一代军事大家,实乃兵圣孙子、计圣孙膑之后孙家又一有望封圣的绝世英才,空有满腹韬略,可惜部下不给力,致使战略成空、计谋惘然,可悲可叹啊(狗头)。
因为有孙权的例子在前,于琦也不敢保证能攻下合肥,打开北上进攻寿春的通道,毕竟孙权领了十万精兵都没有攻下合肥,于琦只带了三万多兵马,兵力相差悬殊,实在让于琦心中没底儿啊。
所以在跟一众谋臣商议过后,于琦最终决定让周瑜领一路偏师北上攻略庐江,万一于琦攻城不顺,被阻挡在合肥城下,周瑜也能起到奇兵的作用。为此,于琦还特意给周瑜配备了精兵强将,除了将李通调到周瑜的帐下听用之外,还把蛮王及其所属的六千义从军尽数调拨到周瑜帐下,除此之外,于琦还给了周瑜一道手令,可让其在关键时刻调动驻守柴桑水寨的数千水师前去支援。
于琦对周瑜之信重至此,着实让周瑜感动。
在太史慈跟周瑜出兵之后,一直到了八月下旬,于琦这才率领两万多主力北上,此刻,便是于琦在观望主力入江北上的场景。
“好一派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啊,有此威武雄壮之师,此次北伐,必定马到功成,主公大业可期啊。”
听到耳边传来熟悉的话音,于琦头也没回的道:“是元直啊,元直可还记得当初咱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吗?也是在这里。”
“是啊”,徐庶感慨的应了一声,随即跟于琦一样,将胳膊伏在栏杆上,身子前倾,望着浩浩荡荡的船队道:“怎么会忘记呢,一转眼便是两载光阴。”
“呵呵”,于琦轻笑一声,用一种徐庶从没听说,却感觉莫名顺耳的语调道:“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两三千人,几十副甲……现如今,却是天地辽阔,大不一样啦。”
“元直”,于琦拉着徐庶的手动情的道:“这一路走来,多亏你的扶持,以后你我当荣辱一体,相携到老啊。”
“主公信重,庶无以为报,唯效死而已。”
“什么生老病死啊?大军开拔之际,怎么说出这等晦气之语啊?”
说话间,又有人从楼下船舱中上来,为首之人刚刚冒头,话就传来上来,却是此次随于琦出征的丹阳太守是仪,除了是仪之外,一同上来的还有主簿刘晔、功曹石韬、簿曹顾雍,这几人,便是此次随于琦北征的文臣班子。
“子羽呀”,于琦笑着指了指是仪道:“你的耳朵可不如你的脑子灵光啊。”
“我刚才跟元直在说呢,此次北征,事关我们江东气运,若能据有淮南,便可虎视中原,进可攻退可守,如若不然,便是偏安之局,北上无望啊。”
说到这里,于琦抬了抬下巴,指了指不断从船下经过的水师战船道:“船上皆是英勇敢战之士,你们都是智计无双之才,我希望这次北征,你们能尽心竭力,为我们江东开辟出一方新的天地。”
随着于琦的话音,是仪望了望徐庶,又与刘晔等人对视一眼,随即齐齐躬身行礼道:“属下必当尽心竭力,愿为主公效死。”
把是仪等人一一扶起之后,于琦心中却想:什么时候把这番言语再跟武将们说一遍,毕竟带兵打仗的,还是这些武将们啊。
就在于琦矗立湖口给北上讨袁的将士们充当壮行工具人的第三天,从巢湖运兵回来的水师送来了太史慈的军报。
经过几天鏖战,太史慈成功击败了盘踞巢湖多年的巨寇郑宝,枭其首传于巢湖周遭,并在有心人的带领下,将郑宝匿在各地的贼巢一一拔起,彻底清除了这个盘踞巢湖多年的贼匪势力。
至于此战中的缴获,其中的钱粮布帛,被太史慈按照于琦的命令留下充作军资,其他的金银器皿、铜铁原料、简陋武器等,都被太史慈打包,随同俘获的人口一起押送了回来。
这部分被俘获的人口,大部分都是淮南地区,尤其是巢湖两岸的活不下去的百姓,这些人将被送到郑浑的手下,去屯田种地,其中的部分精壮,则会被郑浑挑出来充入军屯当中,充当屯田兵,若是前方战损较多,不得不从后方再次调兵的时候,这些屯田兵就会被征发去前线卖命了。
而前段时间在郑浑调研完彭蠡泽两岸的屯田营后给于琦的汇报中,提到了目前屯田营中的人数配置,其中民屯人数最多,至今已有二十余万将近三十万的百姓在彭蠡泽东岸的屯田营中屯田种地;军屯人数较少,仅有民屯的一半不到,堪堪达到了十万之数,不过军屯当中妇孺较少,多为青壮,若是扣除妇孺,军屯之中当有三万余众。
这都是于琦的后备军、预备役啊,凡是进入军屯营中的,皆是不甘平凡、有志于沙场立功搏命的悍勇之徒,这些人农耕之余,便事操练,征发之后,到了阵前操练几天、熟悉几天,再打上几仗,若能活下来,便是一员军中的好手。
于琦看着被战船送到后方的淮南百姓们,心中暗自盘算:若是郑浑能从这些人中再挑出几千人充入军屯,军屯的人数便有望突破十万大关,可充当战兵的青壮,亦可达到四万大关。
四万经常接受操练的屯田兵啊,多么庞大的一组数字,要知道于琦现有的军队主力也不过四万人而已。而屯田兵的人数竟与于琦现有的军队主力人数相当,若是能征发他们前去攻打合肥的话,于琦在合肥城下也能聚起七万大军,四舍五入的话就是十万啊,约等于孙权攻打合肥的军队数量了。
这个想法仅仅在于琦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下便被于琦摁下,原因无他:没钱。
于琦的士兵可是月月发饷,立功之后的赏赐更是丰厚,便是士兵的装备,于琦也尽量配齐,就拿甲来说,虽然没有那么多铁甲皮甲,但是竹甲的话,于琦还是能保证人手一件的,甚至还有替换,坏了之后当天就能更换。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主动报名希望参军的青壮了,若非于琦一直有意控制军队数量跟质量,于琦的军队现在膨胀一倍也不夸张。这四万多装备齐全、操练熟练、技艺精通的主力军队,便是于琦北伐的底气跟依仗。
于琦虽然自恃军队精良,但他也明白这其中的弊端,那就是兵精而量少,一次大败,就能让他元气大伤,不似那些中原诸侯,随随便便拉壮丁便能拉出十万大军来。
所以于琦打仗一直谨慎,就像这次北征,于琦并没有通过陈登借道广陵直扑寿春,而是堂堂正正的攻城拔寨,打一路平一路的稳稳当当的推进过去,便是这个道理。
在袁术主力被曹操牵制的前提下,结硬寨打呆仗,却是眼下最适合的打法。
“诸葛一生唯谨慎”,这是被于琦记在心头,时常在脑海里念叨起的话。
随着押送俘获的郑宝部众的战船返回,最后一批北征将士从柴桑水寨登船,出湖口入大江,转施水入巢湖,正式踏出北伐中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