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搅黄了的原因
萧进两边搞事情,但还有人要找萧进搞事情。
这个人就是施雪晴。
在连云港一行的时候,萧进拒绝了她,但是这个小丫头根本就没有打算放弃,继续找萧进。
而这次又说出来了一个让萧进无法拒绝的理由。
上次,施达之所以答应张天良,正是张天良说出了辉默制药有上市的可能,这让施达动心。
回去之后,施雪晴就缠着自己的爹地,非得要让施达帮着她联系萧进,让萧进帮忙,但施达和萧进接触的时间也不长,而且萧进已经是和施雨真先联系的,如此“撬行”这不太好。
在沪上搞证券的人很多,难道非得找萧进?
可是,施雪晴就如同失心疯了一样,非得相中萧进了。
这里只能说,施雪晴看人看得太准了,能够说出自己哥哥是窝囊废的人,她竟然相中了。
此时的何平与施雨真两人已经和好如初,开始有计划的要将施氏企业集团的投资公司在股权上作出分割,要独立出去。
施达无所谓,但是施雪晴却从中看出来了门道,认为这是何平在帮着自己姐姐谋划一个大事情。
现在的施雨真有了帮手何平,那么自己也要有帮手,不能像哥哥施南春那样天天吊儿郎当的。
而搞事情,就要搞金融,做实体哪有做金融来的快?!
年轻人都是做着一个梦,想着敲几下键盘就能获利多多,这可多轻松!
施雪晴很快的就发动关系开始对萧进进行“背景调查”,得出的结论让她吃惊,没有想到萧进在证券圈子里竟然这么红?!
这样一来,施雪晴是非找萧进不可了。
那么找萧进就要有一个新的理由,让萧进无法拒绝的理由。
辉默制药的审计结果很快就要出来了,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财务问题的,评估价格相差的不多,施老板要是想要入股,资本金差不多就在2个亿封顶就可以了。
这些钱足够搞研发了,而且施达也没有力求很快的结果,施雪晴是整个事情的见证者,因此提出,反正要投资,那么这个投资代表人,也就是股东的身份问题,最好是要调整一下。
她用她特有的撒娇方式,终于说服她爹地,由她来出任新辉默制药的股东,施达竟然同意了。
这样一来,辉默制药就成了施雪晴的企业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很多了。
那么,未来辉默制药想要上市,就是Ipo,这就成了施雪晴心心念念的事情了,借此她找到了萧进。
施雪晴的电话还是萧进第一次接到,刚开头就顿感头大,但还是耐心的听她讲完。
在这次入股的过程中,萧进没有获得任何的好处,只是混了几顿饭而已,而施雪晴送给他的则是辉默制药的上市保荐资格,这个可是个巨大的利益。
未来,萧进是可以从中获利的。
自打分公司机构改革以来,除了经纪业务之外,设立自营业务部和机构业务部,而机构业务部门就是要开发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以后,这样的事情在分公司就可以处理了,为此,主管领导王喜开始物色人选,组建保荐人团队,并且放出话去,谁要是能够联系到相关的企业是有提成可赚的。
萧进正想这事儿呢,施雪晴就送来一个粘豆包,巧得很。
不过,萧进也知道,辉默制药要想上市,可不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国情,不知道有多少家优秀的、有潜力的企业倒在Ipo的大门口。
其中有先辈们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为此,萧进开始对号入座。
搞成Ipo很难,但要是搞黄一个Ipo却还是轻而易举的。
首先就是老板,一个我行我素的老板。
在当下国内这种内卷市场环境能够带领企业突出重围并能到达Ipo“窗口指导”业绩要求的,老板及管理团队确实有过人之处。
但在企业Ipo辅导规范过程中,总有一些老板或管理层十分自我,基于各种原因略微吸收点法律法规知识后,就开启放飞自我按键,一条道路走到黑。
什么投行、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给的建议就不听,坚持自我疯狂试探审核底线,结果必然草草收场,直接夭折。
其次就是有狗头军师的存在,而老板对他还是言听计从。
相信多数企业老板的朋友当中,总会有行色各异的Ipo专家,这些Ipo专家的存在,确实能帮助实控人提升对资本市场认知,但总有一些专家自告奋勇为企业上市出谋划策,对于关键问题,如若企业老板一味听信专家所言而对中介机构建议视而不见,轻则耽误企业上市两三年重则导致企业Ipo永远黄了。
还有财务总监,老板们坚信财务操纵大法。
企业上市必然少不了财务的事情,业绩指标依旧是重要的Ipo审核条件之一,不少企业短期还是很难企及上述条件,有些老板们可能出于业绩对赌、政府及员工施压等目的,动起依赖财务操纵调节业绩的歪心思。
典型的如伪造资金流水、体外资金循环、虚增收入、体外代垫成本费用、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层出不穷,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以上是内部的,还有周边的,例如大搞裙带关系。
企业拥有完整的采、供、销体系并具有独立展业能力是Ipo重要条件之一,然而不少企业实控人管理思维依旧停留在“新石器时代”,对内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要岗位均依赖亲属,岗位权责划分不清;对外销售、生产、采购主要依赖关联方,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虽然好了自己人,但也将自家企业带入坑,独立性、业绩真实性存疑。
同样是内部控制方面的不完善,老板们对此还不重视。
如果将业绩比作Ipo企业皮囊,则内控机制将是企业灵魂。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在Ipo过程中,不少实控人及管理层对待内控机制不重实质重形势,将内控制度当作花瓶摆给投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看,对于内控整改事项则避而远之。
没有完善内控机制的企业业绩再好,也不过是没有财务核算基础的“空中楼阁”。
还是财务的事儿,会计核算随便搞。
会计核算随便搞,收入不够随意凑、成本太高随意调、研发不够随意拼,怎样顺手怎样来,管你会计准则政策怎样写,不问核算数据如何来,给你一套漂亮报表,最终申报Ipo。
还有,在公司Ipo立项之后,内部人先搞起来,利益分配不均衡。
企业在筹划Ipo过程中,一般会涉及管理层选任、股权激励等利益分配问题,处理不妥当将会引起创始人、管理团队、核心员工等内部矛盾,轻则在Ipo尽调过程中不配合、故意使绊子,重则审核过程中隔三差五来个实名举报,运气好点企业即使过会也可能因为举报事项被搞黄。
再有就是企业的日常树敌众多。
有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为了争抢市场份额,不惜对竞争对手恶言以对甚至大打出手,结果导致树敌众多,在日后Ipo申报中,总会有些竞争对手出来搞事情,要么结合招股书披露不实内容进行实名举报,要么通过专业团队发起侵权诉讼。
这些都是Ipo失败的经典原因,施雪晴想要让萧进帮着她来搞辉默制药,呵呵,前面说到的几个问题,好像施家都容易中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