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对于排名前二十,成绩表现优异的士子,李业抽空接见,并授予职务。

其中,考了榜首的李愚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

一方面是因为二人出身相似,李愚虽说也是五姓七望之一,赵郡李氏的旁支,但和李业这个宗室一样,都属于那种隔了不知多少代,顶多记个名字的存在。

所以李愚家世并不显赫,祖上只是小吏而已,直到他父亲在县里混了个主簿,才勉强步入下级官僚阶层。

而李愚的学习兴趣也很奇特,不同于此时大多数士子,喜好在诗赋一道精研。李愚更感对杂学的兴趣,尤其是经济、百工之学。

少年时,还帮助家乡父老改造水车,农具之类,被族中长辈斥为异类。

李业对这种博学之才,当然是举双手欢迎,亲自勉励,并授职行军司马。

其余士子也各有任用

按照唐末体例,凡是节度使,均有幕府,可以任官。

但李业不同,他不是一镇节度,而是三镇(经略使也算是藩镇形式)

手中的萝卜坑多到不可胜计,只是都没有实际事务的空头支票罢了。

对这一百五十名士子,其实李业一时间都没有这么多事务要他们做。

毕竟现在他看起来名头大,但真正管的,也就是效节军九千将士而已。

不过李业还是宁肯掏俸禄先把人留住,现在无用,以后也会有用的。

一百五十人,按照成绩分为三等,第一等前二十名,称为幕府参事,待遇与军中队正看齐,暂时先分派给张承业、敬翔、李振、韦庄等“部门主管”打下手,也是学习实务经验。

而后四十人,称为幕府从事,则是分派到各都、后勤参军孙胜处,负责检点赏赐、粮帛,同样是以打下手,学习为主,待遇与队副看齐。

剩下的人,倒是无需参与这些事务,而是另有安排。

反正现在也没这么多地盘安置这些幕府官吏,李业便将自己之前设立的亲兵都制度进一步改革。

他基于亲兵轮值制度,正式在此之上,设立一个“随行军政学堂”,用来定期考核挑选军中,优秀的火长级别基层军官,在学堂学习之后,再升职调任回部队。

并且规定,没有在军政学堂的学习经历,不得担任副将及以上职务。也就是说,你不入军政学堂,最多只能担任队正,管四五十号人顶天了。

当然了,既然叫做“军政学堂”,自然就不可能只培养军官

所以,剩下九十名士子,一下子就有了两重身份。

一方面,他们是李业、敬翔等人亲自授课的军政学堂政治班学员,另一方面,又是即将从军中考核挑选的军事学员的文化教师。

是的,李业要让自己的基层军官们识字,甚至不止识字,还要学习基本的数学、经济和政治常识。

军政学堂虽然分为两班,但只是内容各有侧重,可无论哪一班,都是要全修的。

这些士子也要跟随军官学员们,出操,学习基本的格斗和战争常识;军官们也要学习文化,了解经济历史、政治地理知识。这些都属于他们的考核范围内,只是侧重不同,占比不同而已。

对于军政学堂,李业是亲手抓的,而且投入了十二分精力,亲自担任督学。

晚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文武分野的重要时期。因为在此之前,从汉代,到南北朝、隋唐,无论是军事教育,还是文化教育,都是被牢牢封锁在世家大族手中的。

所以那些历史名臣才能“允文允武”

可晚唐藩镇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切

不得不承认,五代的混乱,也是有着它的进步性。曾经被勋贵世家们束之高阁的军事指挥权,已然被出身寒门,乃至于干脆就是平头老百姓的底层武夫们夺取。

于是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事实

文化教育的垄断依然在世家大族手里,出身底层的武夫们,想要组织政权,离不开他们。可另一方面,世家也再难把手伸进军队,因为论打仗,他们已经干不过人家了。

于是乎,文武分野愈加严重

都说五代军将跋扈,不知礼义,可也没人教过人家啥叫“礼义”啊?

五代十国,乃至宋初,涌现的诸多名将,因为出身底层,甚至许多连字都不认识。

也就难怪到了宋代,武夫就和文盲,基本属于同义词了。

而同样的,文化精英们也逐渐与军事技能,渐行渐远。

李业想做的,就是从基层打通这一分野,他要让武人读书明理,让士子披坚执锐。

这不是简单的,对汉代以来的世家精英教育复刻,而是要把这种昔日只属于世家大族的,“允文允武”的教育,普及开来。

届时,自己下辖的每一个州,都应该设立一个类似的军政学堂。

再配合改革后的新科举制度,相辅相成。

李业不敢说这样的人才培育体制,能兼顾到所有士民,毕竟对于底层百姓而言,连饭都吃不上,何谈成才?

但起码,应该兼顾到中小地主,乃至于自耕农。任何制度的进步性都是相对的,能容纳兼顾的阶层越广泛,就越进步。

(其实明初,朱元璋就有过类似的思考,和制度实践,不过后来就走样了)

一时间,李业的人才储备顿时倍增,嗯,以后是不是让手下,都称呼一声“校长”?

运气这玩意,好的时候,往往能自己送上门来,等李校长在长安处理完收拢士子的事宜后,大军开拔回到邠州,李业又遇到了另一位重要人才。

正是两月多前,自己用郑畋的书信,从淮南请来的袁袭。

袁袭年方三十,正值壮年,作为南方人,身材却额外高,显得精瘦。

看起来,就有种贾诩、李儒那种阴沉狠辣的味儿了。

他出身贫寒,早年在县中为吏,本就是与科举无缘的那种底层读书人,说是士子都勉强。

郑畋在淮南任职时,曾经提拔过他,袁袭倒也是知恩图报,在看到郑畋书信后,就立马主动相投西北。

当然,恐怕也有此时李业名声在外,乃是全天下最年轻的一流藩镇节帅,人家当然愿意效力。

既然是郑畋专门推荐的人才,李业自然是相当重视。

毕竟之前郑畋借调给他的敬翔、李振,都是一流人才,李业对这个袁袭,自然相当期待。

于是乎,在邠州见到袁袭后,李业主动请教

“先生观我军政,可有遗漏?”

意思就是让对方提意见,拾漏补缺

原以为袁袭会就此开始长篇大论一番,却没成想对方非常坦然的拒绝

袁袭摇头道

“鄙人方至此处,不知详情,无以相告。”

没有了解实际情况,便不发表意见,李业闻言,反而是更欣赏对方务实的态度。

自从成名以来,也不乏一些士子主动找上门来,要做“张良、陈平”,高谈阔论,但李业对这种态度比较反感。敬翔、李振之前虽是建言有功,可人家也是基于在效节军和李业身边工作数载的经验。

于是乎,李业便让李振,带袁袭了解效节军现状,包括许多军中实情,都知无不言。

十日以后,全军已然做好开拔准备,不日便要往朔方而去

袁袭却是再次找上门来

见到李业,行礼之后,却是主动正色道

“大王战有良将,政有良臣,无须忧虑。”

“但惟有一事,尚需考虑。”

李业疑惑

“望先生解惑”

袁袭看向李业,肃然道

“大王,自古当政者,首在驭下、通情,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故而只有获取更多,更详细的消息,才能做出准确决策。”

“所以汉设司隶校尉、绣衣使者,曹魏有校事司,我朝亦有察事之职。现在大王固然只居一州之地,但我观大王志向,未来必不止于此,还请大王早做准备。”

李业闻言,先是思量良久,然后颔首认可

“先生所言甚是!”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战国万人敌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