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格局,又一次收揽了一波人心。
“皇上登基的时候,竟然出现这种事,实在是不吉利……”有人小声说道。
皇上直接说道:“既然有这样的质疑,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站出来说?这些年大齐什么样,你们心里真的没有数?父皇交江山的时候,大齐是什么光景?如今才过去多少年,怎么大齐那么多曾繁荣的城区,都已经落寞,只剩下燕都还能靠着周围城市的供养才能维持体面?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大齐?”
那个人自然是不敢出来,可是有人朝着他周围散开,到底是把他拱了出来。
“莫大人,既然有这个意见,不妨直接跟皇上提,何必在人群中阴阳怪气的……”
这个莫大人,是元老四当初一手提拔起来的,不是张家的亲信,却能够凭借一张嘴在元老四心中留下印象,硬生生在重围之中寻找了一片落脚之地。
刚刚让站出来说话的人,是风飞扬。
莫大人非常紧张,按照他们的预想,太庙祭祖的时候,谢皇后的凤袍应该带着血泪,看起来非常不吉利。
结果他们没有等到这样的一幕,反而看到金色的凤凰升起,这个自然是祥瑞之兆。
加上皇上已经派了两位皇子赶赴江宁,早就有所处置,他们想要煽动什么,其实非常困难。
所以他方才说的时候,没有人敢呼应,百姓们也没有多大反应。
这个效果,已经不是打折扣的问题了,而是几乎做了无用功。
皇上看着被单独拎出来的莫大人,很是客气的问道:“莫大人,如果朕没有记错,你也是中书的人,江宁的折子早就已经到了中书,却没有到达朕的跟前,朕在布置登基大典之前曾经说过,不可耽误民生,登基大典各项规程,早有礼部的人操持,并不会影响中书的正常运转,为何这样加急又特殊的奏折,却没有引起中书的重视?”
莫大人心慌了,新皇这是打算拿自己开刀了?
“皇上,这几日中书的人并不清闲,礼部的事情繁杂,中书的人也是借调了几个出去,而且臣等需要及时批复礼部的各项申请,总不能让皇上的登基大典出现任何纰漏。”
莫大人硬着头皮,把话题扯到了皇上身上。
皇上当然明白他的意图,却没想过要让他这么轻易蒙混过去。
看着莫大人那个心虚的样子,他说道:“所以莫大人是想说,一切都是因为朕,是为了让朕的脸上有光,所以就要让江宁百姓等死,等到登基大典的时候,这个理由就完全可以说成,朕只顾着自己的名正言顺,却不顾百姓死活,实则更是不配登基,是这个意思?”
莫大人当时就蒙了,自己想要引导舆论不成功,还被扣上了这么大的一顶帽子。
之前应该帮腔的人,此时都不敢开口了,这口黑锅太大了,足够把他们都装进去一锅烩了。
莫大人已经明白,自己这是孤立无援了。
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乖乖跪在地上,跟皇上请罪。
这个态度,让那些想要挑事的人,就更加忌惮了。
皇上直接知了一个他不敬之罪,罢官处理,却没有要他的命。
用他自己的话说,不吉利。
莫大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悔不当初却也没有办法挽回了。
其他人还有想要拿张家的事情做文章的,也不敢开口了。
张成枫都跟着去赈灾了,将来只要回来,那都是有功之臣,而且一起过去的,是皇上的两个儿子,这说明张家不但没有真正没落,没有被针对,反而还有新生。
之前那些依附着张家才能发达的大臣们,好像也看到了新的方向。
皇上从来没有想过赶尽杀绝,只要能够为朝廷为百姓做出贡献,还是可以继续为官。
百姓们也从皇上刚刚的态度,看出来他才是真正为了百姓着想的人。
如果是元老四在位,他一定不会处置的这么及时,而且知人善任。
没有了挑事的人,登基大典进行的格外顺利。
皇上坐在高位,高台上的大臣和下面的百姓,都跪下山呼万岁。
皇上并没有着急回宫,而是直接几道圣旨连发。
首先自然是正式册封谢珈蓝为皇后,居住在中宫,封张侧妃为良妃,关键时刻是她自己的良知救了她和儿子。
第二道圣旨,册封了元琛为太子,他们会选择吉日,迎娶大雍大佳容郡主也就是太子妃回大齐,另外封元勇为英王,算是全了他和元英的兄弟之情。
对于死去的元英,没有任何追封,毕竟他和伍双双都是死有余辜。
英王府距离皇宫不远,可以让良妃直接搬过去跟儿子同住。
这种事简直是亘古未有,皇上还活着,直接就把宫妃挪到宫外。
不过良妃对此倒是愿意接受,她只是张家当初送到皇上身边的工具,皇上对她从未动心,这些年也是为了保护皇后才会勉强让她生下孩子。
如今自然是让她跟儿子生活在一起,才更加合适。
第三封圣旨,皇上直接宣布后宫只有皇后一人,不需要选秀,也不会接受大臣推举,他作为皇上,已经开枝散叶,没有任何必要再去耽误年轻貌美的女子用来平衡朝中势力……
这个决定,当然是满朝哗然,这个是完全开了先河,即便是大雍也没有到达这种程度。
大梁的百里长安,那样宠爱洪锦梦,也没有明确发布过这样的旨意。
不过百姓们想想,也就释然了,谢皇后是帝师之后,而且真实身份是大雍太后的女儿,大雍皇帝和宁王的长姐,谁家的女儿进宫,敢跟她争宠?太子已经立了,良妃都直接出宫了,他们还争什么,还不如老老实实找个合适的人嫁了。
紧接着,就是关于伍家的处置,伍家之前身为张家女的帮凶,做了不少坏事,念在他们提前醒悟,站出来对抗张家,帮助皇室在最短时间之内让元老四和张家女原形毕露,特免去他们的抄家灭族之罪,全族迁出燕都,三代之内不得返回,更不许入朝为官。
对这个结果,伍思远和伍夫人都是无比满意,这已经是给伍家留下了无限生机,三代人而已,将来总有机会东山再起。
众人开始紧张,因为接下来应该就轮到张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