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钦的这一番骚操作,打乱了杨枫的整体计划,使得他逼迫杨钦退位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
但对于杨枫而言,只是一个名号的问题,早晚都是无所谓的。
但杨钦兵不血刃地将汉州收回,连带着还有大吴国的一个半州,着实也出乎了杨枫的意料之外。
沐雪华这张牌,杨钦真是藏了好久啊。
原本,杨枫以为,大楚国一旦实力增强之后,杨钦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北上攻打大齐国。
可杨钦杖击大吴国使者的消息传来,杨枫立即就明白了,他之前猜错了。
杨钦的野心很大,他想趁机灭掉大吴国。
灭吴和灭齐的好处,自然是前者更多。
灭吴和灭齐的难度,自然也是前者更容易。
大吴国的面积远不是大齐国可比,绝对是三倍的关系,甚至于更多一些。
但是,大楚国是仁政,大齐国也是仁政。
再加上,大齐国的背后,有燕州的暗中支持,灭齐就没那么简单。
反看大吴国,虽然面积广大,但并不是仁政啊。
以仁政攻非仁政,难度明显减弱,百姓会夹道欢迎楚军。
还有就是,大吴国没有盟友,没有靠山,更没有高射炮,方便了楚军战斗机的轰炸啊。
杨枫不得不承认,他那个毫无人性的父皇,还是很英明的。
不管是雒王杨铮,还是秦王杨铭,以及冀王杨错,确实都比不上杨钦的眼光和手段。
接下来,杨枫就该面对一个选择了。
是眼睁睁地看着大楚国灭掉大吴国,还是要干涉一下?
大楚国一旦灭掉大吴国,实力之强,绝对会胜过全盛时期的大楚国。
到时候,再有大印国的相助,绝对会给燕州造成相当的威胁。
可若是干涉一下的话,什么理由?
大吴国与燕州已经翻脸,燕州凭什么帮助大吴国,跟大楚国作对?
除非,大吴国派人向燕州求救。
当然了,章丽华和万宠儿会怎么想,杨枫是不会在乎的。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再说了,燕州帮的是大吴国,而不是陈仲德这个人。
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
蓟城到齐城的铁路,已经修成并通车了。
这么一来,高雏凤就更有底气了。
燕州的热兵器,可以源源不绝地运到大齐国了,而且是最快的速度。
蓟城到雒阳的铁路,也已经修好了一半,距离通车也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大荒国的问题,也基本上解决了。
慕容奇终于还是屈服于燕州的强大之下,按照杨枫的意思,只保留两个州,慕容奇一个,慕容赫一个。
大荒国对燕州再也没有任何的威胁。
截止到现在为止,燕州的内部,独立王国有七个:分别是大梁国、陈国、滑国、启国、大元国和大荒国,以及耶律楚儿的楚儿国。
楚儿国,基本上跟燕州是一体的。
另外六国呢,启国、滑国和陈国接界,其余三国相距颇远。
而启国、滑国和陈国的国君,没有反抗杨枫的勇气。
另外三国呢,没有反抗杨枫的实力。
毕竟,这种反叛,一旦失败的话,就是身死国灭。
大局,在杨枫的掌控之下。
西域之战,还在持续着。
反大斯国联盟,依然是处在劣势,但也不至于败得那么快。
拉普七世也派了使者来到蓟城,请求燕州相助一臂之力。
燕州出兵,是不可能的。
太远了。
卖热兵器?
没有太大的意义。
西域各国不缺热兵器,虽说或许比燕州的热兵器落后一些。
所以,燕州售卖热兵器给反大斯国联盟,无法左右战事。
思来想后,杨枫派云翼前往,给反大斯国联盟担任军师。
云翼的成长速度极快,不管是纵横术,还是内政,以及军略方面,都是燕州的佼佼者,很得杨枫的器重。
根据细作从西域带来的情报,西域各国的战争,在谋略方面略有不足。
所以,杨枫相信,云翼去了西域之后,一定能对西域的战事有所改善的。
这段时间,燕州整体而言还是十分平静的。
不是修铁路,就是研发飞机,以及别的一些热兵器,循序渐进。
燕州的经济实力,更不用说了,增速很快。
百姓们都有钱了,消费能力就提升了,燕州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哪一个国家的手工业最先进,哪一个国家的出口就会越多,贸易逆差就会越明显。
所以,大量的白银纷纷流入到燕州,更加刺激着燕州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种情势下,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像是后世历史上的清末时期。
刚开始的时候,清朝的手工业极其发达,各种货物出口到欧洲,从欧洲赚到了大量的白银。
可惜的是,清政府腐朽,守不住国门。
于是,一场鸦片战争之后,大清朝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发达的手工业,为大清国带来了一场浩劫。
当然,即便没有手工业的缘故,大清国被侵略也是早晚之事。
第二种呢,就像现在的燕州。
燕州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几乎是任何一国都不能相比的。
所以,不管燕州从其余国家赚取了多少白银,也会是安然无恙,没有一个国家敢觊觎燕州这块蛋糕的。
甚至于,如果燕州的商团在某一国出事了,甚至于就会成为燕州对其出兵的理由。
尤其是燕州境内的那些小国,国王对燕州的商团是保护有加,唯恐他们出事,会祸及到他的王位。
就算是大楚国,杨钦也不敢动燕州的商团,因为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跟杨枫开战。
大吴国也是一样,尤其是在大楚国的这种威压之下,陈仲德又跟杨枫翻了脸,自然就不敢对燕州的商团下手。
那个使者,挨了三十杖刑之后,也回到了大吴国,回到了金陵,见到了吴皇陈仲德。
因为被打残废了背部,这个使者日后只怕再也无法站立行走了。
吴皇陈仲德,自然是勃然大怒之极,咆哮之极:“杨钦小儿,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