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确定的那天晚上,盛知予又敲开了丞相府的大门。
“盛小姐有何事?”管家都认识盛知予了。
“麻烦通传一声,我要见晏大人。”盛知予很客气。
“不巧,我家大人没有在府里,盛小姐请回吧。”管家依旧在门口站着,没有让盛知予进去的打算。
“可是我刚刚看到晏大人才回来。”盛知予已经在门口等许久了。
她担心晏清不见她,所以故意在外面等着。
没有想到真被她猜中了。
管家的谎言被拆穿,尴尬又不悦,但是,他没有表现出来。
府里没有几个人,都得了晏清的吩咐,从沈颜新婚夜那天开始,丞相府就不准许盛知予再进来了。
“盛小姐既然知道,就不用再问了吧。”
有时候,答案不一定要直接说出来,而不直接说答案,是为了留一分尊严。
可若继续执迷不悟,就连那最后一丝尊严也保不住了。
“管家叔叔,麻烦你帮忙通传一下,我知道晏大人在府中,我就想见他一面,说两句话我就走,以后我再也不打扰他了。”
盛知予只差哭出来了,卑微,可怜。
管家心软,叹了一口气,好好的一个姑娘,为了一个心思不在自己身上的男子,将自己弄得如此卑微,何必呢?
“你等等。”
“多谢管家叔叔。”盛知予破涕为笑。
管家转身,来到晏清的书房。
“大人,盛小姐在门口,她说想见您一面,只说几句话就走。”
“不是让你告诉她,我没有在府中。”晏清不满。
“盛小姐刚刚看到您回来了。”管家道。
晏清更不满了,“不见,告诉她,珍惜眼前人,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的。”
“是,大人。”
管家返回来,看着盛知予,“盛小姐,我家大人说,让你珍惜眼前人,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的。”
盛知予闻言,又羞又难过。
她死死咬着唇,又不争气的哭了。
“盛小姐,请回吧。”管家说完,直接将门给关上了。
盛知予站在大门口,痴痴得站了许久,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她哭了许久,直到外面有人开始围观,她才离开。
她见晏清,是有出气的心思,晏清不娶她,自然有人愿意娶她。
可晏清连见都不愿意见她,她心里憋着一肚子的气。
在她眼里,晏清特别的绝情,冷漠。
可殊不知,正是晏清如此,才保全她的名声。
红头纱之下,盛知予泪流满脸。
“小姐,该走了,不然就错过吉时了。”喜婆提醒。
“对,是该走了。”盛知予话语里带着浓浓的鼻音。
不是她的她怎么求也求不来。
“小姐,这出嫁的姑娘都是舍不得娘家的,但是,我们女人生来就是如此,注定离开娘家,成为婆家的人,娘家只是暂住,婆家才是归宿,是女人都要经历这一关。”
喜婆以为盛知予哭是因为舍不得娘家,她以过来人的经验相劝。
盛知予收回目光,在心里默默念道--
晏大人,就此别过了,再次相见,我就是别人的妻子了。
再见了,晏清。
盛知予转身,继续往前。
这一次,她的步伐异常坚定。
出了尚书府的大门,盛知予看到韩向易正站在那里等她。
韩向易一身大红衣袍,意气风发,满脸笑意。
他快步上来,握住盛知予的手,“予儿,我来娶你了。”
盛知予点点头。
韩向易牵着盛知予的手来到盛尚书夫妇面前。
“爹,娘!”盛知予跪在盛尚书夫妇面前,哭出了声。
盛尚书红了眼眶。
盛夫人泪流满面,“予儿,以后要孝敬公婆,照顾好夫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
”
“是,娘。”盛知予点头。
“易儿,以后予儿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要多担待。”盛尚书叮嘱。
“是,岳父。”韩向易神色恭敬,“岳父,岳母,我将予儿带走了,多谢你们愿意将予儿交给我,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给予儿幸福的。”
“好,好。”盛尚书道。
韩向易牵着盛知予,小声提醒,“有台阶,小心。”
他将盛知予送到花轿上,然后转身上了马,司仪大声喊道,“起轿!”
顿时,乐声奏响,锣鼓喧天,迎亲队伍一直向前,往韩将军府而去。
到了韩将军府,韩向易下马,掀开花轿帘子,牵着盛知予进门。
宾客满座,沈颜主持婚礼,韩将军府异常热闹。
韩向易和盛知予拜了天地,礼成,送入洞房。
晚上,陪宾客喝完酒的韩向易回到婚房。
盛知予头上还盖着红头纱,安安静静的坐在床边,乖乖的等着韩向易。
“予儿,我回来了。”韩向易打招呼,目光看向桌上,那里的饭菜一点未动。
他担心盛知予饿肚子,便让下人准备了食物,走的时候还叮嘱了盛知予,让她饿了就吃。
“予儿,你不饿吗?”韩向易柔声问。
“不饿。”盛知予语气淡淡的。
韩向易用玉如意挑开红头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