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百八十章:吴伯宗、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边朱棡宴请蓝玉,另一边赵庸也是计上心头。

勋贵这边生意迟迟没有进展,大家都不愿意先出钱修停车场或者仓库,这可不是小数目,万一赔了怎么办?

而且各家的态度都是:我出钱可以,别家也得出。

赵庸从中协调,结果一场股东会开的是面红耳赤,恶语相向。

无奈之下,赵庸只能拿出一个办法:“那就拖,拖住兴国商会,用纸钞换银子。只要把他们的现钱给换完,他们就没有现钱拿来周转了。”

现如今纸钞的信用很低,百姓们还都不是打心眼里认可。

要不是朝廷强制性的承认纸钞的可信性,商户们都不会承认这纸钞的购买力。

赵庸的打算就是把纸钞全部换给兴国商会,只要没有银子,兴国商会手里的就都是纸钞,到时候明里暗里添油加醋,这纸钞说不定就这么作废了。

其余几个勋贵一想,这主意不错。

也就纷纷答应了下来,当晚就把纸钞送到了赵庸府上。

而各家纸钞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朝廷回收了纸钞之后并没有废除纸钞项目,而是继续通过官员俸禄、物资采购等方面将纸钞流通出去。

这对他们来说那是巴不得啊。

对于这些勋贵们来说,钱还得是真金白银实在,放在自家库房里,那是一辈子也不怕贬值。

各家的纸钞随便聚一聚,就有七万多贯。

而赵庸更是无耻,居然还大张旗鼓的让人拿着纸钞去兑换。

有了朱元璋那一日在银商行的授意,赵庸的这种行为倒是显得合情合理起来。

……

“这样换下去,一百多万两很快就换完了。”

城楼上,朱元璋负手望着银商行那络绎不绝人来人往的场景,心里不由得有些心痛。

朱标暗自笑了笑。

“父皇这是……心疼了?”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有些没好气的道:“老四的事咱还没怪你呢,老三说什么你都答应,跟高丽以朝贡来通商这事这么大,你居然就给许出去了,你啊,对你这俩弟弟太溺爱了。”

朱标微微一笑。

抱着双手迎合着朱元璋的话点了点头。

“是,儿臣知罪。”

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负手道:“文官那边,没找你说说情?”

朱标沉吟了一下,面色已经给了朱元璋答案。没说情是不可能的,孔希言这件事可不是小事,事关孔圣人之后,文官那边早就是急的团团转了。

“若是真的查办,孔家可没什么好下场。”朱元璋道。

只是,朱元璋话到一半,又觉得气不过,有些森然的冷声道:“但咱给过他们机会了,是他们自己不识好歹!怪不得咱!”

“仗着自己家里的权势就为非作歹,咱大明还是给老百姓说话的大明吗?要是不处置,跟当年元朝的那些不拿汉人当人看的贵族有什么区别?”

“咱朱重八不想到头来,被老百姓说咱是跟那些人是一头的,合起伙来欺负老百姓。”

“百姓们苦,每天辛辛苦苦的干活,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不能让他们寒了心,把咱大明,咱朱家给看扁了。”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咱跟你说这些,也没说要把孔家就给绝了。”

想到这,老朱的眼神一下子有些怅然起来。

“天下都以孔圣人的学问为正统,可到头来,反倒是孔圣人自己的后人没有学个好。这读书人们都觉得圣人说的就是对的,他们信得……到底是圣人,还是咱呢?”

这是朱元璋的灵魂拷问。

也是询问朱标。

到底是圣人说的对,还是他朱元璋说得对。

“咱……,想起了一个人。”朱元璋沉声道:“此人名为吴伯宗!”

朱标抬头,有些惊讶道:“父皇也知道吴伯宗?”

“哼哼,去大同的时候,这个吴伯宗可是给咱留下了好一个印象。标儿也知道此人?”

朱标点头:“是,此人学问做的不错,当初父皇下旨作废成绩的时候,儿臣觉得可惜,故此将此人交给了老三。”

朱元璋叉腰,有些感叹道:“此人学问确实不错,虽离经叛道,将李敏给气的不轻,却也是条条有理。”

……

这边正说着吴伯宗,那边的吴伯宗正好就经历了一场大事。

大同府,自吴伯宗成为漠南总教谕,主管漠南文教之事之后,便一直是处于一个受人唾骂的状态,因为吴伯宗所建立的‘新学’经由那些教师的传播,成了一门可曾之为邪门的学问。

吴伯宗的教育观点和那些原先保定来的夫子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

并且,吴伯宗还公开批判了后世大儒对圣人学问理解的过错,将原本儒家的‘以诠释孔孟之道’的理解改成了‘孔孟之道在于简,敏于行’。

这一下子,抨击吴伯宗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先是那些夫子秀才,毕竟他们是读圣人学问养活自己的,不管是做学问还是教人学问,那都是靠着自己对圣人学问的理解做到的。

可吴伯宗居然说他们做错了。

这让他们如何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聊?

这些个夫子秀才将事情一传播,很快就传到了孔家的耳朵里。

孔家也当即表态。

“你就是一派胡言。”

随后,好些个大儒更是不远千里的北上大同,怒气冲冲的要给吴伯宗这个小辈点颜色看看。山东号称孔孟之乡,大儒学士数不胜数,一些书院的山长,都纷纷出山,前来给他们的学问正统讨个公道。

除了大儒学士,还有民间清流,更有学子门生。

只能说,孔孟之道在天下的传播之广泛,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大派。

是一个人都能看得出,吴伯宗这一次可以说是踢到铁板了!

“哼,无知小儿,公然抨击圣人学问,不过是跳梁小丑!”

“这一次,听说连吴伯宗老家抚州的清流都来了,这是清理门户来了。”

“大家都约好三日后登山门,这下子吴伯宗的新学可算是臭名昭着了。”

“好好地漠南总教谕不踏踏实实的干,非得显得他激灵去搞什么新学,这回怕是连老祖宗都认不出了。”

大同城中的人们议论纷纷,他们大多数都是来看戏的学子门生,而更多的则是来找寻机会的。这一次如此多的大儒齐聚大同,只要能够得到某个名师的举荐,说不定就能入朝为官。

这就是学子。

一边嘴里看不起吴伯宗的一飞冲天。

一边又酸的连醋味都散发了出来。

“你可得撑住啊。”

吴伯宗的小院子里,郭翀端着酒杯,神色微微担忧的道。

两人也是好久未曾聚拢,吴伯宗早已是好几杯酒水下肚,神态怡然的坐在凳子上微微一笑,青年稚嫩的脸色笑起来,竟有几分狂傲和不掬。

“子翔多虑了。”

吴伯宗的脸上,挂上了不屑和狂傲。

“王爷授业,若连这样的事情吴某都难当大任,吴某还是趁早绝了这门学问的心思。”吴伯宗低头,端着酒杯,看着酒杯里那清亮的酒水,语气高亢且慷慨起来。

“有的人读了几十年的书,可到底读明白了什么?”

“子翔,你看看这一次来的那些儒生清流,哪一个像是王爷那般的人物?”

“人读书,便是学理。理,为道理,而非朱程理学。是为致知,是为良知,正是因为有了良知,才会去遵循良知而行事,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们不明白?他们说着天下大同,却又将圣学捧的高尚,一口一个愚民,难道天下百姓真的这么需要圣学来教化?”

吴伯宗的声音越发的悠长。

“唯有……王爷!”

“唯有他!”

“只有他,心向黎民,面向百姓!”

吴伯宗说着说着,眼眶陡然红润了起来。

他丢掉手里的酒杯,起身摇摇晃晃的走出了院子,顺手从墙角将锄头扛在肩头,随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院子。

……

所谓拜山门,便是学问之间的讨论,论学便要有论点,而这一次清流名士们前来拜山门,首当其冲的便是要与吴伯宗论‘劝农诗’无用这个观点。

这个世道,读书人不少,因为就连元末战乱的时候,读书人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栖身之地。

这一次来到大同的读书人属实是不少。

他们来到大同,原本还私底下埋怨这大同乃是苦寒之地,结果到了这里才发现,说是塞外江南也不为过!

雄伟的城墙,拥挤的人口,热闹的街景,以及秩序齐全的市场,到了大同,才发现原来塞外的城池也可以如此的繁华,如此的雄伟。

打脸来得太快,原本还打算以文教为切入点,暗讽大同的不开化和落后,结果到了才发现脸上如此的生疼。

于是,这些读书人转头就开始攻击大同的环境充满铜臭。

对此大同的百姓们表示根本没人搭理这些人。

“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官府下场以道路关卡进行收费,简直是荒唐!道路自古有之,从未听说过居然还要收费的。”

“晋王这简直是乱来!此举绝非兴化之道!”

“我中原王朝兴衰几千年,从未有过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发生!圣人崇礼,人与禽兽之分亦是在此,如此重视钱帛,倒是失了礼数!”

这样的话,才大同每个地方都有出现。

清流们可以说是畅所欲言,这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

并且他们的话,还有专门的人整理成册,上交到中书省去,说不定还能被朝中的大儒呈交给陛下。

而对于这些话,商人心里虽气愤,却也不敢反驳。

虽然这些钱都是他们交的,但这些钱却又不是朝廷无故征收的。

这些费用,包含了道路维护、仓库管理、道路整洁、治安维护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费用,他们行商才能如此方便省心。

这些钱他们交的放心,交的踏实。

不交这笔钱,难道还指望朝廷下政策来征收?

当初皇帝就因为一个沈万三,差点把天下的商人和富人都抓去了京师。朝廷出手,那就是往死里整!比起这个,他们巴不得晋王殿下多收点路费,安心!

而清流们在大肆嘲讽的时候,也终于有人正式对吴伯宗发出了论学的邀请。

并且这些人一上来,就将吴伯宗的学问直接跟社稷安危给划上了等号。

这是清流名士们的惯用套路。

不管什么情况,先上纲上线的和江山社稷扯上关系,这样后面说什么都是错的。

“吴先生也曾是圣人门生,既然为圣人门生,为何又要诋毁自己的授业恩师?此为,不忠!不管吴先生的学问如何深如瀚海,但德行不全,难以为师。”

找事的人每天都有,这一次更是直接追到了吴伯宗的门口。

吴伯宗站在门口屋檐下,门外,是密密麻麻堵着的好几十号人。

吴伯宗凝眉,有些不解的道:“孔圣授我于学,确实不假,可我何时诋毁过孔圣?”

“我只是说了,世人理解错了圣人的意思!一部论语,足够将圣人的学问理解完全,不需要再去作经写注的刨根问底。书本就是书本,文字也只是文字!便是看破了天,它也就只是书本。”

“道理,存于人心!与其去将原本就写明道理的文字读上千百遍,不如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做一遍!”

清流冷哼一声,继续朝着吴伯宗发难。

而吴伯宗的反击也越发的流畅起来。

“难道吴先生认为天下的学子都错了?如今的大治之世,难道就是假象?”

吴伯宗声音清冷:“若你这样认为,也没错!天下的学子既然都讲究尊师重道,尊崇圣人,那岂不是说,一辈子的学问都无法超越先贤?”

“既然如此,那这数十代人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到底是为了什么?”

“错了,就是错了!若仅仅只是因为所谓的道理,那先贤不明白的事情,是不是后人也不能弄明白?先贤难道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

“为何天在上,地在下?为何任何东西没了依托会掉地上?为何太阳东边起西边落?为何捏住鼻子会窒息?”

吴伯宗的战斗力已经开始展露出来。

这是作为一个天文学家的威力。

此后的辩论,吴伯宗可以说是一骑绝尘!面对挑衅者的刁难,他总是能够轻易的反击,并且给对方沉重的一击!一句句精彩的辩词,一句句锋芒毕露的观点可谓是层出不穷。

这些,都是他自己悟的。

并且最让人佩服的事,吴伯宗全程没有过多的情绪波动,只有面色的冰冷和观点的坚定!

若是朱棡看到吴伯宗那千夫所指的辩论场面,也会感叹。

他当初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真的做到了。

他是个真正的,士!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穿越枭雄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云州物语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秦昊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宋之天才鬼医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
UU阅书最新小说: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红楼之姓贾非贾家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穿越仙秦,开局战胜霍去病不良锦衣织罗网